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靚
摘 要:鋼琴是作為西方經典的音樂器具被引入到我國的,而如何在鋼琴演奏中融入我國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目前許多音樂相關教育者一直不斷探討的的問題。民族精神的滲透需要從學生仍處于院校時期就開始抓起。為此,研究高專鋼琴教學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滲透問題也就成了目前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簡述民族文化精神的具體內涵,分析其引用的必要性,并給出幾點具體實行措施。
關鍵詞:高專鋼琴教學 民族文化精神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高專鋼琴教育是鋼琴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變革傳統以來對于鋼琴教學內涵的單一性,幫助高專鋼琴教學突破目前固化的教育體系的框架,將我國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滲透到高專鋼琴教學之中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民族文化精神的具體內涵
要想正確的引用民族文化精神到鋼琴教學之中,防止出現形式大于內涵或是理解偏差等情況的發生,那么對其內涵正確、深刻的理解就是首要前提。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 通過一代代習得與傳遞而形成并流傳。如宋代曲子詞等是根據曲牌填歌詞;唐代歌舞音樂等成為傳統藝術基調, 是文化中最強有力的元素。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根基所在。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更擁有大部分國家所無法比擬的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一個個朝代更迭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地理環境都產生了各自富含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且其中的精華之處歷經時間的洗禮不斷傳承下來,其中誕生的特色音樂文化也不少,如戲曲、山歌等等。將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通過正確合理的手段去融入到高專鋼琴教學之中,是目前我們所急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二、高專鋼琴教學中民族文化精神滲透的必要性
1.構建我國特色的音樂體系
我們知道,鋼琴教學是上個世紀初被從西方國家引入到我國的,由于當時人們對于西方的盲目崇拜,對于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棄置一旁,這導致其中鋼琴音樂中無論是其價值體系,或是文化精神內涵,其實都是以西方國家的文化為主的。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教學格局其實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甚至還會有人會有我國的民族文化不如西方的想法,在這種時候在鋼琴教學中引入我國的民族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方法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目前鋼琴教學的困境,也有利于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精神。
2.改變學生觀念,高專鋼琴教學的內容
現在目前的高專鋼琴教學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趨于固化,這在當今現代化教育發展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如果不能適時對其做出調整,就有可能導致教學水平和質量的下降。在鋼琴教學之中民族文化精神滲透的丟失,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彰顯我國對于自身文化的不自信,甚至這樣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傳輸一種我國民族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的錯誤觀念。而將民族文化精神滲透到高專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改善這種情況。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再僅僅限于固定的鋼琴曲目,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我國的民族文化精神內容是極其豐富的,而作為其承載物的各個地方的豐富的民族音樂就可以被應用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如果再不重視起來,從精神層面改變學生對我我國民族文化的錯誤觀念,我國的精華文化的傳承將會面臨重重困難,另一方面,過于單調的教學內容也有可能讓高專學生覺得鋼琴的枯燥,不能深入體會鋼琴演奏所承載的精神和情感的表達,導致其失去對鋼琴的熱愛和興趣。
三、在高專鋼琴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精神的具體措施
1.提高教師的素質
教師在民族文化精神能否順利的滲透到鋼琴教學中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許多鋼琴教師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富有我國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演奏方式和曲目并不重視,甚至是毫無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其影響最深的就是直接授課的教師,如果教師不能擁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精神質素,那么要怎么要求學生能夠重視起民族文化精神呢?為此,教師應當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如網絡媒介、圖書館等,來進行相關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思考和了解各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創作,以此來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質素。學生也能在老師的帶領和感染之下喜歡上中國傳統的曲目,并探索其中的民族文化內涵,應用到鋼琴彈奏之中。
2.推出更多民族鋼琴曲目
要想在鋼琴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時民族鋼琴曲目的缺失。在高專院校的鋼琴教學中,所采用的教材、曲目基本都是從西方國家借鑒和運用的,這就導致學生會認為這就是傳統正宗的鋼琴音樂,甚至在后面融入我國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會出現排斥、反對的心理。為了改變這種現在,我國相關的鋼琴教育者或是創作者應當不懈努力,編寫屬于我們自己的,富含民族文化精神的鋼琴教材,讓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鋼琴曲目時就能聽到我國自己的鋼琴曲。我國許多傳統的民族曲目的旋律是非常有特色、優美動聽的,比如陜西、福建等各個地方的民歌,這些風格和旋律都應當被應用到鋼琴曲目的創作之中,都應當被應用到學生的教學之中,要讓學生不僅能賞析這類曲目,更能通過鋼琴來演奏不同的民族的特色音樂曲目。這不僅能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更好的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和融合不同音樂風格來提高自己能力。
3.激發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目前鋼琴教育模式的困境,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激發其民族分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穿插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學習,讓學生能真正領會民族文化精神的內涵和其音樂的美感,通過讓學生賞析我國這么多年的歷史多沉淀下來的著名的民族文化曲目。通過這樣的教學環境的塑造,耳目渲染之下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從而激發學生對其探究和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保障民族文化精神能在高專鋼琴教學中的滲透。
結語
如何實現鋼琴教學的民族化,是目前相關音樂教育者所探討不止的問題。教師應當首先切實的了解民族文化精神的具體內涵,了解目前在我國鋼琴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并合理的運用各種不用的措施。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不斷的總結經驗,歸納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梁文烈.高專鋼琴教學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滲透[J].大舞臺,2016(09):176.
[2]姚登權.全球化與民族文化[D].復旦大學,2015.
[3]謝慧蓮.弘揚民族文化 滲透人文精神——大學語文教育的幾點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