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雙龍
寧夏昊盛偉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寧夏 銀川 750000
對于建筑工程,其發展的關鍵在于建筑質量,而在建筑質量實現的過程中,與優質的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措施密不可分,并且因建筑質量過硬也可形成建筑企業自身的品牌效應,對擴展市場份額具有重要意義,促使建筑企業更好地發展。現階段,在工民建施工技術發展中,也必須與人們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在施工技術方面,除了對原有技術不斷進行完善之外,還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對更為先進的施工技術成果積極地進行引進,在施工技術中融入更多的科學技術成果,從而使工民建施工技術更加完善,施工質量更加可靠,最大限度地實現建筑企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建筑企業在發展中,對工民建施工新技術應該加強應用與技術推廣,不斷提高建筑施工質量,促使工民建施工的發展[1]。
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為提高施工質量會運用一些技術手段來實現。在工民建中比較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加固技術和墻體節能技術。在加固技術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氛圍三種 :加大截面加固法、包鋼加固法和粘鋼加固法。每種方法的使用效果會有所不同。其中加大橫截面加固法的作用是增加工民建中建筑的穩定性,它的優勢是使用的成本低、適用的范圍比較廣,適用的施工條件要求不強,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對施工周圍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包鋼加固法的使用較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使用技術專業性強,它是用乳膠水泥或環氧樹脂化學灌漿將型鋼或鋼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包鋼加固法的優勢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 ;粘鋼加固法與上兩種加固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這種方法主要針對的是承載能力比較薄弱的構件,通過對薄弱構件進行粘鋼處理,增大它的承載能力,進而提高整體的穩定性。一般,構件的薄弱區段經常位于截面處,將粘貼鋼板加在這些地方,使其硬度加大,能夠承受更大的外界壓力。此種方法主要是對建筑工程的部分位置進行加固,因此,工作量相對于上中方法而言工作量少了很多,并且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價格低。不僅如此,對施工現場周圍生活人群日常生活的影響也相對較少,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運用此種方法的人數較多[2]。
現代工民建施工大多都采用人機結合的施工模式,所以施工設備的運行質量,與整體建筑的質量密切聯系,如果設備運行存在問題,那么必然會造成多種多樣的工程問題,其中就包括了墻體裂縫。目前,許多施工單位的施工設備都出現了老化、功能缺失的現象,而施工單位則出于成本的問題,會繼續使用此類設備,進而因為設備問題,其施工結果的精度、性能都難以達到合格標準,容易產生墻體裂縫。
工民建屬于資源消耗型的產業,在施工的環節會使用大量的建筑原材料,通過對應的施工標準和工藝,確保建筑施工原材料能夠與建筑工程基本功能處于吻合的狀態。但是部分質量不達標,性能不符合需求的原材料被使用到實際施工環節中去,就可能成為滲漏的潛在原因之一。這與當前部分建筑項目原材料質量管理機制不健全存在很大的關系,沒有謹慎選擇原材料供應商,沒有對于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查,這些都可能使得原材料的質量處于偏低的狀態。
伴隨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對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已成為必然,從而促進了先進技術的不斷更新。但是,在工民建施工技術方面,由于受科技投資力度、經濟投入等因素的影響,先進技術的引入力度還稍顯不足,并且由于施工隊伍組成中,人員技術層次不一、隊伍組成結構復雜及施工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導致一些新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難以有效應用,或出現技術操作不科學的情況;此外,對于施工隊伍而言,在面對新技術時,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有效指導,導致施工隊伍整體素質無法提高,最終影響施工質量的實現[3]。
針對施工設備,工民建單位應當建設相應的維護制度,安全專人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管理,當發現某設備存在老化、功能缺失的現象時,應當及時進行報備,進而通過施工單位內部的審批,盡快對此類設備進行更換。此外,工民建單位還應重視設備的先進程度,進而推進工民建施工技術發展,防治施工質量問題發生。
首先施工單位應當要求采購人員太嚴格的依照施工需求進行采購作業,作業時必須依照“先考慮質量,再考慮成本”的原則來執行工作,其次應當構建相應的審核制度,對采購的材料進行審核,以此避免材質參差不齊的現象發生,保障工程的整體質量。其次,現場施工必須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進行制約,這樣才能夠有效保障現場施工的質量。完善的規章制度能夠有效規范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的行為,保障現場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完善的現場規章制度能夠對材料堆放以及材料登記都能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為后期材料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在保證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具有的管理工作中,為了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工民建施工管理的效果,應該在提高對施工管理重視程度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機制、加大對工作人員的素質教育力度以及積極創新工民建施工技術。 只有真正認識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