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霞 孫長向
(鄒城市市政工程公司 山東鄒城 273500)
(1)混凝土澆筑前先清理干凈澆筑面,待驗收合格后再施工。
(2)在進行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前,先鋪設一層2~3cm厚與混凝土同一標號的水泥砂漿,這樣才能保證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能良好結合,同時保證砂漿均勻鋪設,這也是為了避免砂漿產生過厚或過薄的現象。
(3)在混凝土澆筑時,應采用平鋪法或者臺階法施工,且禁止采用滾澆法,應按照一定的次序、方向、厚度、分層進行澆筑,澆筑面要平整,在澆筑墻體時要均勻對稱上升,澆筑的厚度以30~50cm為宜。
(4)澆筑中宜采取先平倉后振搗的方式,切不可用振搗方式代替。其振搗的時間最好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繼續下沉,開始泛漿為準,排除混凝土內的氣泡,避免因振搗時間過長或過短造成漏振、過振或欠振的現象,振搗時要快插慢拔,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大概5cm,不要太深,避免造成下層混凝土過振,振搗器的半徑也不應超過振搗半徑的1.5倍。
(5)及時排除表面溢水并采取減少溢水的措施,切不可在模板上開孔,避免漏漿。
(6)頂板澆筑時,對設置好的位移變形觀測點模板進行專人觀測、檢查,若發生偏移,應進行模板加固。
(7)為了避免運輸時間長造成離析現象,應盡量把混凝土制備放在最近澆筑地方,采取分層澆筑,使每層都能被均勻壓實。每層澆筑的時間間隔應限制在能保證澆筑的混凝土與之前澆筑的面能進行較好的結合。
(8)在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后,應立即用手提振搗器或者機器振搗器搗密壓實后移開,避免骨料發生離析。通常情況下,振搗器不能放在之前提起的混凝土上。
混凝土原料是建筑混凝土澆筑技術施工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因此,在對建筑進行澆筑之前,首先要做好混凝土原料選擇工作。在對混凝土原料進行選擇的時候,一方面采購人員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對供應商的口碑、產品質量做好試驗工作,確保供應商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采購人員要根據相關設計文件的要求,明確混凝土原料的質量標準,根據不同結構的建筑物,選擇不同強度的混凝土,比如,對于室內地面混凝土或者低層建筑物,可以選擇強度等級比較低一些的混凝土,而對于一些高層建筑物,就要選擇強度較高的混凝土。
在建筑澆筑過程中,為了把其中的氣泡排出,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使混凝土充分密實結合在一起,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避免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等現象,進而保證澆筑的效果。在振搗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振搗的強度和頻率,因為如果強度和頻率過大,就會造成砂漿離析,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強度,而如果強度和頻率過小,則不能使混凝土很好地密實在一起,達不到振搗的目的。另外,為了避免在建筑成品物件中出現蜂窩麻面甚至開裂等現象,在用混凝土澆筑墻體柱體這些豎直方向的承重結構時,需要用水泥砂漿預置在澆筑結構物的底部。
在混凝土澆筑之后,如果空氣炎熱干燥,不及時對其進行養護工作,就可能致使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過快,造成混凝土脫水,降低混凝土的粘力和強度。由此可見,澆筑后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也十分重要。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按照養護時間來執行,一般來說,大面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是28d;另一方面,施工人員要把握好混凝土周圍的溫度、空氣濕度等,比如,如果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進行施工,可以采取加筑保溫層、棉被包裹、電熱毯加熱等方法來增加混凝土周圍的環境溫度,從而更好地達到養護混凝土的目的。
①在施工縫方面。施工縫是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它是因施工需要而在每個施工單位分區之間留設的一道縫,其實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一道縫,而只是由于后來澆筑混凝土的時間超過了以前先澆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便在先澆筑混凝土和后澆筑混凝土之間造成了一個結合面。在澆筑過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機械設備、施工人員以及施工原材料等因素的影響,無法一次性完成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筑任務,這時就施工人員就需要預留施工縫來確保工程質量。在預留施工縫的時候,一方面,要保證預留了足夠的寬度,另一方面,要確保接縫處沒有雜物,干凈整潔。②在后澆帶方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后澆帶是為了防止現澆混凝土由于收縮不均或者受到溫度影響而產生一些有害的裂縫,所以,便依據施工的相關要求,在建筑物的墻、基礎底板或者梁等位置設定臨時施工縫,暫時把結構分為若干個部分,在構建內部收縮后,再對臨時施工縫進行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這樣使構件更好地連接為一個整體。在對后澆帶進行澆筑處理的時候,時間最好選擇在氣溫較低的時候,而后澆帶的寬度一般室內為30mm,室外為80~100mm,同樣要在下次施工開始的時候要保證后澆帶接縫處的干凈整潔無異物。
[1]羅文祁.探討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河南建材,2010,03.
[2]陳寰.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探討[J].價值工程,2011,03.
[3]牛加順.淺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科技咨詢,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