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武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現代水電行業混凝土施工工程,為進一步契合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實現綠色建筑施工,水電站廠房混凝土采用以混凝土自然色作為飾面的免裝修混凝土施工已成為一種趨勢。苗尾水電站工程廠房施工中,在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研究,從模板設計、混凝土澆筑、養活等多方面著手,實現了廠房免裝修澆筑。
廠房免裝修混凝土墻體內外面施工模板均采用多卡模板及定型鋼模板。內立面裝飾柱之間大面積墻面多卡模板面板四周焊接邊框,框內鑲嵌芬蘭進口“美森”板(簡稱芬蘭板),形成復合芬蘭板多卡模板。模板板面采用專用工藝貼美捷特膜,該膜具有排氣排水功能,混凝土振搗時產生的氣泡、泌水均可通過該膜排出。
模板安裝前使用角磨機、灰鏟和棉紗,對模板面及混凝土土面進行打磨及除灰處理,保證面板平整、清潔。模板間拼縫采用雙面膠進行填縫,接縫處使用原子灰刮平,并刷一道無色清漆,澆筑前清漆必須干透,原子灰與模板面平齊,表面平整。廠房外立面飾面多卡模板及廠房內立面芬蘭板多卡模板在倉位驗收前需涂刷工業色拉油作為脫模劑。廠房墻體內立面應在24h之后(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并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傷時,方可拆除;廠房墻體外立面飾面混凝土控制在48h之后拆除模板[1]。
免裝修混凝土攪拌時間比普通混凝土延長20~30S,確保混凝土工作性能穩定,無泌水、離析現象。
混凝土入倉方式分別為塔機配吊罐(帶皮筒)及泵送入倉。混凝土下料點均設置在墻體中間區域,避免入倉混凝土對模板產生直接沖擊;為防止骨料離析,嚴格控制倉面每次下料高度,混凝土自由下落的垂直落距不超過1.2m;混凝土下料過程中如水泥漿濺到模板上,及時用干凈棉紗將模板上水泥漿擦拭干凈,確保模板上沒有結塊。
倉面布料均采用平鋪法,布料應均勻、有序,分層要清楚,分層厚度控制在30cm;第一層混凝土下料前需在老混凝土面鋪設一層同強度等級的富砂漿混凝土,確保新澆混凝土與老混凝土結合良好,砂漿鋪設厚度為2cm~3cm。層間混凝土應連續澆筑,時間間隔應控制在45~60分鐘以內,確保不出現冷縫。
下入倉內的混凝土應及時平倉振搗,不得堆積。倉內采用人工輔以振搗器進行平倉。在靠近模板處,用人工平倉,使石子分布均勻;出現粗骨料堆積時,人工把粗骨料均勻散鋪至砂漿較多處,但不得用砂漿覆蓋,以免造成內部架空。
平倉后及時進行振搗,混凝土采用φ100電動硬軸插入式振搗器和φ50軟軸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模板周圍、鋼筋密集處孔埋件附近采用φ50軟軸式振搗器,其余部位采用φ100電動硬軸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的深度,保證深度在5~10cm,不允許出現漏振、欠振、過振現象,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翻漿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泛起為止,一般為25~40S左右;振搗器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面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能填滿振搗器拔出時所形成的空洞。
為減少混凝土外露面表面氣泡,混凝土振搗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具體施工工藝為:第一次在混凝土澆筑時采用高頻振搗器振搗,振搗完待混凝土靜置一段時間(一般為0.5h)后,選用Φ50軟軸插入式振搗器對模板周邊混凝土進行第二次振搗(復振),復振時采用掛線定位,復振距模板邊緣20cm,間距25~30cm,每次振搗插入下層5~10cm左右、復振時間控制在15~20s。
澆筑過程中,采用模板上口安裝的收倉角鋼嚴格控制收倉高程,不允許出現超欠澆現象,收倉后在收倉面混凝土初凝前拆除收倉角鋼,并對模板處20cm范圍內收倉面用抹子抹平,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內,表面不能有凹凸不平、不能有腳印、振搗坑等坑洞。已收好的倉面上禁止人員任意走動,模板周邊以外其余部位收倉面整體不平整度應控制在±3cm以內[2]。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小時內開始進行養護,防止混凝土因脫水產生表面裂縫,連續養護時間不少于28d。層間縫采用灑水養護;混凝土外露面拆模后立即養護,首先在混凝土表面噴涂JF03養護劑,并采用塑料薄膜嚴密覆蓋養護,養護期內保持膜內潮濕,塑料薄膜采用木條固定,木條通過定位錐孔內木楔子固定在墻面上。
(1)混凝土養護期后,揭掉塑料薄膜,在混凝土表面噴涂JN-CE永凝劑保護。JN-CE永凝劑能進一步對混凝土表面空隙進行填充及封閉,具有防塵、防水及減少混凝土后期色彩的效果,保證混凝土的色澤、外觀質量和耐久性
(2)永凝劑噴涂后再次覆塑料薄膜對墻面進行全包裹保護,避免混凝土面在后續施工中被污染。
苗尾水電站廠房施工中,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實現了廠房混凝土澆筑免裝修的目標。節約了施工成本,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為水電行業中廠房免裝修混凝土施工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