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敏
新媒體時代,媒體表現形式不斷向多元化發展,如網絡、QQ、微信、微博等,這些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而縣級電視臺是我國傳統媒體中最底層的結構,無論從新聞覆蓋率、信息量,還是從受眾群體和影響力的角度看,與中央和省市級電視臺都無法比擬。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傳統媒體中的縣級電視臺生存更加困難。因此,作為與大眾接觸最緊密的縣級電視臺,必須謀求一條新的出路,與新興媒體相融合,不斷創新,才能在新媒體時代發揮自身的主流媒體影響力。
在傳統媒體中,電視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市場中的主流媒體形式。無論是什么信息,都可以利用電視進行傳播。但是,在當前形勢下,新媒體發展迅速,更多的媒體形式涌入市場,人們可以利用新媒體,隨時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約束,很多商家都會及時轉型,與新媒體進行合作,擴大自己的信息渠道,從而使電視臺的市場資源不斷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縣級電視臺更是無所適從。即使在工作中不斷地對市場資源進行掌控,但由于與新媒體存在巨大差距,使工作難以進行。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即使是中央和省市級電視臺,在市場中的占有份額也在不斷減少,縣級電視臺的市場占有份額下降更嚴重。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電視臺的收視率方面。在新媒體出現之前,縣級電視臺的地方新聞和黃金時段的節目收視率都較好,但隨著電腦和智能電話的不斷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多,使縣級電視臺收視率直線下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不言而喻,很多電視臺晚間播放的新聞群眾已經通過電腦和智能手機已經在白天了解到了,沒有必要再看晚間新聞,長此以往,縣級電視臺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少。
隨著經濟市場化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人們愿意選擇更便捷、有效的新媒體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眾多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挑戰,使傳統媒體市場越來越小,受眾率也不斷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需要進行反省,加大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差異研究,找到兩者的優勢和契合點,只有不斷將兩者相互融合,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尋求生存與發展。
所謂“三貼近”,主要是指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基本原則,不斷進行電視節目的創新和定位。首先,轉變傳統的新聞視角和報道方式。新聞節目的播報和宣傳是電視臺工作的主要業務,而時政新聞則是宣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長期發展情況下,很多規則和制度都限制了縣級電視臺的創新發展,固守陳規,采用老套的管理思想和傳播模式。報道方式仍然拘泥于程式化和概念化,與受眾群體存在一定的距離感,不易被受眾群體所接受,從而影響了整體宣傳效果。因此,作為基層廣大群眾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縣級電視臺必須不斷轉變思想觀念和視角,從社會和群眾角度出發,對政務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確定政府和群眾的共通之處,把握信息細節,然后加以報道和解讀,使新聞節目簡單化、親民化。其次,準確定位,實現特色化和品牌化。縣級電視臺在欄目設置中,必須以一定的受眾群體為基礎,精細設置節目內容,科學選擇欄目主持人,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搭建節目與受眾群體的互動平臺。欄目內容設置中,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和需求進行設置,實現各種消息的多樣化傳遞。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普及,其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據2014年統計數據,中國的網民已經達到六億多人,而手機網民達到了五億多。由此可見,網絡新聞傳播在媒體傳播中占有明顯優勢。互聯網的普及雖然使縣級電視臺面臨巨大挑戰,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縣級電視臺可以與新媒體進行科學融合,利用網絡矩陣推送適合新媒體的電視節目,如直播節目,專題節目等使得縣級電視臺的節目模式得以創新,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載體,看到電視臺的最新欄目,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另外,可以開通微信直播,豐富新聞傳播手段。當前情況下,微信已經成為人們交流和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縣級電視臺傳統的線性傳播已經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而微信傳播媒體的建立,為電視節目的多樣化提供了新的平臺和空間。縣級電視臺可以設置微信公眾號,設立微信直播等欄目,保證欄目內容的豐富性和真實性。吸引觀眾眼球,以此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
就縣級電視臺而言,主要的受眾群體是本縣內部的普通居民,在設置欄目內容時,必須與本土發展情況相結合,切實深入到當地群眾中,明確群眾關注的重點,設置具有當地特色的電視欄目。對于縣級電視臺來說,涉及最多的就是基層農民,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針對這一特點,電視臺可以開設關于農業生產的專題節目,聘請專業的農業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普及當地地質情況,宣傳科學的種植品種和種植技術,一方面可以幫助農民獲得更多農業信息,另一方面增加了電視臺的受眾群體,促進縣級電視臺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另外,電視臺的工作要打破室內束縛,應加強與勞動人們的聯系,深入到群眾中,傾聽百姓的心聲,了解群眾的真正需求,根據這些對電視臺欄目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保證新聞報道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與百姓關注點相契合,提高縣級電視臺的市場競爭力,從而為縣級電視臺的主流媒體作用發揮奠定良好基礎。
在新媒體時代,會有越來越多新媒體參與到信息傳播大潮中,使用新媒體成為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新媒體的出現,為新聞傳播領域提供了更多契機,同時也對傳統媒體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媒體必須跟上時代潮流,不斷完善自身,才能在夾縫中獲得新的生存力量。在這種形勢下,縣級電視臺需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深入群眾中,與時俱進,逐漸適應社會發展環境,抓住機遇,創新媒體報道形式,充分與新媒體融合,弘揚國家發展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運用新媒體及時做好新聞報道,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建立群眾基礎,加強群眾監督,與群眾實現互動,提高群眾認可度,以此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縣級電視臺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暉.構建媒體融合發展新格局[N].人民日報 ,2016-04-28.
[2]李德芳.主流媒體如何增強輿論引導性和影響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4(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