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源
湖北省建筑設計院 湖北 武漢 430212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資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所有人們的發展理念。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出現,引起了社會和人們的支持和呼吁。綠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綠色建筑技術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是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
在我國現階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土地資源開發力度也在逐漸增強。開發過程中難免出現土地開發不合理的現象。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要對建筑用地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1]。首先,相關的設計人員要對施工區域的土地進行整體的規劃,提高建筑施工過程中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其次,建筑物設計應充分考慮周圍的自然環境,生活用水的有效(生態)利用,廢水處理及還原,所在地的氣候條件等條件。只有充分考慮了建筑所在地的實際情況才能設計出完整的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創造的居住環境,既包括人工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在進行綠色環境規劃時,不僅重視創造景觀,更要重視環境融和生態做到整體綠化。建筑物周邊的環境情況會對用戶的居住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意識逐漸增強,綠化的生活居住條件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成為人們現在追求的主要目標[2]。綠色建筑作為一個次級系統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的自然環境,與綠色建筑都不能脫離生物環境的地域性而獨立存在。綠色建筑的實現與每一個地域的獨特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現存人類建筑、社會水平及文化環境有關,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的地域應有不同的綠建措施和特點。
在綠色環保理念當中,建筑材料的選擇與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兩個部分。首先,要根據建筑的實際要求來優先選擇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盡量采用天然材料,積極的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對天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增強建筑的生態性能;其次,在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精準的計算出建筑材料實際的需求量,減少材料的浪費,提高其利用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對建筑材料進出庫的工作進行全面的記錄,避免出現材料丟失與浪費的情況,也是綠色環保的一種體現。另外,施工單位不僅要進一步提高施工工藝,減少建筑材料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要由專業的人員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指導,確保各個環節可以直接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
中國綠色建筑進入規模化發展時代,綠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發展,2012年綠色建筑項目數和面積均相當于2008年至2011年的總和。根據目前我國情況來看,綠色建筑標準體系不是很完善,有些地方仍有漏洞,嚴重缺乏管理體系,極大地限制了綠色建筑設計及的發展與進步[3]。同時綠色建筑建設過程中和建成后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如高成本綠色技術實施不理想、綠色物業管理脫節、后期綠色建筑維護不到位等。要解決以上問題,首先必須完善綠色建筑設計相關綜合指標,其次實現專家評審機構盡責到位、政府監管到位、公開透明社會監督到位、補貼處罰機制到位、綠色物業運行維護服務到位等”五個到位”,嚴把綠色建筑質量關。通過完善綠色建筑在設計、施工包括后期運營、維護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標準,使綠色建筑真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完善綠色建筑設計相關綜合指標,可以指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向更長遠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部分節水指標和用地面積等指標的明確,促進綠色建筑施工的開展,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實踐的過程中具有積極作用。
建筑企業在減少建筑材料不必要的浪費,提高材料的使用率的同時,還要合理利用新型能源和新技術,例如墻體自保溫、太陽能發電、土壤源熱泵、中水回收利用、光導光纖照明、樓宇自動化控制、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綠色建筑技術措施,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通過采用新能源、新技術和建筑智能化進一步實現居住生活的節能減排,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綠色生活體驗。
綜上所述,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一定要牢固樹立“綠色建筑設計”的新觀念,充分重視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實踐與應用。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推進綠色發展的理念,樹立綠色價值觀。同時建立綠色標準體系,可以更好地降低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的情況,更好地滿足綠色建筑發展的趨勢和需求,以人為本,從而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