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霄
(唐山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眾所周知,風險具備不確定性、客觀性與普遍性等特征。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國際貿易經濟交易中存在很多風險,而如何規避這些風險成了各大行業探討的重點。因此,本文分析了規避國際貿易風險的對策,以期可以為相關行業提供參考作用。
國際貿易風險通常產生于商品交換與國際分工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中,因為人類原始社會牽涉商品交換經濟、社會分工。在經歷人類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時代后,國際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在資本主義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各個國家也逐漸構建了國際分工基礎,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推動了社會再生產體系,最后形成了經濟國際化發展結構。
商業風險涉及了國際貿易活動中很多風險,如:信用風險、合同風險。本文具體介紹了影響信用與合同風險發生的因素:其一,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通常體現于企業之間競爭市場資源調整銷售額、盈利率等,希望企業自身能夠與其他各大企業形成互相抗衡的情況。這一情況越發激烈,企業就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其二,市場競爭規模,在各大競爭企業投入的成本與競爭力量越大時,就會導致競爭規模越大,這時就會提高市場風險;其三,市場競爭方式,市場競爭方式有價格與非價格競爭方式,價格競爭相對激烈,因為價格戰會為企業帶來很大經濟壓力,因此,企業為了規避經濟損失,需要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從多方面來提高經濟效益。
我國作為貿易大國,也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中,也潛藏著很大發展風險,需要高度重視。重點需要提高企業防范風險能力,打造預警機制,對我國外貿行業多方位監控,并提高企業防范風險意識,主動參與防范風險中。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想要升級產品,就必須要強化對外貿易企業發展能力,延伸企業產業鏈,為提高企業發展能力務實基礎。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程度加深,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已經取得了新的發展,但發展速度過于緩慢。對此,我國對外貿易企業需要主動轉變貿易方式,做好品牌建設、創新科技工作,以此在國際貿易中占據到重要位置。
為了有效降低對外貿易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政治風險問題,需要采用保險的做法,使保險機構承擔一部分政治風險。在對外貿易發展中,應結合不同的結匯方式針對性組合,并利用國家信用保險途徑來規避風險,加強信用結算的有效性,避免可能會出現的經濟風險。特別是在進行大筆交易時,條件允許下要求進口商以現金形式結算部分資金,便于備貨。定金結算方式以匯付方式為主,余下資金主要貨款結合信用證結算。
隨著我國面臨的市場匯率風險逐年提高,特別是匯率日益下跌大大影響了外貿企業的向前發展。為了可以應對這些風險,需要外貿企業緊隨時代腳步,針對性開發差異化產品,提高出口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避免市場競爭下帶來的惡性循環價格戰。在此基礎上,外貿企業還需要主動開拓發展市場,避免貿易地區匯率差帶來的風險。此外,企業還需要主動開拓新興市場,才可以維持需求,在加強企業產品附加值、創新結匯手段中來規避可能出現的匯率風險。
想要做好及時安全的收匯,需要結合業務實際情況,深入考慮計算出口收匯的方式。從現如今情況而言,最符合安全收匯原則的是L/C計算方式,這一方式收匯安全有保障,但并不是很及時,所以發生匯率波動概率高。對于計算拖收方式,進口保函與貨到付款相互融合。在買方市場情況下,出口商為了擴大經濟交易貿易,吸引客戶參與其中,通常會選擇貨到付款方式。此外,為了規避結算方式中引發的風險,需要進口商提供銀行保函,尤其是需要在合同期限內需要支付的款型,避免進口商出現拒付情況出現。
新時代背景下規避國際貿易風險是當今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并取得長久發展的有效之策。本文提及的一系列觀點是希望各大貿易企業從定性與定量結合入手,深入分析國際貿易活動中的風險內容,有計劃的提出規避風險對策,為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同時,21世紀的今天,隨著各大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越發激烈化,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各大企業勢必需要規避好國際貿易風險,制定一系列的風險規避措施,來實現更好更穩步地向前發展,為將來企業國際貿易穩定運作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