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韓工,我廠新投產鋁土礦回轉窯煅燒生產線一條,投產以來,頻頻發生回轉窯結球、結圈事故,請問如何解決鋁土礦回轉窯結球、結圈問題?
答:鋁礬土回轉窯結球、結圈是原料、工藝、裝備、管理等不到位導致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回轉窯結球、結圈問題是回轉窯生產過程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頻頻發生結球、結圈,就需要從原料、工藝、裝備、管理四個方面來詳細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下力氣、下成本改造、整改,避免類似問題繼續發生。
所謂結球、結圈是因為煅燒料出現了液相,而且隨著液相量的增大,煅燒料從脆性狀態達到塑性狀態,在滾動運轉的窯體內,結團成球,粘壁結圈。
結球、結圈輕則影響產量、質量,重則造成荷載加重,損害窯墻、窯體、傳動,影響氣流、物料、溫度制度,達到無法生產不得不停產維護保養的被動狀態。
下文,從原料、工藝、裝備、管理四方面來分析鋁土礦回轉窯結球、結圈的原因。
(1)原料。按照YB/T5057-1993鋁土礦石技術條件規定,鋁土礦可分為七個類型,七個品級,其中用作剛玉研磨材料的鋁土礦石,要求其中包含Fe2O3<5.0%,Al2O3/SiO2≥15%,TiO2<5.0%,CaO+MgO≤1.0%。塊度要求為20 ~ 300 mm,礦石中不得混入黏土、石灰巖等外來雜物。由于標準相對比較早,并不能完全適應生產和實際使用要求。而YB/T5179-2005高鋁礬土熟料的理化指標分級標準,熟料可分為九個級別,其中Fe2O3<2.5%,CaO+MgO≤0.6%,K2O+Na2O≤0.6%,TiO2<4.5%。塊度回轉窯要求5 mm標準篩以下<8%,雜質含量<2%,同一牌號產品混入其它低牌號產品不得超過10%,產品中不得混入石灰石、白云石、黃土等其它雜質。我國鋁土礦大部分是“雞窩礦”,礦山夾雜在石灰石、白云石、鐵礦、黏土礦之間,而且成分不穩定,物理化學技術指標波動較大,對于鋁石分類分級、加工處理、煅燒加工都極具有挑戰性。
作為回轉窯煅燒原料,我認為鋁土礦石應該選用理化指標相對比較穩定的礦點,技術部門或質檢部門應該做好原料勘探、勘察、試驗和研究,試驗研究內容應該包括:原料的化學全分析,原料的干燥強度,原料的堆積密度,原料的流動休止角,原料的差熱分析,不同粒度原料的煅燒溫度試驗、煅燒礦樣的性能檢測(包括顯氣孔率、吸水率、體積密度、真比重,XRD和SEM微觀結構和晶相組成分析)。這些試驗可以確定鋁土礦石是否適合回轉窯生產,確定回轉窯生產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生產工藝?什么樣的技術裝備?什么樣的管理制度?原料流動性、粒度以及粒度級配是否滿足現有回轉窯傾角要求?什么樣徑長比,轉速,可以滿足在原料的堆積密度一定時的產質量?什么樣的耐材,什么樣的砌筑方式,才能滿足煅燒溫度制度?什么樣干燥、預熱、預分解工藝裝備才能滿足鋁土礦石自然水和結合水的脫水反應?只有做好原料的勘探、勘察、普查、調研,做精原料的研究實驗,才能選好工藝、用好裝備,生產好產品,也才能杜絕事故,提質增產,精益增效。
(2)工藝。原料確定工藝,對于理化指標不穩定,管理制度不規范,技術能力比較低的企業,為了穩定生產,提高產品檔次,最好采用均質鋁礬土煅燒工藝技術,即通過均化工藝和適當煅燒溫度制度,生產出成分穩定、結構均勻、性能穩定的產品,均化工藝包括礦物原料均化、配合料調配、原料球磨制漿、漿狀原料均化陳腐、壓濾脫水或干燥脫水,人工成球,球體干燥等工藝。對于土狀原料、或硬度、強度不夠的石狀原料,也需要配入其它配合料,球磨制漿,均化陳腐、壓濾脫水或干燥脫水,人工成球,球體干燥等工藝。對于鋁含量不高,雜質比較多的礦石,也需要進行人工揀選、脫硅、脫鈣、除鐵等生產工藝。粒度也是生產穩定的一個關鍵點,制定原料的人工揀選、一次水洗、破碎、篩分、二次水洗、烘干、預熱和預分解工藝是保證原料粒度和顆粒級配的關鍵。礦山開采的原料,避免不了黃土、石灰石等雜質,人工揀選和一次水洗,可以去除雜質,破碎篩分可以保證原料粒度和粒度級配,二次水洗需要洗去破碎篩分時顆粒原料中的細粉,烘干避免原料粘結成團,保證原料的流動性,預熱和預分解保證礦石的脫水、鋁土礦主要礦物組成是一水硬鋁石,它在580 ~ 600°之間有一個脫水吸熱谷,脫完水的鋁土礦石在進入回轉窯內就不存在繼續脫水的問題了,縮短了生產周期,也避免料脫水結生料圈和鋁土礦石炸窯的可能,炸窯就不能保證粒度,也不能保證生產的安全穩定。鋁土礦的煅燒,實際上是完成從鋁土礦到剛玉熟料轉變的過程,合理的煅燒工藝可以提高α-Al2O3轉化率,提高煅燒料的致密度,降低煅燒料的顯氣孔率和吸水率,縮短剛玉研磨材料或耐火材料的燒成周期。同時,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和市場對剛玉材料應用技術要求,選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工藝技術和煅燒料深加工工藝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工藝無處不在,工藝研究永無止境,必須不斷地研究新工藝,解決新問題,才能解決生產頑疾,突破生產技術瓶頸。
