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華
(廣州特希達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00)
我國交通系統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高速公路成為主要的構成。高速公路的施工質量直接決定了車輛通行的安全。高速公路項目中專門在陡坡段設置粘彈性防滑面層,提升高速公路陡坡段的安全水平,避免陡坡處發生交通事故。高速公路面層結構較容易出現熱損壞問題,采用粘彈性防滑面層結構有利于維護路面的穩定性,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機率。
高速公路陡坡路段的面層結構受到較大的行駛阻力,汽車驅動力會對面層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陡坡段存在著連續下坡的問題,汽車在陡坡段的平衡條件修,就會在面層結構上產生較大的荷載壓力[1]。高速公路陡坡段面層結構中實行粘彈性抗滑設計,有利于緩解汽車行駛時的壓力,降低陡坡路面的交通風險。
粘彈性防滑面層在高速公路的陡坡段中,最為關鍵的是材料配級配,通過材料級配提高陡坡段的結構安全。結合高速公路陡坡段的工程案例,分析粘彈性防滑面層結構的材料級配,如下:
高速公路陡坡段的粘彈性防滑面層中,原材料主要分為橡膠、瀝青和纖維,路用橡膠顆粒具有較高的穩定性,粘彈性防滑面層材料中的路用橡膠基本出現立體的顆粒狀態,路用橡膠來源于車輛輪胎,檢測廢輪胎的胎面橡膠和側面橡膠,檢測結果中表示輪胎胎面中天然乳膠的含量較高,胎面制成的橡膠顆粒強度大,此類橡膠顆粒在陡坡面層結構內具有足夠的防滑性能,橡膠硬度也是級配中的重點,橡膠硬度決定了其在外力作用下是否具有抗變形的條件,而且硬度也關系到橡膠的抗變形、抗壓縮性能,橡膠硬度級配分析中決定采用切削工藝成型的顆粒,此類顆粒的硬度可以達到粘彈性防滑面層的技術指標。
瀝青混合料的空間結構分散,混合料中的瀝青和礦料之間存在很多粘結力,瀝青在陡坡路段受到碾壓時較容易出現彈性形變,不利于面層結構的安全性[2]。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中的瀝青級配中添加了聚合物,通過聚合物改善瀝青的級配,提高瀝青在面層中的穩定性,保障陡坡段路面結構的舒適度。例如:陡坡段粘彈性面層中使用的SBS改性瀝青,在瀝青混合料中加入SBS改性劑,改良瀝青的物理特征,促使瀝青具有耐高溫、抗車轍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瀝青在面層中的粘結力,防止出現超負荷變形的問題。
纖維在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中主要起到改善的作用,纖維加入到面層材料中,提升面層的抗沖擊性能,纖維與橡膠、瀝青等材料混合可以構成復合材料,纖維的級配決定了其在面層材料中的應用效益[3]。現階段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施工中,經常會采用木纖維材料,木纖維的成本低、穩定性強,可以吸附到瀝青混合料中,在陡坡段面層中形成較厚的瀝青膜,維護面層結構的水穩定性。
集料性能是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研究中的主要內容,集料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集料的構造穩定,才能實現面層防滑。在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工程中,深入研究集料性能并控制,以此來滿足面層防滑的需求。《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中明確規定了路面抗滑中的磨耗值、磨光值和沖擊值,例如:面層中常用的玄武巖集料,此類集料需要檢測的性能項目有:石料壓碎值、洛杉磯磨耗損失、視密度、堅固性、磨光值、針片狀顆粒含量1:3、粘附性,破碎玄武巖后檢查集料性能,分析集料是否可以應用到粘彈性防滑面層結構內。
基礎級配設計的直接目的是提升高速公路陡坡段面層的抗滑性能,緩解路面剪應力的影響,預防路面出現抗滑性能疲勞的問題[4]。高速公路陡坡段施工項目中設計粘彈性抗滑面層時,需要重點考慮車轍破壞,此時就要注重抗滑面層的抗滑耐磨性能,基礎級配設計中調整好各項材料的占比,一般情況下采用斷級配、開級配的設計方法,確保基礎級配滿足面層的抗滑需求。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防滑面層的基礎級配中,常見的設計有常規SMA和AC配合比設計、骨架嵌擠密實型級配設計兩種,根據高速公路面層的實際情況,選擇優質的基礎級配設計。
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抗滑面層結構中的性能測試,主要是針對粘彈性阻尼抗滑路面抗滑性能實行檢測,制定出性能測試的方案,重點在機械嚙合、分子吸引、靜電理論、粘彈性能上實行測試,同時還要研究出路面摩擦性能受到的影響,如:環境因素、污染介質、汽車車速以及路表構造,以此來維護陡坡段面層的穩定性。高速公路陡坡段粘彈性抗滑面層的構成材料,也要安排性能測試的工作,評估混合料的粘彈性阻尼特征,了解混合料抗滑性能衰減規律,由此加強面層結構的性能控制。
高速公路的交通路線長,整個高速公路中存有大量的陡坡路段,陡坡路段的風險非常高,在高速公路陡坡路段中采用粘彈性防滑面層結構,改善陡坡段的面層結構,更重要的是體現粘彈性防滑面層結構在高速公路中的安全性,規避陡坡段路面交通中的風險隱患。
[1]楊宏志,胡慶誼,許金良.高速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安全設計與評價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0(03):46~48.
[2]江俊波.路面抗滑性能機理影響因素相關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04):90~92.
[3]王修云.高速公路陡坡路段粘彈性防滑面層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4]朱磊.瀝青混合料粘彈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