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瀟
分鏡,故事板這些都是給畫師的具體不同說明和指導,分鏡告訴畫師一個畫面大致的呈現。
分鏡,相當于故事板后更細致的繪制出鏡頭,景別,時長并做出標識。分鏡只是靜止的,而動態分鏡可以是運動的,把分鏡輸出剪輯成動態版本,這時大部分就可以看出動畫的雛形了,動態分鏡要清楚表現出每個鏡頭的時間,完善的動態分鏡會配音,基本上可以把握動畫后所呈現的故事節奏,也方便查看是否需要修改劇情劇本等。
在動畫中,條件允許的話會用真人來演,鏡頭和景別都會一目了然,是將文字腳本圖像化。分鏡表和故事板的最大區別在于會標注清楚每個鏡頭的時長和場景。故事板有時需要標注時長,但主要功能在于表現鏡頭的邏輯和順序。
編劇作為劇本的締造者,是故事世界的主宰,故事中每個人物都在落筆的瞬間決定。這也是故事是否成熟,吸引觀眾的第一道關卡。然而,一個文學劇本或者一個構思,能否成為一部動畫雛形,都有賴于編劇的功力。
在重重挑選后,文字劇本交到導演手中,這時,導演首要考慮的是劇本在現實制作中的可行性,并且與分鏡師溝通,討論整個故事在鏡頭語言上的實現與運用。在分鏡繪制期間,基本就可以判定文字劇本的可行性和動畫表現的吸引程度。在分鏡完成后,可以有效判斷在成功將文字轉化成鏡頭后的基本效果,決定是否開展進一步的繪制。
所以,分鏡繪制是能否將文字轉化成鏡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也是幫助導演實現制作判斷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每個故事中都有主角和配角,主角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體現表演的和角色推動故事發展的,而次要角色是幫助講述好整篇故事,次要的角色在某些方面比主要角色都更容易識別。在用主人公身上的不完美制造戲劇沖突時,要同時注意不要讓配角搶戲。作為畫師,作為“拿鉛筆的演員”要充分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和周圍朋友的經歷去體會,并描繪在畫面上。
對于動畫來講,其中的角色更是打破常人思維的定性和規則,但不能僭越人的道德和常識,建立起動畫角色本身的真實性,把視覺的想象功能和故事的要點串連在一起。角色、戲劇沖突和情節發展要同時進行,吸引讀者。就動畫片來說,繪畫的主體應在三維或者四維的空間里進行,其結果影響后續效果。為此,要做到讓人物角色富有動畫性,夸張又讓人感同身受。
在動畫進行中,角色除完成基礎動作外,還要盡力表達角色個性的情感或表現人物特點感受的動作。但在故事和角色中,講好故事是首要目的,哪怕迫不得已的犧牲角色。在背景材料環境中,可以讓角色置身其中,更好、更容易地
助推故事發展。
動畫分鏡師要在畫面上協調好動畫師、背景師、后期的關系,以及動畫要求的一切細則。在動畫師方面,分鏡一定要明確規范和指明畫中人物活動的范圍、走位、表現出劇情到底發生了什么及在哪里發生;還要明確故事中每個鏡頭的人物在怎樣的一個場景中,動作幅度的大小,這樣才能在有效表達劇情任務的同時投射出這一鏡頭的情感,從而感染觀眾。在背景師方面,要描繪出鏡頭的角度,場景的透視,讓人物“活”在具體環境中。對后期制作來講,分鏡就是一本完全手冊,指揮著鏡頭的運動,以及整個故事的順序節奏、時間、觀影者的感官刺激。這些工作必須在分鏡階段加以明確,這樣才能讓后續工作者有調理地開展工作,動畫作品才能得以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Nancy Beiman.準備分鏡圖——動畫編劇與角色設定[J].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2]克里斯提亞諾.分鏡頭腳本設計教程[J].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12).
[3]戴爾·牛頓,約翰·加斯帕爾.低費用電視電影拍攝[J].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