(3)裝備。回轉窯是一種傳統的煅燒工藝技術裝備,從煅燒水泥熟料到煅燒鋁土礦,裝備技術改革并沒有完全完成,同時隨著節能環保要求的逾越深入,回轉窯必須賦予新的技術革命,否則只有被淘汰。工藝決定裝備,同時裝備技術水平也是完成工藝技術路線的基本條件。作為鋁土礦煅燒工藝設備,需要針對原料研究工藝,需要針對工藝研究工藝技術裝備。回轉窯的傾角、長徑比設計,原料的預熱、預分解,熟料的冷卻、加工、儲存,都需要按照鋁土礦石的工藝技術特點、產量和質量要求設計,都必須滿足熱的循環利用,環境整潔適宜來設計。揀選、一次水洗、破碎、篩分、二次水洗、烘干以及物料運輸、物料計量、儲存、除塵技術裝備,都是為了生產的穩定和生產的改善。裝備的自動化、數控化水平以及先進的檢測計量手段也代表著裝備制造業發展方向,鋁土礦石回轉窯也應該不斷提高現代技術裝備水平,適應市場要求。
(4)管理。加強立項、可研管理,加強設備、原料、工藝、設備、生產、物流管理,完善管理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解決生產中不穩定、不安全、不科學的因素,才是穩定生產,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對于新鋁土礦回轉窯煅燒料生產企業,應該加強人才儲備,有問題不可怕,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人才外進內出,引進熟練技術管理人員,將關鍵崗位操作人員送出去培訓學習,提高作業技術水平和操作調控能力。對于原料和工藝,生產和技術部門應該加強原料驗收管理、原料分級分類堆放管理,按照嚴格的工藝制度試驗、下達生產工藝參數,執行生產計劃,不允許隨意更改生產計劃,隨意變動生產指令和生產工藝參數。技術和品管部門應該加強生產過程原料、物料、設備、熟料檢測,不斷反饋生產信息,加強技術、品質生產管理。生產部門應該加強生產過程管理和監控,完善必要的計量檢測手段和智能化裝備水平,及時有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不穩定的物料、能源、電源,想辦法穩定,對于缺乏的油料、工具、量具、用具想辦法完善,完善檢查、糾察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通過制度促使員工規范化作業水平,創意創新工作能力,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
往往,一個被動局面不是一個因素所導致的,頻繁的結球、結圈,需要從方方面面來改善、來解決、來完善。如果真的發生了結圈可采取以下措施:
a)選擇適合本回轉窯工藝裝備條件的鋁土礦石,制定原料入廠檢驗標準、分級分類標準和儲存、運輸、加工方法,并嚴格執行之;
b)保證原料的清潔度、粒度、球形度和粒度級配,減少形成液相物質的含量。對于硬鋁石,回轉窯粒度要求為10 ~ 50 ㎜;
c)生產前,技術部門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級配和粒度的原料進行試驗,下達工藝技術指標、指令;生產部門嚴格生產計劃,在物料輸送、氣能源上必須穩定;
d)生產時,技術或品管部門必須加強質量檢驗和生產跟蹤,生產部門要加強生產過程物料、主要設備狀況記錄。生產部門必須規范工作操作參數,穩定熱工制度。
e)在生產中要求看火工嚴格執行工藝操作參數,杜絕因加料量與窯的轉速不匹配的問題,也杜絕了因喂料不均勻引起的結圈問題的發生。
f)發現回轉窯產生結圈應及早處理,在結圈厚度超過300 mm時,就應采取冷燒法燒圈。冷燒步驟:將燃氣管退回并適當關小一、二次風,保持火焰順暢,減少喂料量,冷燒以移動煤氣槍位置和快速轉窯達到降溫的要求,使結網產生熱應力而開裂,直到燒掉為止。若圈口有增大的趨勢,就將冷燒的力度加大,增大降溫幅度,每隔2 h停火30 min,約兩天左右圈口會縮小到正常范圍內,此方法燒圈比冷熱燒圈法對窯內耐火材料傷害小,效果顯著。
g)不允許采取提高煅燒溫度的措施,這樣會進而惡化窯爐內襯和擴大粘結面。對于因結圈內襯損壞嚴重,需要及時修補,同時最好在內襯刷一層高溫氧化鋁,防止再次結圈。
(韓復興)
咨詢電話:
編輯部:0757-82269827 傳真:0757-82269827
蔡飛虎:0757-82710910 (佛山市玻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程昭華:18823150088 (佛山市佳窯陶業技術有限公司)
潘 雄:13927769832 (E-mail:Xrcpx@sina.com)
韓復興:18237699507
秦 威:13927270859 (佛山市達索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添加劑“私人定制”專家】)
溫千鴻:13380225254
王銀川:13929929576(8366113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