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舉措,是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發展水平和成就中國足球夢想的基礎工程。江蘇省張家港市是全國“貝貝足球”的發源地,校園足球運動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2015年,張家港市成功獲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目前,全市共有22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所省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幼兒園)。近年來,張家港市緊緊圍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張家港市校園足球發展規劃(2016-2020)》,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保障、提高工作質量、打造特色亮點,努力成為青少年足球運動的先行者、實踐者,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3年來,張家港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園足球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成才機制等長效管理機制,有力推動了全市校園足球工作走向科學化和制度化。

一是建立領導機制。2015年,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張家港市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和以前國家男子足球隊總教練朱廣滬為首的校園足球專家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定期邀請專家來張家港市指導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不斷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由量到質的重要轉變。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2017年,張家港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德育體衛藝科,切實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同時,通過不斷健全體育競賽機制、全面優化體育督導方式,通過定期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專項督查、組織校園足球工作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轉變。
三是強化長效機制。以市長杯“三大球聯賽”為抓手,以普及校園足球運動為重點,示范帶動校園田徑、籃球、排球等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發展,并將其作為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點工程,初步形成了賽事豐富、賽制穩定、賽紀嚴明的青少年校園“三大球聯賽”體系。
四是優化成才機制。制訂校園足球優秀人才入學升學扶持政策,建立和發揮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有效調動學校、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建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地聯盟,實行升學、訓練和比賽一體化管理。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小學等足球特色品牌小學可向市內外招收有足球興趣和特長的小學生;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張家港市鳳凰中學等優質初中可對口直升足球特長生;張家港市梁豐高級中學、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等學校積極探索高中招收足球特長生辦法,逐步打通優秀足球運動員入學升學綠色通道。
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需要強有力的各類保障條件。近年來,張家港市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強化師資、物質、安全等各項保障措施,推動校園足球工作走向專業化和常態化。
一是強化師資保障。配足補齊足球教師,每年新增20名左右專職體育教師,對有足球特長的退役運動員、高校畢業生給予政策傾斜。在優秀的退役足球運動員中招聘足球教練員,由市少年業余體校與其簽訂教練員聘用合同,工資標準由市財政局按照相關標準核撥市體校,3年累計聘用教練員12名,所聘用的教練員由市體校安排進入相關辦隊學校進行課余訓練,接受所在學校日常管理,足球訓練等業務工作納入市少體校管理。充分發揮巴西足球外教馬塞盧的指導引領作用,對全市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進行分期培訓。對35歲以下的青年足球教師進行第一輪培訓,并選派一批青年教師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
二是強化物質保障。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籌措支持校園足球發展的經費投入機制,市政府加大對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投入,確保財政資金投入每年不少于300萬元并逐年增加,形成青少年校園足球持續發展資金保障體系。市政府把校園足球活動場地建設納入區域運動場地建設規劃、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則,加大場地設施建設力度,創造條件滿足校園足球活動要求。2015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新建和改建足球運動場地20片、籠式足球場地10片,總面積達8.5萬m2,添置了大量足球運動裝備,為校園足球運動開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

三是強化安全保障。加強校園足球安全教育,在中小學生和廣大家長中樹立安全意識、風險意識和法治意識。全市各中小學校每學期均必須進行一次體育設施大檢查,尤其要檢查足球場地是否平整、足球門是否牢固,自查結果于學期初用書面形式報安全管理科。各學校均必須為參賽學生運動員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并開展醫療體檢和救助服務等探索試驗。探索建立政府、學校和家庭三方安全防范和風險共擔機制,實施安全責任合同制度,加強政府統籌和部門聯動,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處理流程,做好校園足球風險防范和矛盾化解工作,為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保駕護航。
校園足球運動的深入開展,需要在普及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多年來,張家港市不斷提高普及水平、完善競賽體系、打造特色亮點,推動校園足球工作走向優質化和品牌化。


