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煜璐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安徽合肥230000)
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下,“李寧”公司的銷售業績遭遇到了滑鐵盧,使其意識到擁有國際品牌的跨國公司能夠抵御區域性的營銷危機,1999年李寧公司提出“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并成立國際貿易部。2004年,“李寧”品牌的產品已經在23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雖然,這段時期李寧公司策劃了一系列品牌國際化的營銷策略,以解決中國入世后可能給李寧公司帶來的兩大壓力: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壓力、大量跨國知名品牌的入侵壓力,并有利于李寧公司最終實現品牌國際化,但其總體效果并不理想,未達到其預期目標。
首先,當時國內本土企業還沒有可借鑒的品牌國際化的成功先例;其次,國際市場上NIKE、ADIDAS、PUMA、KAPPA等體育品牌的國際化營銷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起步相對晚的“李寧”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還不足以獲得其定位年輕化、時尚化的消費群體的品牌認知度和品牌忠誠度。
再次,“李寧”創立之初采取的是“打造品牌”的商業模式,其成功的關鍵在于產品設計和品牌創新,實現品牌國際化是其實現市場國際化的基礎。因此,李寧公司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于2004年,提出新的國際化的戰略:“先品牌國際化,再市場國際化”,并且制訂了階段性的戰略目標:2004-2008年,致力于國內品牌市場,塑造國際品牌;2009-2013年,致力于強化其國際化能力,進行國際化準備;2014-1018年,全面國際化,有步驟地實現市場國際化。
業化、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強調外觀設計,把科技創新與時尚設計和中國體驗相結合,在多款產品的設計中用西方設計來表現東方元素。
李寧公司產品國際化戰略措施:2004年1月,達成與美國DRD設計事務所的合作,持續推進科技型運動服飾的研發設計;2004年8月,成功與著名設計師Ned Frederick博士合作共同研發運動鞋核心技術;2004年9月,第一款李寧牌專業籃球鞋Freejumper問世,開始進入專業籃球領域;2006年,與位于美國New Hampshire的兩家公司合作,研發鞋類產品技術及應用;2006年9月,李寧公司成功打造國內首個運動科技研發體系:“李寧弓”減震科技,;2008年11月,李寧運動科學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完善產品本身只是“李寧”品牌國際化的一個部分,還需要先進的品牌營銷手段與其配合。首先,李寧公司為諸多國外體育代表團提供贊助,以啟動其國際化的進程。隨后,李寧公司先后簽約NBA巨星以提升其國際化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費者對其品牌的關注度,推進其國際化的進程。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寧公司借勢推行奧運整合營銷獲得成功,擴大了“李寧”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經過五年的戰略調整,李寧如期完成了其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積累了邁向國際市場的實力。2004-2006年,由于其品牌國際化的成功戰略轉型,收縮海外市場,出口額在2006年是降為26.96百萬人民幣。2006-2008年,“李寧”成功構建其國際化的品牌形象,穩固了國內市場,銷售額攀升至66.9億人民幣,在適當的國際化策略的引導下穩步擴張海外市場,出口額也達到了53.52百萬人民幣。
在施行這一戰略的過程中,“李寧”針對其產品提出了“致力于專業體育用品的創造”的愿景,首先專注于產品的包裝一方面,注重產品基礎研發與設計,以提升產品的專
中國服裝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市場,NIKE、ADIDAS、PUMA等國際運動品牌紛紛搶灘中國,安踏、特步、鴻星爾克等后起之秀不甘落后,“李寧”面對的競爭壓力增強。與此同時,由于戶外運動、網球等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國內的普及,國內的體育用品市場細分程度加大。為了保證順利達到李寧公司的現階段目標,“李寧”開始施行“多品牌國際化”戰略。
李寧公司在多品牌經營之路上形成了一個主品牌,多個副品牌的多品牌經營戰略。2005-2008年,“李寧”通過合資、并購、聯營等方式先后推出AIGLE、LOTTO、Z-DO、紅雙喜、ATP系列、SHAQ系列等副品牌。
“多品牌戰略”是保持“李寧”穩定、持續發展的補充。一方面,增強了“李寧”品牌在細分市場中產品競爭力。選擇引入法國品牌AIGLE,率先搶占“戶外運動”這項新興起運動的市場份額;推出ATP系列的產品,增強其網球運動產品的實力。引入意大利品牌LOTTO,應對時尚運動市場的旺盛需求。收購紅雙喜,占領“國球”乒乓球產品市場。另一方面,為自有品牌入駐國外市場“熱身”。通過合作,使“李寧”了解到國外運動品牌的產品和國外市場的消費習慣、文化理念,為進軍海外的積累實戰經驗。李寧公司2008年公司業績推介中顯示,至2008年12月31日止,李寧公司的其它品牌店鋪數量已經達到672間,其他品牌的銷售收入占比也由2006年的0.4%增長為5.0%。
第一,李寧公司秉承“源于體育,用于體育”的信條,以體育為媒進行國際化品牌營銷,充分發掘體育代表團以及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第二,“圍魏救趙”而不急功近利,先在國內市場打好扎實基礎,再進軍國際市場;第三,細分體育用品市場,產品多元化,涉足網球、戶外運動、乒乓球、籃球等多個運動領域,以鞏固其品牌實力。第四,堅持“李寧”的中心品牌的地位,明確李寧公司旗下各個品牌的發展定位,有主有次地發展品牌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