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益民
作為一檔節目甚至是一家電視臺形象代言人的主持人,其主持風格的個性化變得越來越重要??梢哉f,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風格直接影響一檔節目的質量,也關系節目的文化價值能否實現。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現在,新聞時效已經不再是獨特的搶占先機,如何表達才是關鍵;獨特的表達構成新獨家新聞時代;新聞的不同表達﹑獨特的表達可為受眾所接受,才是節目識別的重要標識?!蹦敲矗鯓硬拍軐崿F主持人的個性表達?
進入網絡時代,網絡上的信息量大而繁雜,信息的形式也是變幻莫測,花樣層出不窮。但新時代的主持人不能迷失方向,依然要起到正確引領輿論走向的作用,堅持在節目中傳播正能量,牢牢守住意識形態陣地。節目的選材以服務大眾為基礎,節目的精神以弘揚正能量為導向,節目中涉及的事件一定要保證真實性。不搞假大空的節目,不以歪曲事實﹑浮夸造作的方式騙取收視率和點擊量。要堅持做真實的﹑有良知的節目,為社會傳遞真善美。
新媒體時代,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一定要有所變化。從前正襟危坐﹑一本正經的主持風格雖然對傳達黨政方針﹑傳播正確思想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節目多元化的今天,單一的主持風格已經不能滿足受眾的需要[1]。例如,現在非常流行的娛樂類節目,受眾對這樣的節目風格是喜聞樂見的。在這樣的節目中,主持人就不能再采用正襟危坐的方式了,而要面帶笑容,用熱情飽滿的狀態帶動受眾的情緒。
在新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節目出現在受眾的視野中,不僅是電視臺涌現出大批的新節目,不斷發展的網絡平臺也開始出現很多網絡自制的新節目。在眾多新節目中,要想取得突破,開辟自己的一番天地,就需要有突出的節目風格。節目有了獨特的又易于被大眾接受的風格,節目內容吸引眼球又具有擁有獨創性,才能吸引受眾的目光。而作為一檔節目的主持人,首先要有突出而獨特的個人魅力,并做到自身的獨特魅力與節目的獨特風格相統一,才能將節目的整體水平抬上新的高度。例如,現在很火的網絡節目《奇葩說》,節目主持人馬東在節目中一改從前嚴肅穩重的主持風格,穿上了花哨的西裝,和節目嘉賓一起嬉笑怒罵﹑插科打諢,甚至將念廣告詞也當成了開玩笑的方式。馬東這樣的主持風格,與《奇葩說》本身挑戰權威﹑大膽前衛﹑樂于創新的精神十分契合。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選擇權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年輕化。年輕的受眾群體更加清楚自己想從節目中得到什么。從前說教式的節目風格也已經讓受眾產生厭煩,所以就要從受眾的角度設計節目內容。例如訪談類節目,節目邀請的嘉賓也往往是深受受眾喜愛的名人,受眾自然對這些名人有很多想要了解﹑想要提問的問題。節目主持人可以通過先進的網絡平臺,積極地向受眾征詢問題,了解受眾最想聽到﹑最想了解的內容,通過整理和編輯之后,在訪談節目中向來訪嘉賓提問。在與受眾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受眾的觀看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觀看熱情也就提高了[2]。
主持人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受眾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主持人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主持人要不斷深化自己的文化底蘊,不斷了解最新的信息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著名的自媒體脫口秀主持人高曉松,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中西合璧的知識體系,不僅通曉古今﹑熟知中外,而且對音樂和藝術也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在這樣的強大知識背景下,《曉松奇談》《曉說》才能成長為著名的文化脫口秀節目。而在他妙語連珠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他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不斷探索﹑更新自我的求知精神。
優秀的主持人可以說是一個節目的靈魂人物。在新聞媒體界有這樣一個規律:凡是需要主持人的節目中,如果一檔節目非常優秀,那么它的主持人一定很優秀。但在現在的節目制作體系中,有編導和導演為節目保駕護航,代替主持人做了很多原本主持人應該做的工作。例如,節目的策劃和文案的編寫都有專人負責,主持人只要照稿件播報就可以,時間一長主持工作就會懈怠﹑懶惰,這樣的狀態也會反映在鏡頭中,節目質量也就出現下滑。所以,在新媒體時代,主持人一定要參與節目的策劃和內容的編寫,參與節目制作播出的各個流程,以個人的獨特風格突顯節目的特色。例如,網絡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主持人羅振宇本人對每一本要推薦給受眾的書都要看一遍,節目策劃也要親自參與,在這樣的努力下,受眾感受到了主持人的真誠和用心,節目質量也自然會提高。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平臺的主持人更愿意選擇包裝前衛時尚的主持風格,這樣的風格也為他們籠絡了大批網絡粉絲。而傳統媒體的主持人則還保持在原有的固定框架下,相比較網絡節目主持人,他們更加保守和傳統,主持風格和穿著服裝更加大眾化。電視主持人更符合成年人的審美標準,而網絡節目主持人更加符合年輕一代的審美標準。這兩種風格趨勢沒有優劣之分,都是符合大眾審美的風格形式,也都服務于不同的觀賞人群。只要是傳播正能量的﹑滿足大眾的合理需求的就是合適的主持風格。
新媒體時代,主持人更要堅守高尚的文化品位。傳播高尚的文化和道德情操,不但是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也是迎合大眾審美情趣,符合大眾對知識的渴求的。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知識型節目也應運而生。例如,《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一大批優秀的文化類節目走進了受眾的視野。尤其是《朗讀者》的主持人董卿,她本人優雅大方﹑知性博學的個人魅力,為節目增色不少。也正因為她這樣的獨特魅力,讓節目煥發了耀眼的光彩和勃勃生機。還有《中國成語大會》,主持人張騰岳博學多才又機智風趣的主持風格,給文化類節目也帶來了陣陣笑聲,在為受眾呈現了緊張的比賽之余,也成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提高了節目的創作效果。
目前,我國社會發展速度空前加快,新媒體的快節奏發展也正是迎合了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的需求。更大眾﹑更接地氣﹑更嚴謹﹑更有深度的風格成為受眾對主持人的一種新要求。這給當今的主持人提供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而作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人,也要迎合社會和受眾的新需求,以更好地履行自己傳播社會正能量﹑做好新聞工作的職責。主持人在不斷地提高自我的同時,也要堅守原則和底線,堅守媒體人的職業操守,在為廣大受眾朋友帶來精品節目的同時,也能做到傳播正能量,傳播真善美。
參考文獻:
[1]胡英納.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和個性魅力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7,1(6):171.
[2]劉洋.暢談新媒體時代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個性化表達[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