李彥勇
寧夏中通公路養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寧夏 中衛 755000
為保障公路橋梁的暢通和運行安全,做好相應的養護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近些年來,由于我區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長,超限超載車輛屢禁不絕,公路橋梁數量的快速增加,橋梁結構的多樣,致使公路橋梁的養管難度加大。每年危橋數量處于增長趨勢,現階段,乃至今后很長一個時期,要通過科學、規范的養護,提高公路橋梁的承載能力,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確保公路橋梁的結構和交通運輸安全,是我區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我們每個公路養護工作者的責任,因此,找出公路橋梁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有效的方案且高效實施,最終達到公路橋梁養管的健康、向好發展。
改革開放至今,我區的公路橋梁建設,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但伴隨著公路橋梁運營時間的推移,由于頻繁承載及交通量的增長,甚至超載,再加上自然災害的侵襲,以及交通事故等人為因素,造成公路橋梁的損傷和局部破壞,并且越來越嚴重,致使公路橋梁的使用性能、耐久性能及安全性能下降,頻繁出現公路橋梁安全事故。據不完全統計,按我國橋梁管養的技術狀況評定結果分類,截至2017年年底,我區的公路橋梁中四、五類即“危橋”數量有200座,占橋梁總數的4.26%。我區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目前相對比較薄弱,橋梁管養模式和手段落后,管養人才隊伍匱乏、技術力量較差,養護資金不足等等都制約了我區公路橋梁的健康發展[1]。
運營中的公路橋梁只有及時、準確的發現它的各種缺陷或病害,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維修養護,才能保證橋梁的各組成部分均處于健康狀態,最大限度地延長它的使用壽命。但是,目前大部分地方在公路橋梁管養工作中,對橋梁的常規檢查還主要靠目測,很難發現橋梁的病害,由于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方式落后,從而制約了公路橋梁養護質量的提高,致使公路橋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證,使用壽命縮短。
多年來,由于在公路橋梁的建設管理過程中重建輕養,致使我們的公路橋梁管養部門的人才隊伍匱乏,尤其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更加稀缺,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因此,很多公路橋梁的檢測不能及時進行,養護維修不能具體落實。基層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部門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和資金對橋梁病害進行診斷、處治,致使有些地方的公路橋梁養護工作滯后。
在日常的公路橋梁管養工作中,存在很多對公路橋梁養護不重視、對橋梁各構件功能認識不到位的情況,從而降低了公路橋梁養護的標準。另外,就我區而言,管養隊伍年齡偏大,50歲以上的人員占27%,45歲至49歲的占23%,加上養護管理意識不強,從而影響了公路橋梁養管效果,橋梁多年積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為了提升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水平,首先就得提高從業人員的意識思維,只有思想意識加強了,才能有效提升公路橋梁養護質量[2]。
對于公路橋梁管養人員來講,在日常的橋梁養護管理過程中,要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來進行工作,首先要使用相關的儀器設備做好相應的勘測工作,認真遵守相關規范,得出準確的橋梁病害數據,改變以前的表觀的目測方式,從根本上提升公路橋梁管養質量。結合規范、標準,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可以按以下步驟制定:①實地勘測,用專業的橋梁檢測儀器進行精確的測量,得出準確數據;②計算分析測量的數據,找出產生各種病害的成因;③結合公路橋梁養護管理要求,橋梁的現行實際荷載,病害部位,交通量及增長趨勢等進行評估,編制科學、可行的加固維修方案(或對比方案);④選擇合理的加固維修方案;⑤選擇技術過硬、精干的橋梁加固維修隊伍。公路橋梁養管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還應要重視橋梁的預防性養護,在公路橋梁還沒出現病害前,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對策,以此提高公路橋梁的使用性和耐久性。
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我們已從公路橋梁的建設期轉入養護期,公路橋梁的管養工作已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因此,加大對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資金投入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是必然趨勢。只有養護資金投入加大、到位了,我們的公路橋梁管養工作才能逐項開展,才能確保對公路橋梁管養人員進行有效培訓,確保對專業檢測儀器設備的更新,確保對橋梁病害處治實施。有了資金投入,缺乏人才和技術,還是難于確保公路橋梁的養護質量,所以還得對技術人才隊伍進行培訓和提高,人才隊伍壯大了,技術過硬了,才能做到對養護橋梁的深度檢測,病害性質的準確劃分,合理、有據的評價,制定科學的加固處治方案。
為了保證公路橋梁養管的有效實施,養護質量的穩步提升,養護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養護管理意識,但意識的提高需要我們公路橋梁養管人員對橋梁養護知識慢慢積累,慢慢地體會,把橋梁養護的理論知識學習與養護實踐反思相結合,從而達到意識的提高[3]。
綜上所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交通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給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運輸是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橋梁又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保證公路橋梁的養護質量和運行安全,加強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穩健發展,為我區經濟的進步和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