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姣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室內設計,作為一門從西方國家傳遞到中國的學科,在過去很多年,我國的室內設計風格與發展,一度被西式思想與文化所覆蓋,鮮少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室內空間中有設計、有主題的運用。隨著我國最近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與審美水平也不斷提高,不再一味地追求西式設計,轉而向中式傳統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產生了興趣與好奇,并推動這一種設計方式與風格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成長起來。
傳統文化是對歷史記憶的整合,是民族文脈傳承的延續。中華民族擁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期間孕育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瑰寶,其中包含大量的哲學思想、宗教文化、文學藝術作品以及風格特色建筑。毫無疑問,這些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指代思想意識、道德理念和風俗民情這些意識層面的內容,還包括物質文化,如壁畫、國畫、古詩詞、傳統建筑、古典園林等環節。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結合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完整概貌。
中國的室內設計活動歷史久遠,從有室內空間開始,就存在室內空間的布置。隨著經濟文明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室內空間的布置也開始變得講究起來,例如最初的室內風水學。現代室內設計是由西方傳遞過來的概念,是一種市場經濟理念下的產物,也是現代設計學中的一個分支[1]。
隨著現代室內設計進入中國的時間的增長,室內設計行業內外人士逐漸將目光從多種多樣的國外設計標識轉向蘊含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在這個背景下,業內人士開始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加入各式各樣的中國元素,例如:古詩詞字畫、雕梁畫柱、陶瓷制品等等。利用這種直白的表達方式,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形成了一批不具備風格趨向、也沒有個人特色的室內設計作品。在這一摸索階段,產生了大量內容表現雜亂,中西混搭的室內設計作品。破壞了室內設計原有的風格統一原則的同時,也沒有將傳統文化以一種美的形式傳播出去。
我國傳統文化是室內設計的淵源,同時,室內設計也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室內空間設計作品必然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以傳統文化元素作為設計基石,進行室內空間設計,將傳統文化理念融入到設計的每個部分當中。使其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都更加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與需求。
傳統文化可以一直積累流傳至今,借助的是傳播媒介的力量。其中,書記記載可作為最主要的媒介存在,而室內設計,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傳播媒介。室內設計從風格到布置,從裝潢到小品,無處不體現著設計者和使用者的思想,同時,還記錄與呈現了時代的元素與符號。不同風格的室內設計作品,體現了不同內涵的精神文化思想,影響著活動于該室內空間中的人群,將室內設計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出去。因此,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可借助室內這一傳播媒介得到全面的推廣與傳承[2]。
近年來,在原有室內設計風格的基礎上,孕育出了一些新的室內設計風格,例如新古典風格、現代北歐風格、現代日式風格、工業風格等。蘊含著傳統文化精華的新中式風格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發展與成型。現代室內設計將室內設計風格進行了劃分,其中包含地中海風格、田園風格、美式鄉村風格、日式風格和中式風格。
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融合了傳統歷史的厚重感與古詩詞字畫的優雅感,具有雙重氣質。例如:以古代皇家宮苑為代表的室內裝飾藝術風格,壯麗華貴、高空間、大進深、造型講究。中式風格的室內空間大多講究形式對稱,色彩對比,家具材料以實木為主,尤以紅木家具為代表。并且在這些實木家具上雕刻有龍、鳳、龜、蝙蝠等擁有美好寓意的圖案。中式風格的裝修雖然大氣華美,但缺乏現代氣息,使得中國傳統元素只能以點綴形式出現在室內裝飾中。且中式風格的家具造價高、工藝復雜、色彩單一,因此很多年輕人都無法接受這種裝修風格。
此時,新中式室內設計風格便應運而生。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浪潮,國家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民族意識也逐步復蘇,設計師們開始從盲目的西化中整理出頭緒。經歷了行業時代變遷的室內設計隊伍和民族意識覺醒的消費市場孕育出了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風格。
新中式風格設計主要是將我國傳統的文化與現階段社會中流行的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的一種設計模式。新中式風格不僅可以滿足年輕人對簡約明快空間的審美需求,還可以滿足傳統傳統文化的承載與傳播。
在經歷和學習了全世界各地的特色室內設計風格后,我國的設計師們,從日式風格、北歐風格中學習了的簡約線條的表現方式,從歐式風格、東南亞風格中借鑒了繁復紋理的處理形式。在進行新中式風格設計時,中華傳統文化的表達不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通過對傳統中國元素特征的研究與提煉,利用色彩、符號等元素表達人們對高雅含蓄、端莊大氣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新中式風格融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提煉富有傳統韻味的事物,讓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的展示。
在我國傳統精神文化中富含著哲學的思想,例如,我國歷史上的許多部落、村莊都是順應當地的環境、地形,依山傍水而建,正是對應的“天人合一”思想。又例如,在新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中,在空間的入口處經常設置簡單地屏風或景觀隔斷,這充分反映出傳統文化的“欲揚先抑”。因此,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和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添加幾個傳統元素或者符號,而應該在空間規劃與設計的過程中融入傳統的思想,升華設計內涵。
在實現和設計新中式風格中圖案重組的時候,首先確定的就是要在色彩和諧度的前提下進行對傳統紋飾的一種整合。我國的歷史博大精深,出現了很多的不同種類的紋飾,其中就包括經常見到的:梅花、竹子、蓮花等,這些紋飾主要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氣節的傳承。因此,在現階段的新中式風格設計中,就需要對這些圖文進行轉變樣式或者進行抽象化改變,科學的體現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現代文化的時尚[3]。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空間中,一直十分的講究與追求整體意境和氛圍的營造。通觀園林景觀、繪畫作品、雕塑壁畫等各種藝術形式中均體現出對意境的追求。意境包含豐富的審美內涵,揭示了藝術欣賞的心理特征。因此,室內設計師在進行新中式風格室內空間設計時,要注重把控整體意境的同時,融入傳統文化與精神,以呈現出有內涵、高品質的新中式風格作品[4]。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外來文化新鮮感的消退,國內逐漸掀起了一股對傳統文化關注的熱潮,蘊含傳統文化的中式風格作為室內設計的代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使用。而在傳統中式風格基礎上衍生出的新中式風格設計,更是成為了中產階級追逐的重點。新中式風格的使用和推廣,使得我國傳統文化有更多的機會呈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并且通過不斷的設計實踐與創新,還可挖掘出更多的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技術的結合方式,以及在室內空間中的運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