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雷
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不僅給新聞媒體帶了便捷、促進了新聞媒體的發展,同時給電視臺的發展帶來了更大挑戰,電視臺必須通過創新記者采訪方式更好地適應媒介融合時代。在這種情境下,電視臺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順應媒體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更高效、快速地發掘有意義的新聞素材,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促進電視臺發展。下文主要探討媒介融合時代下,實現電視臺記者采訪方式創新的主要措施。
電視臺記者采訪方式中最需要的就是信息采訪速度快。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傳播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新聞信息的生成者和傳播者。但是電視臺的新聞傳播速度就網絡傳播速度而言相對較慢,往往都是在網絡上傳播后,電視臺才進行播放,這就導致電視臺收視率下跌。因此,針對這種現象,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一定要結合媒介融合時代的特點,傳統采訪方式已經適應不了現代媒介發展時,就需要電視臺記者創新相關采訪流程和方式,加快采訪速度,利用新媒介融合時代快速便捷的優勢。例如,在編輯新聞時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通過網絡視頻或語音對被采訪者進行采訪,節省往返采訪的時間。此外,還可以選擇網絡上比較可靠的信息進行編輯播放,這樣不僅節省了采訪時間,還能提高電視臺記者的工作效率。
隨著網絡逐漸占據媒體市場,電視臺的收視率逐漸下降,這是因為網絡與觀眾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關系,觀眾能夠參與到網絡直播或討論中,但對于電視臺來說,觀眾只是信息接受者,缺乏主觀性。因此,為適應媒介融合時代的特點,電視臺記者應在采訪時滿足觀眾需求,接受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信息反饋,加強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互動,電視臺記者可以建立相關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與觀眾進行互動,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這也需要電視臺記者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能夠對觀眾提出的問題給出合理答案,使兩者的溝通更順暢。除此之外,電視臺記者還要認清自己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當成新聞采訪的主導者,而應把自己和觀眾放在同一個位置上,作為新聞與觀眾之間的信息樞紐。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觀眾對新聞的態度和看法都發生了改變,一些網民利用特別的形式改變了新聞本身所要表達的意思,選擇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新,使新聞變得更開放、更貼近生活,這種形式在網絡中已經流行開來。針對這種情況,電視臺記者在采訪之前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手機、電腦等電子工具,隨時查看觀眾對新聞信息的實時評價,了解觀眾的新聞取向。但對于政治性新聞還是要采取傳統的方式報道,可以適當對一些會議進行靈活處理,減少政治性新聞的枯燥性。除要對采訪角度進行創新外,電視臺記者的采訪思維也要創新,不能固定思維,每個題材都按照一定的模式進行報道,這樣會使觀眾覺得單一、乏味,電視臺記者在報道新聞時,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能夠發現隱藏在某件小事背后的更深刻的道理,依據新聞事實真相,傳播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這也就對電視臺記者的思維和邏輯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即能夠透過表面看實質,傳遞有深度的新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新聞的作用。
新聞是來源于生活、歸于生活的,新聞最重要的是講究真實性,電視臺記者都是從百姓生活中來提取素材,獵取到好的新聞素材才能吸引觀眾注意力,提高新聞收視率。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無論怎樣進行創新,電視臺記者都要立足于實際生活,貼近百姓生活,從生活中找到新聞點,讓百姓在觀看新聞時產生共鳴。對于報道內容的創新來說,電視臺記者要勇于抓緊一切可能成為新聞的事件,利用好網絡平臺,留意發生的小事件,能夠順藤摸瓜牽出背后的故事。同時,還要設置懸念,激發觀眾觀看的好奇心。
在媒介融合時代,電視臺記者肩負著重大任務,記者要創新新聞采訪方式和內容,善于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及時、準確掌握第一手新聞資料,提高記者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還要站在觀眾的角度進行創新,報道觀眾喜愛和關心的新聞,從而促進電視臺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智剛.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方面的技巧[J].科技傳播,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