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昀彤
(青島理工大學 266000)
1914~1922年,日本帝國主義趁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對青島開始了大肆侵占,侵略和擴張是帝國主義的本性,日本在侵占青島之前已取得眾多殖民地,所以大肆建立工廠、商業設施以及擴大港口貿易才是日本統治時期的重要活動方向。那個時期青島城市功能的發展方向明顯偏向了經濟侵略為目的的工業和商業建設,城市的區域形態也呈現出了圍繞膠濟鐵路的散落式布局。
當日本人從德國人手中接管青島的時候,德式街區已初成規模,使得日本人根本無法從中找到自我風格的切入點,故而在日本占領期間的建設活動中,其建筑形式則主要依舊采用“集仿主義(折中主義)”風格,其中一部分建筑照搬照套采用德國建筑形式,也有一部分則跟隨當時的國際潮流建造。也不能一概而論的說日本占領時期的建筑毫無創新和日本特色,日本建筑師在建筑材料的運用上頗具天賦,日本人所建造的建筑很好的運用了“地方材料”。
日占時期的城市形象相較于德占時期已有些許差異,但是對于城市整體的大環境沒有進行大范圍破壞。20世紀初,引領世界建筑潮流的依舊是歐美的各大建筑流派,加之日本人本身對建筑風格的漠視,故該時期建筑的風格依然偏歐式。
一座城市的繁華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商氣以及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及水平,商業是物質的直接反應,物流能夠帶動人流,而人流則可以很好的促進財流。日本第一次占領青島期間,對于老城區的建設并沒有做出大規模的調改,直接延續了德國人已經初具雛形的規劃按部就班的發展,商業設施的發展壯大主要以飯店和旅館的數量增加為體現。而工業方面則是日本人主要進行大肆侵占的方面,這期間青島工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但相關的工業建筑(如工廠建筑)在設計方面卻沒有花費太多的心思。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領青島,其主要精力大部分用于了掠奪資源以及雇傭廉價勞動力,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膠濟鐵路沿線的紗廠建設,對其他方面的投資比較少。這個期間,統治者的經濟掠奪主要圍繞港口以及鐵路,城市建設并不在其主要考慮方面,致使該時期城市市政建筑以及公共建筑大多沿用了德占時期原有建筑,新的規劃及擴充較少。日本人建立了日本取引所以控制山東的整個經濟命脈,取引所以及日本占領期間新建成的銀行大部分都位于館陶路(日占時期稱作葉櫻町),和德占時期銀行相距不遠,使得這一代成為了那個時期青島的金融中心。
德國人占領青島期間,除了城市的整體規劃和建設,還依照德國人的生活習俗建成了大量的宗教建筑,日占期間幾乎沒有建成新的宗教建筑。相反,教育建筑在日占期間發展較為明顯。在這個時期體現出較高的建筑技術水準的還有醫院建筑,日占期間建造了部分醫院,江蘇路上的青島病院門診樓以及建造于膠州路的普濟醫院都是這個時期典型的醫院建筑。
日本第一次占領時期的建筑多數已拆除,至今仍留存且使用的代表建筑當屬日本建筑師三上貞設計的普濟醫院舊址(今青島市立醫院)和日本中學舊址(今中國海洋大學教學樓)。
1919年投入建設的日本中學平面設計采用了半封閉的“山”字形,采用中軸對稱的形式圍合成院落,主樓連著輔助用房以及體育教室。同時建設了宿舍和教學樓兩棟建筑,主體建筑為兩層,以中間的塔樓為中心采用中軸對稱構圖,用以突出入口處設計。建筑立面裝飾采用當時青島流行的波紋裝飾,在建筑的細部裝飾中運用了部分集仿主義的典型裝飾。
同為1919年開建的普濟醫院,平面設計布局呈“T”形,建筑主體兩層,局部設有三層,同樣采用了中軸對稱的方式。門庭入口處由兩根花崗巖制成的石柱撐起挑檐。中部的屋頂部分采用弧線狀設計并配以石墻面,在其后又設計有一小塊四角攛尖頂,形成了中軸線上的制高點。建筑的其他部分處理的較為簡單,與中軸線的部分形成了極大反差,使人感覺過分強調中間部分。
青島近代建筑的發展明顯受到西方建筑影響,德占時期建筑風格是德國人占領青島后根據自己國家的建筑生搬硬套的,隨后而至的日本人則是受到影響伴隨著和洋風進行建筑設計,之后那些出自中國人自己的建筑卻又完全仿似“西洋教育成果”的展示。盡管建筑的歷史各有不同,建筑的形式功能也多種多樣,但西方文化血脈卻一直在青島這片土地上延綿不絕。
日本第一次占領時期雖持續時間較短,在建筑和城市設計方面也沒有很大的突破,所修造也大都是質量簡陋的建筑,但是日本建筑師也把當時日本已經開始采用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帶到了青島。日本雖然是一個位于東方的亞洲國家,但日本的建筑師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也能很好的接受和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所以可以說日本人在模仿的同時也通過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推動了青島建筑的發展,城市的外觀也有總而言之,日本第一次占領時期在青島進行的建筑活動雖然對城市形象的影響相對不大,并不能和德占時期建筑活動分庭抗爭,但是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以及“集仿主義(折衷主義)”風格及手法也給后期中國人自己的建筑設計提供了一些參考。
日占時期的建筑結構也有了一些改變,首先是很多建筑放棄了之前的坡屋頂,取而代之的出現了平屋頂,同時伴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運用,當時的建筑設計做到了節省建筑材料、縮減輔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