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摘 要:開放式服務是現在公共圖書館文化事業大力推進和創新過程中重點進行的一項工作,這也是公共圖書館實現資源優化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重要做法。本文分析了公共圖書館開放式服務的內涵,實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開放式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開放式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01
圖書館具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等功能。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圖書館應順應時代需求,做出相應的變化和調整,為讀者提供更加新穎、個性化的服務模式,實行全方位開放式服務。開放式服務既是社會發展對圖書館的要求,也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可改善并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與質量。
一、圖書館發展經歷的幾個階段
隨著時代的進步,圖書館的開放性在圖書館服務中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從藏書樓到人工管理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圖書館、傳統與數字文獻并存的圖書館以及網絡與數字圖書館,圖書館在不斷進步和變化。吳建中提出的三代圖書館思想中認為:第一代圖書館以藏書為中心;第二代圖書館突出開架借閱;第三代圖書館突出以人為本,注重人的需求,可接近性、開放性、生態環境和資源融合,并致力于促進知識流通、創新交流環境、注重多元素養和激發社群活力。
二、圖書館開放式服務的內涵
1.圖書館空間環境的開放
圖書館將可開放區域館藏實行對外開放,讀者在區域內可以自由行走、翻閱各種形式的資料,如圖書、期刊、報紙、讀報機、電子閱覽室等,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料。
2.服務對象的開放性
圖書館向社會各階層實行免費開放,讀者在遵守圖書館秩序的基礎上,可以不受其他限制進入圖書館,享受圖書館服務。
3.多種形式的信息資源開放與共享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信息資源形式呈多樣化、共享化發展趨勢。進行圖書館館內、館際信息資源建設,可以使讀者享受到越來越多、越開放的信息資料,包括網絡資源、數字資源、聯合館藏資源等,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共享。
4.服務范圍的延伸與活動形式的開放
圖書館可將服務的范圍擴大,走出圖書館,進入社區、學校、機構等,向社會團體、各種機構提供服務或聯合服務,擴大服務所涉及的群體?;顒有问缴?,可進行聯合服務,例如與社會團體、志愿者等聯合起來,提供宣傳、活動、服務等。
三、開放式服務下存在的問題
1.讀者自我意識有待加強
全開放的圖書館由于新的布局和設置以及管理人員的精減,相對增大了讀者的自由度,各層圖書可以在館內隨意查閱、頻繁抽取,自由地拿到各層不同的閱覽座位上去閱覽,由于個別讀者對新的管理方式缺乏了解,在獲取文獻資料時,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圖書館應加強對讀者進行有關圖書館服務技能、知識、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有效宣傳,提高讀者的認識和意識。
2.圖書館監管力度與制度宣傳還不完善,管理上帶來一些漏洞
開放環境下的圖書館,由于安全監測存在一定盲區和漏點,導致圖書丟失率、破損率有所增加。個別讀者存在不遵守借閱制度,不聽從館員指導的現象,錯架、亂架現象時有發生,給書刊歸架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有的讀者在書上涂寫亂畫、折角撕頁、破壞圖書芯片或磁條等。圖書館應加強防盜和監測管理系統設置,對讀者進行一定宣傳,減少書刊丟失率和破損率[1]。
四、提高開放式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建議
1.做好宣傳服務工作
再好的資源整合、再好的服務,如果不進行宣傳,那么利用率會大打折扣。圖書館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例如通過微信、網頁、海報等進行宣傳,以講座、培訓、競賽等形式進行推廣,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圖書館各種信息、資源、服務的利用,也能更好地展現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特色,擴大品牌效應。
2.打破“重藏輕用”格局,擴大開放范圍
圖書館的開放應改變過去“重藏輕用”的格局,把一些束之高閣的文獻也進行開放,實現其真正的利用。讀者在區域內可以來回自由行走,置身于信息、知識的海洋,有問題可以及時向工作人員咨詢并進行一系列的自助服務,如自助打印、自助閱讀、自助借還書、自助繳納超期費用等。
3.重視圖書館空間環境的開放、布置與利用
通過對空間的重塑,將圖書館打造成學習、研討、創新、交流、休閑的場所。圖書館可以不僅是提供教育學習的場所、信息獲取的平臺,也能兼具其他功能,如文化休閑、創意比賽空間等。可以設置文化沙龍、音樂廳、咖啡吧等文化休閑設施,也可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講座、展覽等。如深圳南山圖書館就設有英語沙龍和圍棋沙龍,不定期舉辦由讀者自主創辦的沙龍,為讀者提供學習和交流溝通的場地和機會[2]。
4.加強智能化、自動化、移動化管理與應用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移動化服務已成為現代圖書館的顯著特點、主流方向與主導模式。圖書館在開放服務中,應加強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管理,注重科技與圖書館服務相融合,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自助檢索機、自助還書機、自助辦證機、自助復印打印機、自助繳費機、24小時還書機、24小時書屋,以及智能機器人、智能網上服務機器人等等,已逐漸成為現代圖書館服務的主導方式與未來的趨勢。讀者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享受到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輕松獲取到想要的信息資源。
5.實行多元、多位服務
圖書館的開放模式,應是多元、多位的服務模式。多元服務指服務內容的多元性,如文獻信息服務、實體功能服務、實物服務、中介服務、知識技術服務等。多位服務指服務形式的多樣性,如館內服務、館外服務、聯合服務、走訪服務、現場服務、活動聯合等[3]。可以通過多載體、多平臺、多渠道、多方法來實現。
結語
在圖書館開放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根據讀者需求、結合服務理念、融合現代科技來吸引讀者、服務讀者、方便讀者,使圖書館服務在大開放環境中越來越完善,穩步向前。
參考文獻
[1]原增,王宇,楊麗娟,王虹菲. 圖書館全開放服務的實踐與探討——以大連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2009(1):68-70.
[2]曲紅軍,張靜.圖書館開放式服務述略[J].蘭臺世界,2010(1):72-73.
[3]呂健.圖書館開放背景下的服務應對策略[J].蘭臺世界,20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