一是提高普及水平。張家港市已實現100%的學校足球進課堂,100%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安排1節足球課。學生廣泛參與足球活動,校園
足球人口顯著增加,學生身體素質、技術能力和意志品質明顯提高,初步形成有利于品學兼優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體系。加快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目前,張家港市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已達22所,到2020年,張家港市力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比例超過50%,并形成小、初、高銜接配套、城鎮鄉村兼顧的合理布局。加強校園足球的統籌推進普及,統籌城鄉區域布局和各級各類學校建設,加大對農村學校幫扶力度,著力擴大校園足球覆蓋面。全面開展校園足球文化節活動,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宣傳和建設,鼓勵支持各年齡段學生廣泛參與,積極開展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讓更多青少年體驗足球生活、熱愛足球運動、享受足球快樂。
二是完善競賽體系。從2015年起,全市中小學持續推行“三大球聯賽”,不斷完善聯賽制度,做到班級聯賽“常態化”、片級聯賽“制度化”、市級聯賽“社會化”,并凸顯班級聯賽的“全員參與性”和“全年貫穿性”。2017年,全市開展中小學“三大球聯賽”班級聯賽累計1568場,片級聯賽累計439場,市級聯賽累計217場。以鳳凰中心小學、鳳凰中學、梁豐初中、梁豐高中等學校為龍頭,通過“三級聯賽”“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初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相互銜接配套的校園足球訓練和競賽體系。自2015年以來,張家港市連續3年承辦蘇州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初中組總決賽,2016年,承辦江蘇省“省長杯”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組總決賽。3年來,張家港市中小學參加蘇州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共獲得7個小學組冠軍、2個初中組冠軍、5個高中組冠軍,共參加“省長杯”校園足球聯賽(蘇南分賽區)4次,并進入前8名,張家港市梁豐高級中學女隊獲得2015年江蘇省“省長杯”高中組總決賽第7名。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全力打造鳳凰足球小鎮,打響“貝貝杯”足球賽品牌,重點建設貝貝足球學校,努力將其打造成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小學足球訓練和比賽基地。重點打造每年一度的U12全國“貝貝杯”少兒足球比賽,使之成為國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少兒足球品牌賽事。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小學等學校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優秀足球運動員:王鈺靈、周敬哲等入選國少隊,錢宇寬、錢毅恒等被蘇寧俱樂部錄取,李毅等入選國少選拔隊,朱致遠、王浩楠等入選國青隊。持續推行以足球為核心的“三大球聯賽”,不斷完善聯賽制度,充分彰顯聯賽的全員參與性、全面組織性和全程關注性。全面開展“美麗主場”評比,在片級聯賽時,各主場學校利用網站、板報、廣播等宣傳媒體營造濃厚的賽前氛圍。在比賽時結合各學校獨具特色的項目進行現場展示,有啦啦操、輪滑、武術、花樣跳繩、書畫、器樂等,節目豐富多彩、氛圍濃烈歡快,讓足球比賽成為主場學校的節日,讓學生享受足球的快樂。大力推廣足球文化,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小學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了貝貝足球主題館,記錄了學校貝貝足球運動的成長歷程和輝煌成績。各學校對足球比賽宗旨、方法、規則、儀式、價值等在校內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以統一師生的思想認識,并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對聯賽過程、結果尤其是聯賽中的典型事跡,進行廣泛的宣傳報道。
自2015年成功創建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以來,張家港市牢記責任和使命,努力推動校園足球運動改革和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譜寫了“運動鍛造品格,校園引領文明”的嶄新篇章。2017年12月,蘇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張家港市召開,全面肯定和推廣張家港市校園足球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全國、江蘇省和蘇州市校足辦領導也多次來張家港市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張家港市的校園足球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但對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工作要求,張家港市還存在著足球場地設施、學生成才通道、專業教師隊伍、訓練比賽成效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與挑戰,需要不斷轉變觀念、加大力度、落實措施、提高質量。
下階段,張家港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目標要求,以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搭建工作平臺,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努力開創張家港市校園足球工作和學校體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社會資源投入力度,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支持的經費保障機制,整合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到校園足球運動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大力支持校園足球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學生成長通道建設,優化和完善校園足球特殊人才入學升學扶持政策,適度放寬足球特殊人才升學要求,徹底打通小、初、高、大學升學和成長通道,創造更有利于足球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
三是要進一步加快專業足球教師隊伍建設,引入更多優秀的國內外足球教練員進校園,同時,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尤其是足球任課教師的培訓工作,提供更多國內乃至國外培訓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中小學足球教學、訓練和比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