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中皮協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迎來重大突破的關鍵一年。作為一項創新、多元的偉大倡議和創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一項造福各國人民的偉大世紀工程。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各個行業都在積極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快實現全球化布局,創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皮革業也不例外。根據中國皮革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中國皮革主體行業向64個“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出口17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拉動出口3.4個百分點,有近60%的出口增長是由“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貢獻的。
2017年,中國皮革協會以務實的舉措,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落地。5月13日,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帶領皮革行業代表,與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先生,工業部、財政部等部門部長,就中埃兩國如何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尋求合作共贏舉行會談,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先生認為中埃兩國合作前景廣闊;5月15日,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與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一行在北京會面,就兩國產業合作進行交流,匹克、鴻星爾克等企業參會;7月27-8月2日,中國皮革協會組織皮革企業代表團赴埃塞俄比亞和埃及考察調研皮革行業,為深化合作奠定基礎;9月20日,“重走絲綢之路”中國皮革協會第七屆全國毛皮產業聯席會在新疆霍爾果斯召開,與會代表參觀了中哈合作中心及金港國際皮草城,并深入探討了毛皮產業如何依托“一帶一路”契機,走出低谷,再創輝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皮革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和合作必將翻開新的篇章。
2017年 4月12日,《制鞋行業部分勞動定額指導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在北京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皮革協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北京神州比杰定額標準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對制作男式三接頭皮鞋和女式淺口皮鞋的不同工序、工步名稱進行了規范,并對各個工步的具體操作內容進行了說明。
《標準》的制定是國內制鞋行業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類似工作,是行業協會與產業工會合力推進行業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的一次探索。《標準》可以作為企業制定各自企業勞動定額的依據,對于完善行業及企業勞動定額標準,提升制鞋企業管理和市場競爭力,保障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7年7月27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銷,“鞋王”百麗正式退市。由高瓴資本集團、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簡稱“聯合要約人”)完成了對百麗的現金收購,以531.35億港元的私有化交易創造港股歷史之最。
百麗國際管理層認為,鑒于百麗國際面臨的巨大挑戰和過往收效甚微的轉型經歷,私有化建議將能幫助公司在不受中短期業績束縛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集中資源,引入外部資源和新鮮血液,實現根本轉型,扭轉局勢。”聯合要約人計劃向百麗國際投入財務與運營資源,與公司攜手合作積極探索、嘗試新的零售模式;實踐一系列轉型及創新舉措,并在技術、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資源,其目標在于通過由科技和創新驅動的零售業務模式,將百麗國際從傳統的零售商全面轉型升級。
2017年7月24日,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場考核啟動會暨考核評分細則專家審定會在北京召開。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場考核項目由中國皮革協會和國際毛皮協會共同發起和展開,是全球毛皮溯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重點討論了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場考核項目的制定過程和考核流程,與會專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貂、狐、貉繁育利用規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頒發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借鑒國際先進福利標準,對評分細則逐項進行了審定、修改,并一致通過。經過考核,共有5家企業符合《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場實施細則》的要求,12月22日,考核結果開始對外公示,并將于明年1月中旬正式發布。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毛皮動物養殖國家,也是最大的毛皮消費市場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動物福利問題越來越凸顯。