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正義作為法律的根本價值追求,是法律評價標準的核心和法律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因。法的正義價值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正義價值也在各個法律部門中都能有所體現。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更好地詮釋了法律的正義價值,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和適用都離不開法律正義的價值觀的指導。
關鍵詞 法律價值 正義價值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作者簡介:范蕊,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政治處干警。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261
一、法的價值與法的正義價值
(一)法的價值
所謂價值,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外部產生聯系時所產生的,是聯系需求客體和主體的橋梁。
關于法的價值或法律價值,是從西方法學概念中衍生來的。法律價值作為價值的其中一支,是指在人對于法律的需要和實踐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法的積極意義和有用性。法律價值是法律存在的倫理正當性的依據,正是一定的價值追求推動法的產生與發展。
法的價值是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法的基本價值主要有自由,正義與秩序。而正義是法的根本價值追求。要實現法的正義價值,首先需形成正義的法,在此基礎之上,司法是實現法的正義價值的關鍵環節。
(二) 正義與法的正義價值
正義作為一種倫理道德,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追求的共同理想,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現實社會中,每個人對正義都有自身的標準和要求,大多數的觀點認為公平即正義。作為法律的核心價值,正義是法律存在的重要原因以及重要理由。可以說,法律是正義的化身。法律與正義二者相輔相成。
法的正義價值,可以說是法是正義實現的一種途徑和方式,法的存在滿足了我們對正義的需求,法實現了我們追求正義的目的。法的正義價值并不是由法本身的性質或屬性中產生的,它是法在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產生的。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法的正義價值是由正義的法實現的,相反,非正義的法是沒有價值的。法的正義價值不僅是體現在實體法律中的正義,還包括程序法方面的正義。實體正義是法的規范體現了權利、義務分配的正義原則,法的程序正義是法的制定與實施過程體現了正義原則。本文中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就是從程序方面入手進行論述,體現出程序正義的必然性。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概述及相關法律規定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指司法機關利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在刑事審判中予以排除不得使用的規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在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取得的,不管是否有證據能力,都不能被法庭采納。證據的排除,既包括非法言詞證據的排除,也包括非法實物證據的排除。
在司法實踐活動過程中,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全面性和法律本身具有的一定自由裁量權,會使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不自覺地加入自身的主觀意識和價值觀念。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規定該規則擁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規則的確立不僅能糾正違法行為,還有利于督促司法機關守法,規范自身的行為。當被告或其近親屬等發現司法機關在收集證據過程中有違法行為時,有權當場拒絕或在司法審判中有權利要求予以排除。
為了保證得到的證據是可以用來定罪量刑的有效證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與證據相關的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規定了嚴格的程序。《刑事訴訟法》第50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第54條規定,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
(二)關于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看法
在刑事訴訟中,利用不恰當的方式得到的證據,是很有可能是真實的,但是由于收集手段的不合法,而不得不加以排除,這會使很多人不能理解,尤其是在關鍵證據被排除之后無法給犯罪嫌疑人定罪,致使其逃脫法律制裁,從而使法律本身失去價值。所以,不少人懷疑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但從最終目的來說,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它存在的意義,能真正體現法律的價值。規則反映的是程序公正,只有在程序正義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體現案件的實體公正。從另一個角度講,即使排除的證據是真實的,是有證明能力的,但予以排除是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予以保障,即使可能無法實現實體正義,但卻反映了司法公正。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實現難免會存在一定沖突,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我們長期探索的課題。
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法的正義價值的體現
價值的實現程度關鍵在于主體,主體性是價值的根本特性。對于法律價值而言也是如此。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作為一項基本的證據規則,我國立法已經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加以說明和確立,是現實司法實踐的具體要求。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很好地詮釋了法的價值中的正義價值。
(一)從證據能力方面體現法的正義價值
證據能力問題,即證據轉化為定案根據所必須滿足的法定條件和資格,這與證據本身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沒有關系。例如,偵查人員通過刑訊逼供獲得的口供是真實可靠的,但由于其取證手段違法導致口供喪失了轉化為定案根據的資格。雖然有些證據與案件具有密切的聯系,能夠證明犯罪事實,但由于偵查人員取證手段違法,致使不能成為定案根據,從而予以排除。證據能力問題是證據法規范的核心問題之一,而證據法的主旨即在于限制證據的證據能力和法律資格。因此,為保證證據的合法性和法律的正義價值,取得的證據一定是在合法程序下得到的,相反的話就應當依法予以排除。從證據能力的角度出發,保證應當排除的證據不得被法庭采納。關于證據能力的法律規定充分體現出程序要求的公正、正義、客觀,也從側面反映了法的正義要求。
(二)從程序后果方面體現法的正義價值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法院排除非法證據,稱為“訴權啟動”。根據《非法證據排除規定》第5條確立的“程序審查優先”原則,會暫停中止審理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等實體問題,會優先審查偵查行為的合法性問題并裁定是否排除非法證據。由于案件的偵查人員可能實施了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致使其收集的證據的合法性受到質疑。這些關于程序后果的相關規定,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保證了案件的實體公正以及法律的正義價值,充分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和對人權的保障與尊重。程序后果的規定對于防止非法取證,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保護社會信任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更是對法的正義價值的體現。
法的正義價值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二者看起來似乎沒有必然聯系,但從本質上說,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體現的根本意義就是為了保證法律實現其自身的正義價值。從另一方面說,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保證法律的公平正義,實現其自身的正義價值。縱觀之前發生的杜培武案、佘祥林案和呼格案等冤假錯案,它們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偵查人員在案件偵辦過程中都存在刑訊逼供行為。因此可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確立的重要性。法律價值是法律存在的依據和根本目的,而正義價值作為法律價值的核心價值,是法律產生的重要動因和存在的主要理由。冤假錯案的存在嚴重違背了法律的正義價值,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對冤假錯案的發生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保證法的正義價值要求并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參考文獻:
[1]楊宇冠.論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價值.政法論壇.2002(3).
[2]王國樞主編.刑事訴訟法學(第5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郭志媛.刑事證據可采性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江偉主編.證據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5]劉祥林.論法的正義價值及其實現路徑.江海學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