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楷鳴
筆者認為一個優秀的攝影記者必須具備三方面能力,分別是高超的攝影技術、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新聞意識,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認為該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有人曾說,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而新聞攝像記者的技術直接影響電視新聞質量,可以說,電視新聞節目是否精彩與攝像記者的攝影、圖集有很大關系。
保證鏡頭的穩定性就是保持畫面的穩定性,優秀的攝影記者在調節光圈和快門時能隨著人物、鏡頭的移動進行推拉,整個過程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絕不出現鏡頭的晃動,尤其在報道一些國家大事、重要社會新聞方面。在推拉鏡頭的過程中,細致調節宏觀和微觀的畫面保持拍攝畫面的干凈利落,隨著新聞對象的變化調節拍攝對象和鏡頭轉動速度。如果觀眾觀看的新聞視頻一直晃動,也會產生質疑心理,影響電視新聞節目的權威性,所以,鏡頭的穩定性要有所保證。
在新聞攝像中,拍攝對象的切換是常事,切換得當也能保證后期剪輯便捷,所以,搖移鏡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使用搖移鏡頭能拍攝大場面,面對國家重要活動、領導人會晤或地方重大新聞事件采用搖移鏡頭能充分展示現場的宏觀性,這時攝像記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調節水平,指導機位和鏡頭變化,轉化鏡頭中保持正常勻速,讓鏡頭能順利過渡,保持整個事件的連貫性。
構圖體現新聞現場對拍攝主體取景范圍的衡量,良好的構圖代表和諧的取景。構圖問題不僅體現在攝像上,還體現在美學上,攝影記者的構圖能力將協調整個畫面,在新聞事件推進中,不能突出太多主體,要緊跟時間主體進行構圖拍攝,強化新聞立意。
想象力是造型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人通過想象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后通過實際物質載體將這種能動性展示出來,就體現了形象思維的具體化。電視新聞攝影作為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職業,既要遵循工作的一般規律,了解基礎知識,也要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采用固定鏡頭展現新聞則會讓電視新聞節目缺乏靈動感,變得枯燥乏味,而有些攝影記者在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畫面的選擇、構圖、圖像的處理等方面推陳出新,展現個性化的新聞畫面,充分吸引觀眾注意力。想象力的發展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先天抽象思維發育良好,二是后天努力,攝影記者要夯實行業基礎知識,分析總結自己的拍攝經驗,能理性分析自己的作品,同時要借鑒一些同類精品電視節目的攝像,觀察別人對色調、光線、拍攝角度、鏡頭轉換的調節,從而拍攝出更有價值的新聞節目。
新聞節目的制作環節很多,包括策劃、采訪、拍攝、編輯等,每相工作之間環環相扣,要想呈現好的電視節目,加強各部門協同的意識必須可少。攝像記者主要接觸記者和編輯兩個環節。首先,新聞記者與攝像記者是搭檔關系,臺里下達任務后新聞記者與攝像記者要共同商定工作流程,為保證拍攝水平,攝像記者在采訪前需要對工作儀器進行檢查調試,在具體工作中相互配合,著重突出新聞采訪重點部分,然后相互闡述意見,改善工作內容。其次,與新聞編輯的關系是遞進的,當攝像記者拍攝出好作品時,后期就有更多素材剪輯,攝像記者要站在編輯的角度考慮對環境的處理,對鏡頭的把控掌握,讓編輯能有充分的新聞現場代入感,創造生動的畫面。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攝像記者對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作用,要想提高新聞節目質量,攝像記者必須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將技術、想象、意識一體化,充分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為后期剪輯奠定素材基礎。
參考文獻:
[1]孫令軍.淺談電視新聞攝像記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西部廣播電視,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