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帆
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下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媒體形式,這些不同種類的媒體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正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種大趨勢的沖擊下,傳統媒體形勢則令人堪憂。在近幾年,已經持續有很大一部分傳統媒體開始進行轉型,以尋求新的發展道路。然而,即使是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媒體也沒能避免新媒體帶來的巨大沖擊。在這令人畏懼的沖擊下,傳統媒體未來的發展道路充滿了坎坷與未知,傳統媒體將來的發展面臨哪些困境,傳統媒體又將如何進行角色轉換,探尋發展路徑,都是現階段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任何事情都不是永久的,這就決定了沒有一個行業能夠永保不敗。每個行業都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進行變革和前進。
現階段的傳統媒體面臨著信心不足的局面,很容易導致其自亂陣腳。這一現象一方面來源于其所面臨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媒體受到了新媒體所帶來的巨大沖擊,這使得傳統媒體慣有的信心大大受挫。然而,現在就斷言稱傳統媒體的時代已經開始消亡未免為時過早,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考慮在全媒體融合趨勢下如何使傳統媒體變得更大更強。
在傳統媒體面臨困境時,一些傳統媒體的帶頭人,如一些地方報紙、期刊等也做出了積極的榜樣。這些地方期刊雜志在注重全媒體融合的基礎上,繼續發揚傳統媒體所具有的優勢。這就保證了在做好傳統紙媒的同時可以有精力和人手著手新媒體的運行,完美地將“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變為現實[1]。
供給側對需求側信息了解的匱乏也是傳統媒體所面臨的困境之一。除市場經濟因素的影響外,傳統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還有產能過剩、庫存過剩等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簡單而言,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媒體所面臨的一些危機的某些方面并不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因素導致的,是由于迫切想要跟隨主流的全面發展造成的。另外,站在客觀角度看,傳統媒體本身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產能過剩等。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希望一直保持傳統媒體按原有速度發展,傳統媒體也需要進行一些改革。
傳統媒體尋找新聞線索和挖掘熱點的能力不夠迅速是其所面臨的一大困境。正如我們所了解的,簡單進行內容編輯與切換組織等是一直以來傳統媒體所擅長的,但如今在媒體融合時期,傳統媒體在生產新聞消息的速度上遠遠不如新媒體,原因之一是缺乏先進設備的支撐。另外,傳統媒體對消息內容的反饋速度也不夠快,不能及時反饋有效信息。傳統媒體所生產的內容信息并沒有與其所在渠道進行關聯式對接,這就導致信息接收者沒有辦法快速接收及時有效地反饋信息,無法根據反饋信息變更情況這就導致了下一階段的內容會因此受到影響。眾所周知,傳統媒體依然依靠為不同公司安排欄目廣告等進行盈利,然而,這樣的盈利手段,對于現代化的社會已經過于老套,還不能有效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上述所提到的內容大概包含了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媒體所面臨的困境。在當代新媒體如此巨大的沖擊下,傳統媒體被重重危機包圍,思索傳統媒體的出路變得越來越緊迫。
在當前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正在快速進行中。新興媒體具有信息更新便捷、迅速,個性化突出和具有多種多樣表現形式的特點,這些誘人之處逐漸撼動了傳統媒體一直以來所占據的作為媒體市場主體的地位。雖然新興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和挑戰,同時也需要注意到的新興媒體的出現為傳統媒體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新思路,這就是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創新。
在已有的海量般的各式信息中,新媒體傳播的新聞內容不夠權威,也不足夠引起共鳴和保證可信度。并且,相似的地方也比較多,這就使新聞價值大大降低。但傳統媒體卻一直以來都具有的新媒體不具有的顯著優勢——權威性,這一優勢是新媒體在短期內不能成功獲取或效仿的。
如今我們正處在經歷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融合、共發展的關鍵時期。當今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交替正處在二者互相融合、共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此一來,探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的趨勢對于信息接收者有著無窮的益處。我們不僅可以像以往一樣得到有價值的新聞內容,還可以快速接收多種多樣的信息。因此,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創造發展一類具有強勁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上,利用現代化設備,各式各樣的渠道傳播有價值的內容。確保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順利進行,管理發展兩手抓,將傳統媒體的發展推向有利方向。
首先,傳統媒體從業者可以利用放大自身的權威性優勢,以此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同時,傳統媒體也應不斷向新媒體學習,依據現代人生活習慣和需求的變化,依次進行深層次融合。其次,傳統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要做到解放思想,進行開放式發展達到與人的融合,培養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將傳統媒體發揚光大。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是現代的稀缺資源,是新媒體極力奢求的寶物,也是新媒體依賴傳統媒體進行發展的原因之一。傳統媒體同時可以利用新媒體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利用新媒體將自己打造成為自己的“新媒體”。慢慢經過長時間積累,傳統媒體在未來一定會具有非凡的影響力。
如今,媒體發展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也因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與此同時,新興媒體發展也給傳統媒體的主體地位帶來了巨大沖擊,媒體時代的變化對傳統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進一步促進了二者的融合與創新發展。當前階段,我們應著力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的問題以及轉型等展開論述,探尋其發展前景,通過探討為媒體融合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1]任全娥.數字化學術期刊的產業鏈分析與共贏模式構想——由“獨家授權協議”引起的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12(3):60-64.
[2]祝興平.期刊產業數字化傳播十年特征解析——基于龍源期刊TOP100 十年數據的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5(4):29-34.
[3]艾嵐.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與盈利模式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2(5):80-83.
[4]曾絢琦.我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及體制創新——“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的創辦啟示[J].科技與出版,2013(11):30-32.
[5]朱劍.學術期刊的新媒體轉型與融合發展[J].光明日報,2014-11-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