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云
(重慶市開州區興隆公交客運有限公司 重慶開州 405400)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民建施工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有效的擴大發展范圍[1]。面對這一現狀,工民建施工工程質量管理至關重要。簡而言之,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多方位管理是保障工程質量的主要方式。
重慶某住宅小區工程2#、3#、4#項目,建筑面積總面積為9245.722m2,2#樓的總面積為3240.966m2,3#樓的總面積為3000.791m2,4#樓的總面積為3003.965m2,建筑占地面積927.8m2,該小區的建筑樓層均12層,共有166套。此項工程建設主要包括12層3幢的住宅樓以及相關的配件套房,建筑中的小區綠化、暖通空調、燈光照明等工程為主[2]。
從當下的工民建施工工程質量來看,由于受到施工材料、施工外界環境、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技能技巧、施工人員等方面的制約,導致工民建工程質量嚴重受到影響,不利于工民建又好又快的發展。具體影響因素分析:
工民建工程施工時,因為不同的工民建施工的條件不同,環境不一樣,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重視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而施工材料則有包括:施工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庫存等方面。如果施工材料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的材料質量出現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工程施工質量[3]。因此,在材料采購和現場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應做好質量監督和審核,促使材料質量符合施工質量標準,為后期的施工質量保障和施工安全性提供堅實的基礎。
隨著現代化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再是偶爾而是時常。因此,由于環境污染的嚴重化、天氣變化不定以及各項自然災害的發生等等,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嚴重影響到工民建施工進度,進而導致工程質量大幅度下滑。
在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工民建施工機械設備逐漸趨向于自動化和智能化,有效的推動工民建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在工民建施工的實際過程中,機械設備質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與工程質量也具有緊密的聯系。與此同時,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維修對施工進度和施工效率有著聯系。如果機械設備出現故障,不僅會嚴重影響到施工進度和質量,還會威脅到施工人員的安全性。
在工民建施工中,施工方式是一種技能技巧。施工方式作為工民建施工質量的關鍵,根據工民建項目施工選擇合適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滿足工程的需求,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方法的選擇比較重要。因此,在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審核中,施工方法應作為一項制定和重點審核對象,以便保障施工根據不同的要求實現多方位的管理,降低施工成本[4]。
相比較以上的施工因素,施工人員作為工民建施工的基本,施工人員的素質、技能、操作規范等等嚴重關系到安全施工問題。根據每天工民建施工項目安全事故發生的統計,其中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因人為操作失誤引發的,所以為確保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性和人員的安全性,應做好施工人員素質培訓和規范操作等工作。
基于以上影響工民建施工多項因素分析,實施多方位質量管理勢在必行。針對施工不同環節內容、機械設備等展開全面性管理,并將多方位質量管理的措施積極投入使用,以便以最小的利益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3.1.1 施工圖紙、方案審核
在工民建施工前,施工圖紙和人施工方案作為施工的基本內容,在企業接收到到這兩項內容時,應立刻召開一次審核會議,邀請施工各個部門和專家、參建單位代表,對圖紙和方案進行會審,將圖紙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明確指出,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向[5]。在圖紙和方案修改完善之后,單位召開二次審核會議,確保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符合施工相關條法律規定和行業規定,進而保障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質量。
3.1.2 施工材料、設備采購
在施工正式開始前,施工材料及設備采購作為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應加強管理。首先,以施工要求和標準、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優選優質價廉的設備、材料,并和供應商進行協議確保材料的供應的及時性。其次,針對施工材料、設備使用的基本資料實施核對,查看廠家是否存在、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型號是否有誤等等,最后整理資料并錄入電腦數據庫,以防后期需求。
3.2.1 現場材料管理
在現場施工后,材料進入現場,現場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再次核實材料設備質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在材料設備的保管過程中,為避免材料出現受潮、機械設備受到環境影響等等,施工管理人員應將材料及設備歸類保管,之后設備及材料保管室通風。針對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在機械設備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適時故障檢測,確保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況,進而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3.2.2 現場施工管理
在工民建項目施工時,安全施工也關系到質量保障:①完善現場多方位管理制度。以施工人員為中心,原有管理制度為基礎,根據機械設備材料質量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將責任制落實到位,這樣有利于從源頭上控制質量問題;②為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針對施工流程和施工規范性實施監督管理,組建監督小隊和巡邏制度,按時巡邏,促使現場施工人員的操作規范性提高[6]。另外監督小隊人員選拔應通過各個部門中優秀基層、優秀管理人員組成,這樣有利于在監督時及時發現質量問題,控制質量問題的擴大化,影響到工程整體質量;③開展施工人員培訓班,完善培訓制度和內容,將培訓內容和施工考核結合,激勵制度輔助施工管理,而培訓內容則以施工材料使用、施工流程了解、施工操作規范等內容進行培訓。
在工民建施工竣工后,施工人員還需要做好工程質量的檢測審核,施工方只有確保工程質量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后,再將工程項目上交。另外針對工程質量評價審核,應及時改進評價方法、選取市場上比較先進的質量檢測設備,這樣有利于進一步保障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在工民建施工時,想要通過多方位管理提高工程質量,首先應正確分析不同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繼而根據影響因素,加強施工前圖紙、施工方案和施工前材料、設備采購,做好現場材料、施工管理,促使施工質量得以提升,同時保障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