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彩文
摘 要:可視化光路實驗盒主要解決小學科學,初高中物理實驗中光路不可見的難題,采用新型無色透明亞克力板材制成的一個規格為30*15*18cm的帶蓋方形盒,在其底部設置安裝平面鏡的卡槽,演示教學時可向盒內充入少量煙霧能完成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鏡對光的作用、模擬潛望鏡等關于光路的實驗。
關鍵詞:可視化 光路 實驗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一、研發背景
現有的光路實驗盒分為教學演示類實驗盒和學生實驗類實驗盒,教學演示類實驗盒結構復雜,體積較大,不方便攜帶與搬運;學生實驗類的實驗盒功能多,體積小,但大多是針對高中以上的學生使用的,對于剛接觸實驗的中小學生來說過于復雜,不適于中小學生的觀察與操作。且現有的光學實驗儀器對實驗環境要求較高(如暗室環境、強光照射等),由于條件限制,目前中小學中配備暗室的學校很少,很多學生在學習光路知識時,在實驗中無法看到光路,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師在上光學課程時也困難較大,很多老師在設計實驗時,為了讓光路可見想盡辦法,費盡心思,但在實驗時效果卻不明顯。因此,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對實驗環境要求不高,而且光路清晰可見的光學儀器是中小學實驗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結構及優點
為解決可視化實驗盒技術上的問題,筆者在設計過程中應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采用新型的透明亞克力板制成一個長寬高分別為30*15*18cm的透明空心帶蓋盒體,盒體底面內設有三個用于卡接平面鏡的卡槽,盒體側面上還設有三個用于安放激光燈的通光孔。(附圖1)
采用以上結構后,可視化實驗盒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體積較小,通過在卡槽中放置平面鏡、在通光孔放置激光燈能夠完成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鏡對光的作用、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模擬潛望鏡等關于光路的實驗,適合中小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的操作。且實驗盒利用無色透明亞克力板材組成,即解決了玻璃容器易碎的難題,又輕巧且透光率好,光路清晰可見,儀器便于操作,安全性也提高很多。
三、工作原理
利用蚊香產生的煙霧作媒介,當燈光照射到煙霧時煙霧對光進行漫反射,這樣就會從各個方位清晰的看到光經過的路徑。
四、教學實施過程
1.光的直線傳播:將點燃的蚊香放入
盒體內,蓋上盒蓋,使盒體內充滿煙霧,
用激光燈從盒體的任何一側面照入,都可
以觀察光的傳播路徑(附圖2)。
2.光的反射:在卡槽1上卡接平面鏡,
將點燃的蚊香放入盒內,蓋上盒蓋,使盒
內充滿煙霧,用激光燈從盒體側面的通光
孔以45度角入射,并使光照射到平面鏡上,
從盒體正上方觀察,就可以看到光的反射
現象。若要研究初中物理中的光的反射定律
可事先在卡槽1的前方緊貼卡槽平放一量角器,操作過程中將入射點恰好放在量角器的圓心處并將90度角所對的線看作是法線,再從正上方觀察就可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附圖3)。
3.光的折射:先在盒體內部倒入
1/2的水,為光路可見可在水中加入
少許的牛奶,將點燃的蚊香從通光孔
處伸入,使盒體中剩下部分充滿煙霧,
再用激光燈斜著從上到下照射,就可
看到光的折射現象。若要研究初中物
理中的光的折射定律,只要事先在盒
體的外壁上豎直向下畫一條線,且入射點恰好放在豎直線和水面的交點處即可得出光的折射定律(附圖4)。
4.透鏡對光的作用:先在盒體內
放入凸透鏡或凹透鏡,并調節透鏡使
透鏡的中心點和第二個透光孔的中心
在同一條直線上,點燃蚊香放入盒體
內,蓋上盒蓋,使盒內充滿煙霧,再
將三個激光燈打開后卡在三個透光孔
上,從正前方觀察就可看到透鏡對光
的作用了。實際在這一步中也可放入凸面鏡和凹面鏡,同樣的方法可觀察到凸面鏡和凹面鏡對光的發散作用和會聚作用(附圖5)。
5.物體的顏色與吸熱實驗:在盒體內側壁上放一張白紙,將點燃的蚊香放入盒體內,蓋上盒蓋,使盒體內充滿煙霧,并用激光燈向白紙照射時可微弱看到被反射的光線(有時是一個很大的光斑),將白紙換成黑紙,看不到反射光線(看到的光斑很小且干凈利落),說明白色反射所有光線而黑色吸收所有光線。
6.模擬潛望鏡實驗:在卡槽1、
卡槽2、卡槽3內分別放置平面鏡,
點燃蚊香使盒體內充滿煙霧,讓一束
光以45度角照射卡槽1或卡槽3中平
面鏡,從盒體正上方觀察就可看到光
線通過另外兩個平面鏡反射的路徑,可
模擬潛望鏡的工作原理(附圖6)。
五、改進點
在實驗的實施過程中發現在做光的反射實驗時,為了得到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貼著量角器入射效果會更好,但由于有一厘米深的卡槽是用亞克力板制成,且剛好擋在平面鏡的前方,使反光率降低,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實驗效果,所以筆者想在卡槽1的中間處開一小孔,使入射光能照到平面鏡。
可視化光路實驗盒巧妙的在大空間中隔離出一個完全通透的小空間,從而使大空間中無法實現的光路實驗在小空間中得以呈現,既解決了光路不可見的難題,也降低了教與學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