國際動物福利(水貂/狐/貉)示范場考核的推出,對推動我國毛皮經濟動物(主要指貂、狐、貉)養殖行業的有序發展,提高行業的養殖水平和動物福利水平,提升中國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行業在國際上的正面形象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2017年 8月 29日,“以革命——皮革行業的方向”為主題的世界皮業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大會由國際制革委員會(ICT)主辦,世界臺商皮革協會(TILA)、中國皮革協會(CLIA)共同承辦,這是繼2011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及2015年在意大利米蘭成功舉辦兩屆之后,世界皮業大會首次落戶中國。作為全球皮革業的一項重大活動,標志著中國在全球皮革行業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此次大會聚焦皮革業的現狀和趨勢、定位和價值、挑戰和機遇、現代消費者的特征和消費行為的轉變、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制革商的應對策略等產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比如“皮革業要主動行動,積極根據市場變化做出調整,注重可持續性、環境友好、動物福利,以及供應鏈的透明度”;“皮革的獨特性在于它源自天然,因此皮革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應當是更多地展示皮革的自然、天然屬性,以及真實的質感”。這些重要的共識有助于皮革業找準定位并把握未來前進的方向。
2017年9月29日,環境保護部正式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制革工業》,標志著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工作正式啟動,也標志著制革環境監管全面進入“一證式”管理時代。所謂“一證式”管理,就是通過排污許可證,推動落實企事業單位治污主體責任,對企事業單位排放大氣、水等各類污染物進行統一規范和約束,要求企業持證按證排污,開展自行監測、建立臺賬、定期報告和信息公開,加大對無證排污或違證排污的處罰力度。
按照環保部的要求,所有制革企業都應在2018年1月1日開始持證排污。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實施只是國家強化環保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為了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國家對環保治理的高標準要求已經成為常態,特別是強化了環境監管執法,兩年多的時間,中央環保督察組完成了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環保執法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成為現實。嚴峻的環保壓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倒逼制革企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2017年11月4-6日,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睢縣杯”全國鞋類設計師職業技能競賽在河南省睢縣隆重舉行。本次競賽由由中國皮革協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輕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共同舉辦,河南省睢縣人民政府、河南省皮革行業協會共同承辦。競賽工種為鞋類設計師,競賽內容設定為鞋類設計,包括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兩個部分。經過激烈角逐,金猴集團威海鞋業有限公司齊耐斌獲得第一名。
此次競賽是經國家人社部批準的國家級二類競賽,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鞋類設計師職業技能競賽。大賽的成功舉行,彰顯和傳遞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職工提升技能的熱情,并成為新時期促進職工技能水平提高,加速培養造就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助推制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2017年12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的調整方案正式實施,范圍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著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各類消費品,共涉及187個8位稅號。在本次調整中,涉及皮革產品進口關稅調整的有11個稅號的鞋包產品,進口關稅由20%-24%降至10%-12%。此次關稅調整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
此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緊緊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國內暫時供給不足的一些優質產品和特色產品,有利于豐富國內消費選擇,引導國內供給體系轉型升級。
2017年12月12日,財政部發布信息,從2018年1月1日起,生狐皮進口關稅暫定稅率將從15%下調到10%。
2013年起,我國毛皮行業步入行業低谷期,行業發展舉步維艱。為了提振行業信心、減輕企業稅負負擔,中國皮革協會聯合毛皮行業在近三年來一直在廣泛行業調研的基礎上向國家有關部門呼吁降低生毛皮進口關稅。其中,2014年1月1日起,生水貂皮和生狐皮進口關稅分別下調5個百分點,降到10%和15%。此次生狐皮進口關稅進一步下調5個百分點,生水貂皮和生狐皮的進口關稅暫定稅率皆為10%,有利于減輕毛皮企業特別是狐貍皮加工企業的負擔,將有助于我國毛皮行業企業逐漸走出低迷,同時引導行業進出口貿易陽光發展,促進我國毛皮行業可持續發展。
2017年12月12日,經初評、復評、終審,“2017年度中國標準化十佳人物、十佳組織”專家委員會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標準化十佳人物、十佳組織”名單,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鞋標委)被評為“中國標準化十佳組織”。
鞋標委主要負責鞋類領域標準化工作,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 137“鞋號標識和標記體系”和 ISO/TC 216“鞋類”,因其在國際和國內鞋類標準制修訂、標準宣貫等方面開展的卓有成效且富有創新性的工作,顯著提高了中國制鞋行業的標準化水平,以及中國鞋業在國際標準制修訂方面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