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目的:分析腎內科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對患者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68例腎內科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況。結果:觀察組SAS評分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綜合護理用于腎內科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綜合護理 腎內科 改善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腎內科患者疾病病程時間長、病情重、起病迅速,患者容易出現抑郁、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應激反應,增強交感神經張力,甚至影響治療效果。所以,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治療效果[1]。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腎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腎內科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68例腎內科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55.25±10.23)歲;對照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齡41~81歲,平均年齡(55.22±10.2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如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具體包括:
(1)患者入院后,對其整體狀態進行全面評估,護理人員使用和藹、親切的態度為患者講解病房環境,緩解患者緊張情緒,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掌握患者文化層次、心理特點及心理狀況,以此為依據對患者的整體狀況進行評估,提供護理依據;
(2)護理人員可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法,簡明易懂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因素、發展、注意事項等,并可利用視頻、幻燈片等,加強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并邀請治療成功患者分享治療經驗及體會,樹立患者治療自信心;
(3)制定具有針對性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可利用床邊治療的時間,對患者住院過程中的生理需求及感受進行詢問,增強護患之間的友好關系。并且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內心訴求,認真傾聽,找出患者出現負面心理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解決;
(4)放松訓練及音樂療法:護理人員可在患者病房中播放一些舒緩輕松的音樂,幫助放松心態,指導患者冥想,跟隨音樂調整呼吸,舒緩患者心情。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右手放于胸部,左手放于腹部,保持平臥位,屏住呼吸3s后,緩慢呼氣。吸氣與呼氣時間占比為1比1,腹式呼吸頻率控制在4-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可有效放松患者身心;
(5)召開座談會:醫院可每周舉行一次座談會,主持人為護理人員,交流最近治療中的疑問。鼓勵患者在座談會上積極發言,完善社會能力,幫助患者早日回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并且告知家屬應與患者多互動及交流,增加雙方感情。
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抑郁評分及焦慮評分。使用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抑郁狀況,無抑郁:≤53分;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分值與患者抑郁程度成正比。使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焦慮狀況,無焦慮:<50分;輕度焦慮:51-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分數與患者焦慮程度成正比。
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三、討論
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人們對健康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醫療服務水平要求更加嚴格。隨著新型醫學模式的轉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被醫務人員所重視。該模式不僅注重患者生理疾病,對患者心理及社會方面的需求更加重視[2]。
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以患者作為護理中心,加強基礎護理,提升護理整體水平,落實護理責任制,從提升患者護理質量。綜合護理通過系統性護理,提升患者身心狀態,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在進行綜合護理之前,通過了解患者健康狀況,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及生理狀況,為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充足的條件。通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該疾病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樹立疾病治療的自信心。護理人員通過與家屬進行交流,增加家屬對患者的關心與支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舉行座談會能夠加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感情,鞏固患者與家屬的關系,提升患者社會功能與情緒功能。因此,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有效的改善,對其預后有著良好的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可知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充分表明在腎內科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對患者疾病康復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腎內科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賈東影. 腎內科護理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1):206-207.
[2]陳丹. 優質護理服務在腎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37):7250-7250.
[3]王彩云, 章瑞云. 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腎內科對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8):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