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濤
(雙鴨山程翔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 155100)
在鋼筋施工開始之前,需要控制好鋼筋原材料費的質量。即要把好鋼筋材料進場關,確保進場的鋼筋平直、無損傷、表面沒有裂紋及銹蝕情況。每捆鋼筋都要有標牌,核對鋼筋出廠質保資料與鋼筋批號標牌,確保其保持一致。對于質量滿足施工要求進場后的鋼筋,需要進行力學性能檢驗,確保其合格后方能使用。對于具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縱向受力鋼筋強度要與設計要求相符。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鋼筋設計施工圖來進行鋼筋加工,要對鋼筋的標準值和加工數值進行仔細核對,確保鋼筋材料與施工設計圖相符。在鋼筋具體加工之前,配筋材要與工程實際要求相符,并根據施工現場總布局圖來設計鋼筋加工場的規劃,做好人員配備工作。對于所加工的鋼筋,其型號與尺寸要與設計圖紙要求相符。對于加工完成的鋼筋成品和未加工的原材料費,需要分類進行堆放。在鋼筋具體加工過程中,需要重視保護層墊塊的加工,將一些保護層墊塊布置在建筑物的梁下,有效的增加建筑構架的承力面積。墊塊的厚度和安裝位置要與設計要求相符,以此來保證整體施工質量。
在建筑工程鋼筋施工過程中,許多時候都會用到較長的鋼筋,這種情況下則需要進行鋼筋接長作業。在鋼筋接長操作過程中,需要采用機械加工及焊接等方法,在具體接長施工時,對于水平筋多會運用電弧焊或是對焊的方法。在當前許多建筑工程鋼筋接長施工過程中,電弧焊應用較為普遍,具體應用時常見的電弧焊接頭方法有搭接焊、溶槽、幫條焊及坡口焊等等。對于雙面焊適宜采用搭接焊,當需要焊接和主筋鋼材等級相同的鋼筋或是高等級鋼筋時,則會采用幫條焊接方法。對于一些存在凹槽的鋼筋焊接時則采用坡口焊,具體焊接時又可以分為坡口立焊和坡口平焊。
鋼筋的綁扎和安裝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鋼筋綁扎之前要先安裝定位筋,定位筋安裝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工程的下一步能否順利進行,這對定位筋的加工尺寸精確度要求很高,要盡量避免出現紕漏。另外,要做好定位筋拆除之后的善后工作,包括對雜物進行清理、校對鋼筋尺寸等等,以避免造成較大的偏差。鋼筋綁扎前的準備工作還包括鋼筋的型號和精確度的檢查。鋼筋在綁扎前,要仔細按照料單核對其質量和數量,若不符合,要及時修改和更換材料以確保綁扎和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行鋼筋綁扎的首要步驟是用鐵扎絲在鋼筋交錯點處進行鋼筋的固定,綁扎過程中要注意綁扎技巧,為了讓鋼筋結構更經久耐用,需要在關鍵部位如柱角處重點反復綁扎,同一水平直線上相鄰的綁扣要呈“八”字型,而且其相鄰綁扣露頭部分要遵循正反交錯的方向進行綁扎。在鋼筋安裝時需要提前用粉筆點將鋼筋的擺放位置加以醒目標識,插筋時也要用紅點標識清楚插入的位置。另外,還需要按照施工具體要求在不同位置上做好標注,常見的標識位置包括底板鋼筋擺放線、底板上柱、墻、門洞位置線、獨立柱插筋位置線、板筋、梁主筋、柱、梁箍筋擺放線等。此外還需注意的是鋼筋下部網片應設置與保護層厚度相當的水泥砂漿墊塊或塑料卡,板的上部網片應在短向鋼筋兩端,沿長向鋼筋方向設置鋼筋支墩。
在實際鋼筋連接作業時,機械法是最常用的鋼筋連接方法,但機械連接方法只適用部分鋼筋類型,如柱鋼筋、梁鋼筋和底層柱筋可以利用機械法進行連接。在具體連接施工時多會采用套筒鋼筋擠壓技術進行施工,即通過擠壓來使連續件缸套發生變形,使其與帶肋的鋼筋有效的咬合在一起。由于套筒擠壓技術應用的時間較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擠壓作業開始之前,需要對作業器具的規格和質量進行檢查,確保其與設計要求相符。擠壓前要對鋼筋端頭的泥沙和銹皮進行清理,并對套筒質量和尺寸進行檢查,確保與鋼筋具有較好的匹配度,可以通過試壓來對擠壓設備是否滿足標準要求進行具體的檢測。在操作過程中要在鋼筋連接端劃出明顯定位標記,確保在擠壓時可按定位標記檢查鋼筋伸入套筒內的長度;同時注意擠壓的方向和順序。
對于各種成品批量加工完成后,需要做到輕抬輕放,避免在抬施工過程中出現摔地和碰撞而導致鋼筋變形的情況發生,在具體堆放過程中需要確保其整齊性,不要被雨淋濕,同時還要設置相應的標識牌。在成品保護工作中,還要對綁扎成型的鋼筋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通道口、衛生間和陽臺的面層鋼筋保護工作一直沒得到有效的重視。如在陽臺鋼筋綁扎完成后,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極易被踩踏到。因此在施工時,需要將一些墊塊增設在陽臺上懸壁鋼筋的下面,同時墊塊厚度與圖紙要求相符。在具體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跟班看護,避免出現鋼筋移位的情況。在澆筑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澆筑的通道設置好,還要在澆筑工作完畢之后用鋼絲刷將殘漿進行刷除。
由于建筑施工過程中鋼筋施工技術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對鋼筋施工給予充分的重視。特別近年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鋼筋施工技術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要針對鋼筋施工的各個環節技術要點和質量進行有效管控,確保鋼筋施工的質量,確保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的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