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騰, 周 莉
(兗礦集團鄒城金通橡膠有限公司, 山東 濟寧 273500)
所謂“混合所有制”,在微觀層面講即是“股份制”。在中國當下的政策含義應是開放民企進入國企控制的一些領域或擴大國企民營化的成分。之所以將之視為所有制的改革是因為中國的國企是計劃經濟體制的遺產,在計劃體制下國企作為全民所有制單位,人民公社作為集體所有制單位是公有制的兩種形態。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體系的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1]。
1)有利于加快推行現代企業制度。中國的許多國有企業,還沒有現代企業制度。傳統的管理、落后的機制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要求具有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
2)有利于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要求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在確保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明確管理責任。
3)有利于打破國有資本的行業壟斷。行業壟斷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國有企業非公有制成分的加入可以實現對國有資本的限制,確保行業內的公平競爭[2]。
4)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國經濟轉型有力的具體措施。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沒有活力,中國經濟轉型就是一句空話。混合所有制改革找準了經濟轉型的突破口。
5)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制度創新,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我國出現和發展,主要源于國有企業改革,源于尋找國有制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形式和途徑,其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助于“走出去”,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支撐。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企民企融合成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重頭戲。經過多年股份制改造,雖然很多國企早已變成混合所有制,國資占比已較低,但政府干預仍無處不在,公司治理不達標。行政化壟斷體制未真正打破,開了玻璃門,還有旋轉門,準入限制未真正放開[3]。
金通公司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針,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動力,深化企業改革改制,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四步走”戰略,創新“3+3”模式,全力推進金通公司新舊動能轉換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轉變。但是在推進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
首先,有效的經營機制還未真正轉換。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其體制發生了轉變,公司治理機制也應相應隨之變化。作為混改企業,這三年只是對公司內部管理機制進行了變革,但按照混改思路和《公司法》要求:增強企業活力,賦予企業經營自主權,并未真正落實,與同是國有控股混改企業新風光相比,他們的體制與機制真正做到同步轉換,但對金通公司仍延續原有的管控模式,這與通過改制實現體制機制,變革規范公司治理,增強企業活力要求不相適應。
其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定位的難度大。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度改革,就要對市場定位、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制定出適應新型產業結構的發展路線,同時要對國企功能進行重新定位來實現公司的發展。由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某些方面的差距較大,給公司的定位造成一定困難。
依托兗礦平臺優勢,發揮金通公司在行業中的發展優勢和技術優勢,轉變傳統企業成長模式,以合作共享共贏為基礎,積極尋求國際一線知名企業合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進金通公司快速成長,實現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快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拓展國內外市場的能力,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實力。
按照“服務兗礦、立足國內、深耕國際”的市場定位,積極構建市場開拓與售后服務并重的市場營銷模式。落實集團公司“保工期、保質量、保接續”要求,確保供應到位、服務到位,以最優質的產品和最快捷的服務,全力保障內部市場生產需求。穩步拓展國內中高端市場,堅持以服務拓市場,以市場換市場,以合作拓市場,培育戰略客戶,擴大國內市場銷量。堅持產品國際化不動搖、堅持走自主品牌發展之路不動搖。加快海外渠道培育,以合作共贏加大國外具有戰略性發展前景的代理商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品牌認知度,靠品牌贏市場樹形象。
強化技術創新,形成重點領域、重點市場區域,不同使用領域、不同性能產品的多元性和系列化。圍繞影響實際生產的瓶頸問題,積極開展“雙創”活動。問題就是機會,立足當前,緊盯現場,圍繞安全環保、節支降耗、提質提效等開展實用技術攻關。充分挖掘、發揮工段內部職工群眾的聰明才智。圍繞科研項目需求,構建三級創新團隊。圍繞不同層次的攻關項目,逐步形成“科研人員+”和“工段骨干+”兩個創新創效主體。完善創新創效活動項目立項,效果評估、考核激勵、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促進新動能發展壯大,傳統動能煥發生機。抓好新產品、新技術儲備。重視市場信息搜集反饋,建立市場、研發、生產聯動高效運行反應機制,生產、研發、市場三貼近,做到對客戶潛在需求超前預判、內部研發快速反應、新產品及時投放市場,使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緊跟市場的發展趨勢,既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提升公司高端產品的生產能力。
深化考核體系,壓實目標責任,做到管理有制度,運行有辦法,考核有依據。深入推進精益生產管理工作。圍繞“金通品牌國際化”一個核心,強化“責任意識、標準意識、改善意識”三種意識,抓實“流程再梳理、基礎再夯實、系統再優化、考核再加力”四項深推工作。繼續深化提升內部市場化建設。圍繞“六精”要求,做到規范標準、精準運行、考核升級,實現管理升級。
一是建立科學規范的培訓選拔機制和人才培養、外部指導或引進計劃,實現人才引進和培養目標。二是建立符合公司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機制,加強業績考核管理,努力營造培養快、使用好、待遇高的人才成長環境。三是建立人才交流機制,開展信息化建設,人才庫共享,通過交流輪崗等方式,造就適合多種崗位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四是實施科學有效的激勵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規范人才競爭機制,多渠道,促成長,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積極性,提升企業內生動力、內在競爭實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乃至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其中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但是一定要不遺余力地推動改革,為國有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打開新的局面,發揮國有經濟的功能,增強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