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山東省新泰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 山東 新泰 271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也不斷發展進步,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現建筑質量相關的問題,人們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檢測也越來越關注。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工程建筑質量的檢測保障,需要向社會提供出準確可信工程質量檢測報告,承擔著幫助社會確認建筑工程質量好壞的責任,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以此,建筑工程檢驗檢測機構應重視對質量的控制,加大對檢驗檢測過程的監控,對工程中不符合的因素技術排除,保證檢測數據的權威性、科學性、公正性。
在工程項目的檢驗檢測機構中,通過檢驗的前、中、后的過程要求進行質量控制,利用科學有效的檢測手法,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檢測結果,在這其中,檢驗人員對檢驗檢測的結果有著總要的影響。因次,想要實現檢驗檢測機構中質量的控制,首先對工作人員進行行為規范,把好質量的門關,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質量標準體制,才能讓檢測機構的質量檢測數據更加具有權威性、準確性、可靠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檢驗檢測結果的質量,同時保證了檢驗檢測機構未來穩定的發展。將質量控制機制在檢驗檢測機構內部確立,滿足了質量的要求并進行技術活動。其中可以采取能力檢驗,留樣再檢、盲樣考核等控制措施,嚴格對檢驗檢測質量的控制與監督,保證檢測的數據的精準地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確保檢測數據結果的安全可靠[1]。
在進行建筑工程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時,主要控制措施分為內部質量控制與外部質量控制兩種。外部的質量控制是對實驗室間對比、參加能力驗證等活動,然后將機構內的檢驗結果與其他國內國外的檢驗結果進行了解對比,測試實驗室的檢測能力與水平。內部質量控制是指專項監督、內部比對、日常監督等活動,即通過某些方法對檢測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穩定性。以下為建筑工程中常見的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措施:
(1)能力驗證。能力驗證是通過不同實驗間的比對,根據質量的檢測結果評價出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的活動,也是實驗室展示自身實力與技術能力的主要措施。與其互為補充的能力評價技術是發證單位組織的評審活動。能力驗證是由資質深并權威的機構進行組織,一般為上級行政部門委托的能力驗證機構,屆時會有大量的國內或者國外的同行企業實驗室前來參加,來驗證在某個項目中的檢測技術能力。但是能力驗證活動也存在局限性,具體變現為:第一,能力驗證項目的涵蓋范圍較小;第二,能力驗證的方案周期較長;第三,驗證的結果存在不確定性;第四,各檢測機構在質量控制方面投資有限。以上種種原因說明質量控制工作不能僅僅依靠能力驗證進行,還應該結合其他的質量控制措施才能做好質量的管理工作[2]。
(2)實驗室之間的比對。根據比對前的相關規定條件,由多個實驗室之間對相同相似的試驗品進行檢測與評價,最終分析哪個實驗室檢測結果更加準確。這種控制方法可以便于發現實驗室之間的檢測差異,分析出自身存在問題或不足,及時的糾正問題并改進檢測方法,確保檢測數據的公正、準確。這種檢測方式是主要為檢測機構自行組織的,并進行同行之間的檢測比對活動。在進行自行組織的實驗室之間的比對時,首先進行方案設計,包含方法標準、儀器型號比對、項目比對等。接著征集實驗室,邀請同行中權威機構參加,方便進行多組實驗室進行比對。然后確保實驗樣品的穩定性與均勻性,保證一個樣品在實驗室之間流傳或者在進行實驗檢測時每個實驗室使用性能一致的樣品,保證結果的公正性。接下來,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實驗測試結果回收。最后,將各個實驗室檢測的結果進行評比與分析,重新發放回各個實驗室。
(1)實驗室內部進行比對。這種比對是檢驗檢測機構中常見的質量控制措施。在相同的檢測條件下,用一種變量對實驗檢測過程進行影響,其中影響越小則說明這個變量對檢測有利,可以用于實驗室質量控制。在實驗室內部進行比對方法主要有設備比對、人員比對、留樣再測、相關性檢查等。在檢驗檢測機構中根據項目的特點,合理的選擇不同的比對方法,例如進行時間比對、項目比對或人員比對等,在相關的工作人員監督下進行比對試驗,可以有效對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進行控制。
(2)實驗室內部監督。在實驗室內進行內部監督可以分為轉項監督與日常監督兩種。日常監督是監督員在機構中,針對日常的技術活動與工作項目進行的一種常規的監督活動,也是監督員的正常工作情況。專項監督是有針對性的根據機構中重要關鍵環節、危險性能較大的項目等,按照事前制定的計劃進行的一種監督活動。兩種監督活動應做到盡量少的影響日常的檢驗檢測工作[3]。
檢驗檢測機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在檢驗檢測機構內設置合理的質量控制體系,可以有效提高技術活動所需的質量。其中可以根據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的方式作為質量控制措施。加強檢驗檢測的工作的監督控制工作,讓檢驗結果保持在規定的范圍之內,可以保證檢驗檢測機構的檢測數據做到精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