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阿亮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分公司 230000)
高速鐵路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價值和意義影響巨大,采用高質量的軌道施工方案也非常重要。無砟軌道施工因為具有許多建設優勢,得到了施工單位的認可和推廣。以某高鐵工程為例,該工程需鋪設無砟軌道板總長約270km,通常情況下,無砟軌道施工的板型選擇主要有兩種:CTSEⅠ型板和CTSEⅡ型板,本工程施工選擇CTSEⅡ型板。
要進行無砟軌道鋪設,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支承層/底座板的施工已經完成;②要對工程沉降進行全面審核,確保工程沉降以及發生的形變滿足施工設計標準要求;③完成CTSII建網工程,且工程已通過相關單位和設計部門的二次審核。
①對混凝土基底進行澆注?;炷镣ㄟ^混凝土攪拌機統一集中進行拌和,再由自卸車直接運至現場。②混凝土的養護?;炷粱讓羽B生通過覆蓋膜進行灑水的方式完成,期間保持覆蓋薄膜的完整,出現破裂的情況馬上進行修補?;炷琉B護不少于7d。為有效杜絕因沉降導致道軌座床開裂,每隔5m留一橫切縫,縫深超過整個基底層厚度1/3。
當混凝土底座強度滿足不小于16MPa,同時,澆注混凝土周期時長不少于2d,此時,可實施粗鋪軌道板工序。在進行粗鋪前,要檢查驗收混凝土底座,完全合格后才可粗鋪工作。將用發泡材料做成的模制件放在精調裝置上,用硅膠等將其充分固定。固定完成后,進行對軌道板的再一次檢查,確保軌道板編號正確。整個粗鋪施工階段須實時準備對精測、設標網實施進一步復測。
①對軌道板進行精調前,要對CTSII網復測,復測確實無誤,才可以進行精調。②安裝調適軌道板精調設備,在安裝前精調設備后部將橫向軸定位正中,前后可以伸縮約10mm余量,防止調節余地不足的問題發生。③測量后進行精調工序,精調軌道板是通過操作位于軌道板下方的精調設備來完成,施工小組4~6人進行配合,其中一人負責儀器操作,其他人員配合儀器數據完成相關操作。
1.5.1 密封軌道板的邊縫
軌道板縱向邊縫需用水泥砂漿進行封邊,在封邊施工前需預先加濕操作,在軌道板附近放置不吸水模制件,并把氣孔置于軌道板邊角區域以及中間緊靠下面的軌道板的位置。軌道板的橫向水泥砂漿封邊要用更粘稠的瀝青水泥砂漿,且橫向的水泥瀝青密封要比軌道板的底邊高出約1cm,之后進一步壓實和抹平,在抹縫時要注意不能覆蓋所有標志。
1.5.2 固定軌道板
精調之后要對軌道板進行壓緊設置,壓緊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灌注瀝青水泥砂漿時軌道板發生上浮。通常都是將固定裝置具體安裝在高鐵軌道板的正中間,如果軌道轉向彎曲線的地方超出預定的水平高度45mm,要增加設置固定裝置,位置取在軌道板兩側部位。壓緊固定裝置主要由鋼架、固定錨桿、回形螺母等部分組成,固定錨桿選取的錨固深度約100~200mm,完成錨固后固定錨桿必須呈垂直豎立狀態。在盡興壓緊操作前,先要完成固定錨桿的抗拉拔的應力試驗,等到灌注的瀝青水泥砂漿完全硬化后再拆除壓緊設置。
1.5.3 灌注瀝青水泥砂漿
對軌道板進行灌漿時,可從封邊側面的排氣孔觀測灌漿情況,當排氣孔涌出均勻的瀝青水泥砂漿,此時,需要拿軟木塞或其它一些泡沫材料對排氣孔進行封閉。在觀察時,注意孔內灌入的砂漿高度變化的詳細情況,保證灌入的砂漿面高度能接觸到軌道板下沿底邊的位置并不再往回下落,這樣,灌漿的整個過程宣告結束。
縱向連接軌道板須滿足兩個條件:①基底砂漿強度至少可以達到8MPa;②各處窄縫灌注的混凝土強度達到2MPa。確定滿足這兩個條件后,就可以對軌道板進行實際的張拉操作。張拉操作的具體順序為從內向外,依次張拉。采用的螺紋鋼筋可以通過扭力扳手等工具進行操作,要確保符合設計要求的鋼筋預應力,每天都要進行一次檢查,主要是看可調扳手的實際扭矩數值正確與否。張拉操作進行完之后,每一接縫須設置兩個完整的鋼筋焊接骨架,對其灌注C35混凝土,采用震動器進一步搗實。令灰漿表面與軌道板的表面一致,并抹平,填充灌漿孔。
對高鐵無砟軌道施工進行質量控制,是完成高鐵建設的重要步驟,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就沒有可靠的施工質量,就會為高鐵的施工運營留下隱患,其意義可謂重大。具體來說,包括如下的一些注意事項:
(1)要強化對鋼筋半成品等的各種加工工序以及保護措施的檢查,檢查的重點要放在兩個方面:①鋼筋籠尺寸保持與設計相同;②上面的標識完整清楚。
(2)要強化對預留套筒和橋面的日常檢查,保證滑動層保持設計的平整度,套筒固定錨固保持設計的深度。
(3)成立專業測量小組,配備高精度測量儀器,隨時對施工項目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高鐵因其巨大的載重量和高速行駛特性,質量安全必須排在所有施工因素的第一位。基于對高鐵無砟軌道板進行鋪設施工的要點分析,本文著重提出了CTSEⅡ型無砟軌道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從基本的施工操作到實際的質量監控,進行了深入且細致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1]楊詠國.客運專線路基段無砟軌道的施工[J].中國西部科技,2006,27(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