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君
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93
確保民用建筑基礎功能的有效發揮,是需要遵循的首要改造設計原則。民用建筑的價值的體現是滿足人們居住及公眾活動需求,在設計改造方案的時候,應該結合民用建筑的功能要求和特殊使用需求,從隔熱、保溫、隔聲、防潮等多方面建筑功能進行綜合考慮,確定最佳的設計方案,采用最為合理的施工工藝,以保證民用建筑改造質量為前提,保證其使用功能的完善性,充分發揮民用建筑的實用價值,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及活動需求。
在對民用建筑進行改造設計時,必須將建筑安全考慮在內,避免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在設計改造方案時,應先依據建筑結構形式,對其荷載能力進行計算,確定建筑構件的大小;然后還需要對民用建筑的抗震等級進行計算,結合所處地理位置,對建筑結構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同時,在裝修民用建筑時,應優選選用強度和硬度較高、經久耐用的門窗、欄桿、頂棚等材料,并對這些部件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其穩定性,保證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從民用建筑整體改造設計效益進行考慮,是尤為重要的一項原則,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等幾方面。首先,需要嚴格控制改造工程成本,通過加強改造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質量隱患的出現,來減少民用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維護費用。其次,應該結合城市整體規劃,從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的,協調民用建筑改造工程與其他工程項目之間的關系[1]。
保證民用建筑建筑整體風格的統一性,以及與外部環境的整體協調性,能夠顯著提升改造設計水平和質量,這就需要遵循整體性原則。一方面,在對民用建筑進行改造設計時,應從建筑空間布局、色彩搭配、文化融入等幾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保證各種設計元素之間的匹配性和整體性,營造更加舒適的視覺效果。一方面,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民風民俗等,編制民用建筑改造設計方案,注重建筑和外圍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統一,實現建筑與當地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的和諧相處。
每個舊建筑改造項目,第一點要做的就是對其完成調查,例如使用年限和進行改造前后的使用功能,還有附近的環境,以及建筑的風格還有歷史文化等等給予認識。結合業主提出的需求對舊建筑空間進行劃分,設計內外環境和建筑風格等,真正的使其形成系統的以及能夠實施的改建與策劃方案。
外部空間的改造應符合新的規劃、功能和消防要求,要有適當的超前性,避免改造成新的舊建筑,造成浪費和造成新的問題。
在改建過程中,需要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及需求,再次對舊建筑中的空間給予梳理和組織。在對整個內部空間予以改造的時候,還應該結合外部空間在流線上的需要以及建筑立面的需要,真正的使其達到內外設計風格統一以及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的目標[2]。
首先,選擇與舊建筑匹配度高的新功能置入減少不必要改造,如果經功能置換后,而且與原建筑的匹配度比較高,這樣就可以還原真實的建筑結構,而且改造動工少,降低了施工的難度,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損耗。其次,保證新功能在舊建筑中順暢高效使用而進行必要改造,雖然新功能置換的最高要求就是體現最原始的建筑結構,但這并不是說對舊建筑不進行改造,遵循這一策略和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舊建筑的破壞,有時候為了達到某一功能而強行對舊建筑進行改造,結果出現“傷筋動骨”的問題,使得建筑原功能衰敗或喪失。舊建筑本身性能已經開始老化或落后,不能滿足該功能對建筑性能更高的要求而被棄之不用的情況。所以再利用舊建筑還要以能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使用環境與條件為原則,這也是對可持續發展對建筑的基本要求。保證既有建筑形體不變,建筑功能進行改進,有助于提高既有建筑環保節能性。同時根據現有使用功能的要求對原有建筑的內部空間進行二次分配,充分挖掘原有建筑的空間特質,從而賦予新的活力,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建筑耐久性和安全性的改造。既有建筑往往已經使用了較長時間,已接近生命周期的尾生,由于受建造時期的社會發展、經濟、技術等條件,制約該類建筑均已不能滿足當前的使用標準,需在改造前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制定合理的加強加固措施,以保證改造后的順利使用。第二,運用當今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設備提升改造建筑的舒適性。如電器照明設備的先進性、節能性;智能化設備的運用,滿足當前社會對科技的成果的充分利用;空氣調節設備的采用,改善改造后建筑的舒適性和節能性等方面。第三,節能環保材料的采用。節能環保材料具有安全、環保、高效等優點,運用當前的成熟技術、材料代替原有構件部位,例如太陽能利用技術,一方面具有現實可實施性、經濟性的特點,另一方面通過這些材料的運用可降低原有構件的自重,提高防火安全性能,提高施工精度,加快施工周期等優點[3]。
總之,舊居住建筑進行改造設計的主要出發點就是要讓原有建筑可以在新環境下顯示出舊居住建筑自身的內在美,使建筑自身的主題能夠獲得保持,通過改造和設計,把原有建筑改變成符合環境要求以及功能需求的新型建筑。目前舊居住建筑主要是使用適宜的改造與設計策略,進行合理的改造,希望其能夠變成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