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廣
(天津商業大學,學經濟學院天津300400)
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推動服務業發展壯大是中共十八大報告中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也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現實需求相比,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偏低是學術界的一個普遍看法。江小涓、李輝(2004)基于國際比較分析指出,我國服務業的比重明顯偏低且增長緩慢。魏作磊、胡霞(2005)通過與世界上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同樣得出我國服務業產值比重都明顯偏低。張強國、鄭江淮(2010)通過與“金磚四國”相比較,得出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明顯滯后。本文擬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服務業未來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近些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在逐漸的提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從總體上看,仍然是產業體系中的“短板”:競爭力差、研發創新能力低、服務業發展的規模不夠大、發展的程度不夠強、質量不夠優,導致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現代服務業總量規模偏小,產業層次偏低,品牌建設滯后、新型業態發育遲緩、服務行業集聚緩慢等。目前,國內有三股力量在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一是鄉鎮企業、二是外資企業、三是國有企業。現代服務業目前還不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心,即使我們已經意識到發展,但是內部調整起來仍然很困難,各項決策都很滯后。
第三產業強有力的支撐了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學技術的擴散,而產業升級和服務形式的轉變也依靠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一方面,要想使商品和服務性貿易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展,就要通過大規模的利用信息和通信等現代科學技術,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正是利用了這一手段。
我國服務業不僅總量不足,而且內部結構不合理。當前我國的服務業主要以傳統服務業為主,主要集中在倉儲、餐飲、商貿等,以科技為主的研發、金融、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仍不健全,從而使我國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層次仍然很低。這足以證明在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現代服務業代表經濟發展的方向。所以,服務業發展落后就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導致的。對金融、通信等行業,強調其安全性的要求。
4.行業壟斷嚴重,市場競爭不充分
我國的現代服務業中的不少行業的壟斷和政策性壁壘,使得許多社會資本根本很難進入市場阻礙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限制各企業進入服務業和擴展業務的門檻也極高,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更甚者有些領域幾乎有官方的機構所控制,斷現象極為嚴重。
第一,推進傳統服務業自主創新,塑造核心競爭力;普及和應用先進技術,加快電子化、自動化的進程,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的服務業;第二,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大型企業集團,增強競爭能力。提高服務業的水平,必須實施名牌戰略,發揮企業集團的優勢。在一些重要產業,如信息服務業、科研、商務服務業等方面,政府給予政策,鼓勵組建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型企業集團,發揮集團在資本經營、科研開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等方面的優勢,使這些企業集團迅速提高國際競爭力,成長為“巨人”企業,從而輻射帶動一大批企業更好的發展。
科技進步是服務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依靠力量,這也是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業中占絕對優勢的原因所在。要轉變服務業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傳統觀念,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服務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的觀念。
越是高端行業,往往也是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因此,發展服務業,人才是關鍵。為此,應促進高端服務業人才的空間集聚,發揮其對服務業發展的關鍵作用;充分利用當地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系統,動態地儲備人才;通過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優化城市大環境等,留住人才。加強企業人員培訓,強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一,清理服務業市場準入規定。并把清理市場準入工作作為加強自身建設,以便更好地履行職能的重要基礎工作抓緊抓好。第二,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放寬市場準入,同時加強監管。服務業的監管,應分門別類、區別對待。有些行業由政府執法部門直接監管。第三,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統籌管理。要積極發展信用擔保機構,為服務企業承接大型國際項目解決資金需要;設立服務發展專項資金。
[1]譚洪波,鄭江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服務業滯后并存之謎——基于部門全要素生產率的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2,(09)∶5-17.
[2]崔丹.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張建升,譚偉.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地區差異及其影響因素[J].企業經濟,2011,03∶110-113.
[4]侯守國,杜子芳,馮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研究 [J].統計與決策,2014,(07)∶140-142.
[5]魏君英.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4,(05)∶75-80.
[6]魏作磊,陳麗嫻.中國服務業發展物化消耗的國際比較——基于1995—2011年間的投入產出分析[J].經濟學家,2014,(09)∶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