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概述了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含義和內容,梳理了目前在網絡證據保全公證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積極建議和有效對策,旨在不斷提升我國公民網絡證據保全的服務水平,使公民的權益受到合法的保護。
關鍵詞 網絡證據保全公證 含義 內容
作者簡介:馬文俊,青海省共和縣公證處。
中圖分類號:D926.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305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法律議題也與網絡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其中一個典型體現即近年來基于網絡的法律糾紛越來越多。由于網絡本身具有虛擬化的特征,具有不穩定性、易修改和易破壞性,因此法律機構為民眾提供了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服務方式,使民眾能夠通過這一合法的方式來有效的預防和解決網絡性質的法律糾紛。
二、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概述
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是保全證據公證的一種,因此這一概念及相關內容主要是以《公證法》為基本的指導原則。《公證法》中指出: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經過公證保全的證據具有法定的公信力,能夠有效的預防和解決法律糾紛,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目前,互聯網技術已經得到普及應用,網絡文件資料在經過法律機構合法公證成為有效的公證文件后與實際文件一樣具有令人信服的證明力。
三、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法規方面的矛盾和沖突
目前,在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滯后。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中關于網絡證據保全以及相關的內容方面存在一定的沖突和矛盾地方。如《合同法》、《民事訴訟法》以及《公證法》中關于網絡證據方面體現出矛盾性。其中,《合同法》第11條中對于合同的書面形式進行了定義,不僅含有合同書和實質的信件,同時還包含各種數據類型的電文,像電報、傳真、電傳、電子郵件等等都屬于該類數據類型的電文。因此,該法規中的此條規定實際上就隱含了關于電子數據或電子郵件屬于合法證據的類別,在法律上具有合法的證據意義。但是在《民事訴訟法》第68條中另有規定,即訴訟或行政案件中的各類書證應在提供證據時需要提交原件。改法的此條規定就與上述的《合同法》第11條規定發生了沖突和矛盾,給網絡糾紛事件中證據的提供帶來了難度。很多網絡侵權案件中想要提交書證原件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些法律法規的矛盾或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都給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司法困境。此外,法規中關于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內容涉及到的情況較為簡單,難以滿足網絡糾紛越來越復雜化的實際情況。由于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法律法規還處于摸索的階段,因此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在司法的實際操作性上還欠缺標準性和規范性。
(二)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技術方面的問題
網絡技術本身的發展速度很快,大量的電子數據和信息資料不斷涌現,而這些電子數據資料相對于傳統的證據類型來說具有更多的隱蔽性、易改變性、多媒體性以及精密性特征。這些特征給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操作帶來很大的難度,需要更多的技術手段才能保障操作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如很多數據分析、處理或存儲的過程中都是用計算機二進制編碼的形式來進行的,這些虛擬化的編碼形式相對于傳統的紙質文件的創建或傳輸途徑更加隱蔽,不能直觀地對過程或中間內容進行核查。而正是由于電子數據資料的隱蔽性特征,很多數據信息都是以非文字的形式來進行處理、保存或傳輸的,因此,在電子數據或文件傳輸過程中很容易被惡意人員進行截取、刪減、更改或破壞,從而給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加大了難度。而目前我國在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業務方面還缺乏較為完善和有效的技術體系,法律行業內缺乏更多既具備法律專業背景又具備計算機專業或數據信息專業背景的綜合型人才,使得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在操作和實施技術方面還十分薄弱。
(三)網絡證據保全公證還缺乏一定的公信力
公證證據的瑕疵一類是公證證據形式方面的瑕疵,還有一類是公證證據實質上的瑕疵。形式方面的瑕疵容易導致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證明文件法律效力存有一定的異議,不能使大眾信服。而公證證據實質上的瑕疵更多指的是公證證據本身真實性有問題,而這一點很大原因是與網絡數據信息具有隱蔽性和易更改性的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法律機構的公證人員缺乏更加專業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那么很難做到客觀真實地保全這些虛擬化的網絡證據。比如,在網絡證據保全服務中,公證人員被欺騙,所核查的電子數據信息不是網絡信息,僅僅是電腦硬盤內存在的網頁;還有的人員為了取得公證人員的公證,故意通過域名或IP地址的更改來制造網絡信息資料的假象等等,這些都會導致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存在瑕疵,影響到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公信力。
四、網絡證據公證保全的相關建議和策略
(一)完善網絡證據公證保全的法制體系
針對當下的公證法律法規,結合已有的其他相關法律內容進行修正和完善,盡量在內容上實現統一化,避免出現法律內容之間的矛盾。另外,目前在網絡證據安全公證程序和證詞方面的內容相對簡單,而實際上在我國網絡證據保全服務中涉及到多個環節的內容,如網絡設備的使用流程、數據信息或文件的操作行為、數據存儲保管和后續的利用等問題都需要進行明確可操作性的定義和規范。隨著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操作流程的日益完善,為法律公證人員的行為提供切實指導和參考,使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服務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
(二) 對網絡證據的范圍進行適當擴充
隨著網絡信息數據越來越多,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網絡證據保全公證也應不斷與時俱進,對新的網絡信息形式進行適當的證據合法化。如電子簽名制度和電子登記制度是近年來在網絡糾紛事件中經常涉及到的網絡信息資料。為了更好地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針對這些電子數據形式國家立法機構或部門應該加快制度內容調整和完善的步伐,適當擴充網絡證據的范圍,使網路證據保全公證能夠更好地為合法的網絡民事行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加快提升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科技水平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網絡證據保全公證人員的技能和素質也應該及時跟上步伐。針對目前網絡證據保全公證人員技能水平不高的狀況,可從兩方面入手進行技術素質的強化提升。一方面,嚴格對法律公證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通過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來提高公證人員的入行門檻,推動網路取證人員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引入更多具有計算機或數據信息專業技術背景的人才加入到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隊伍中來或建立多專業技術聯盟。將多個相關學科專業進行整合,建立有效的技術專家小組,當公證人員在面臨一些技術性難題難以獨立完成公證時,可與技術聯盟的專家進行協作,共同完成公證工作。
(四)構建并完善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責任追究制
為了更好地確保網絡證據保全的公信力,除了要從技術方面掃除障礙,對網絡證據保全公證進行保障,還要從公證人員自身的素質方面進一步強化。在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工作中,公證人員本身的職業素質將對證據的保全公證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誠信度和責任心方面,將直接影響到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為此,法律機構的管理部門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以更好地對公證人員進行有效約束。對于公證人員所作出的各項公證內容及行為依照證章制制度給予表揚獎勵以及追究制裁。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崗位責任追究制度的不斷健全,公證人員隊伍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行為得到更好地提升,為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提供更科學有效的指導和規范。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公民的行為不僅僅與實際的環境相關,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與虛擬的網絡環境有關。對于每一位公民來說,其行為不僅在現實環境中受到法律的保護或約束,在互聯網環境中也同樣應受到法律的保護或約束。為了使虛擬環境和實際環境更好地融合,為公民更好地解決證據難題,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機構或人員應該正視目前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使網絡證據保全公證能夠更好地為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凌嵩、凌宗亮.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現實困境與完善建議——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時間為樣本.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
[2]李揚.網絡證據保全公正的問題與對策.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6).
[3]尚劍玲.構建網絡證據保全公正的效力保障制度.工會博覽.2011(6).
[4]張淞.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現代交際.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