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帆
大陸人們最早接觸到的華語喜劇的形式,大約就是香港喜劇電影中的幾種,包括成龍、李連杰的功夫喜劇類型、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后來大陸也陸續發展了喜劇電影形式,如馮小剛的賀歲喜劇,再后來嘗試成功的商業喜劇片《瘋狂的石頭》《失戀33天》等,隨著社會機制的調整和經濟形態的轉型,社會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幾年來,徐錚的《人在囧途》系列、開心麻花《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等喜劇電影的熱播,喜劇電影在人們的觀影選擇中占比越來越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電影院。那么,喜劇電影為什么會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呢?接下來就從近年來喜劇電影的敘事策略角度進行分析。
2010年后,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入轉型,國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國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增高,隨著80、90后步入社會、二三線城市院線體系的發達、大眾傳媒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大改變,中國進入了互聯網商品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在帶給人們更多物質享受的同時,社會矛盾也在日益加劇。高價房產、工作壓力、社會關系緊張、人與人之間信任缺失及快節奏的生活導致精神世界的匱乏等,人們似乎在面臨著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的各種各樣的危機。電影既是來源于社會生活的,更是對社會生活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有力武器。近幾年國產喜劇電影也慢慢加入這個行列,影片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社會各種因素對人生的制約和人在生活面前所遭遇的困頓和迷惘。
比如,在《心花路放》中,影片開頭便是耿浩與妻子離婚,隨后把家里的家具全部切割成兩半,懷著異常悲憤的心情想去殺了那個“勾引”妻子的有錢人,卻沒有辦法下狠心?;橐鍪〉耐纯嗪蛻嵟瓑浩仍谶@個小人物身上,甚至使得他沒有辦法正常生活下去。《港囧》講的是一個成功的中年企業家,不能確定自己的妻子是不是自己的真愛,進而反感自己枯燥瑣碎的生活,內心一直對初戀女友未完成的吻念念不忘?!断穆逄責馈烽_頭講的是一個早已過青春期、一無所成的中年男人,仍然帶著小男孩似的不成熟的虛榮心,在暗戀女中學生的婚禮上出盡洋相,打破以往人們對一個正常中年男人的所有認知和期待。
在這些喜劇的影片開頭,每一個主人公都在過著他們自己當時覺得無可奈何、慘不忍睹的生活,他們對生活有太多的不滿,面對著工作的壓力、生存的法則,復雜難以應酬的社會關系和人生的各種不如意,每個人都存在著隨時可能崩塌的精神危機。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或多或少也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和無奈,電影極致化的人物形象帶有人每一個人心理的微小縮影。社會環境的大變革使得社會的文化結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精英文化逐漸消解,大眾文化呈現出紛雜錯亂的特征,喜劇電影的敘事便將是主人公放在這樣荒誕的社會圖景下,人與社會環境的沖突進而導致的人物內心的沖突,來建構起喜劇的基礎背景,每個人都有一個“殘缺的人生”。
小人物敘事是電影敘事的一種基本形式,喜劇電影小人物敘事更是順應了當前互聯網商品經濟時代下,大眾快餐消費的娛樂觀。小人物敘事,形式簡單、情節突出,大部分是圍繞在一個主要人物身上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人們無需用過多的精力去理解人物復雜的社會關系或是撲朔迷離的情節構架,不用擔心復雜的結構剪輯帶來的認知困難或是高于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的熏陶。
小人物的“執念”,在喜劇電影中所有的小人物,無論他是什么類型的人、身處在什么樣的階段、周遭的環境如何,他們皆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一個內心的“執念”,或是一個沒有實現的愿望,或是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傊麄冊凇皻埲薄钡纳罾锉3种鴥刃闹械哪欠輬棠睿@是故事得以敘述下去的內在推動力。某一天,有那么一個小契機,使得他可以去觸及甚至完成那份執念的時候,他便開始躁動起來,故事得以開展下去。對于“執念”,可以去追求,卻不代表著可以成功,他必然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各種各樣奇怪的事件阻撓著他,他不但要與外部環境不停地對抗,還要與自己內心世界不停地對抗,經歷過種種的窘迫、無奈、無厘頭的事件后,人物從中脫穎而出,性格得到完善和升華。
比如,《心花路放》中耿浩因為無法釋懷與妻子離婚,跟著好朋友郝義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公路之旅,先是遇到“阿凡達”,后又無意成為了一個“殺馬特”的小三,想找兩個妓女發生一夜情卻被黑社會追殺,最終到達和妻子相遇的地方,聽到有人侮辱妻子時憤怒不已、大打出手,心結也隨之解開。再如,《夏洛特煩惱》主人公夏洛在初中的暗戀女同學的婚禮上受盡屈辱,他的反抗方式是“入夢”,可以理解為穿越,當他再回到高中時代時,一切重新來過,他改寫了歷史、改寫了人生,不但抱得美人歸,而且事業蒸蒸日上,成功完成屌絲逆襲。他靠著穿越前的記憶走上人生巔峰,但與此同時,人物的內心矛盾也不斷加深,當他真正擁有這一切時,他卻意識得到的反而不再那樣美好,于是又去期盼那些他沒有得到的,最終在病逝時幡然醒悟,原來穿越前擁有的才是最好的。
這些小人物在各自旅途中手握執念,不斷地碰壁、不斷地遭遇阻撓,心中的愿望雖然無法達成,但卻在沖突碰撞中慢慢消解釋然。那么,“反抗”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在每一部影片的最后,劇作者都給出人物最終的結局,先不論這些結局傳遞的是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文化意義,縱觀這些結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意識到現在擁有的已經是最好的。劇作者們給出所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就是對人生變相的妥協?!胺纯埂钡乃幸饬x變成了如何說服自己向“殘缺的人生”、不完美的生活進行妥協。在這里,筆者沒有貶低說向生活妥協是一種不好的人生觀,相反,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人的不安定因素、痛苦的根源,都來自于沒有看清楚事實的本身,沒有尊重生活、不懂知足。人們應該學會向生活妥協,懂得節制和約束,知足常樂。
什么是“段子”?“段子就是笑話,是與我們正在或者曾經經歷過的生活息息相關,經人工杜撰出來的笑話”。介于以上概念,筆者認為,段子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段落,通過錯位、反轉、差異和打岔等喜劇手段的再加工成為引人發笑的一小段故事。段子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逗樂,段子的內涵和深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引人發笑。段子的形式非常靈活,它可以有頭有尾,有情節,獨立成為一個小故事,也可能只是幾句俏皮話,為了讓人哈哈大笑?!爸v段子”成為時下最熱門和流行的行為,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比如,《心花路放》中有一個經典的段子,當耿浩來到前妻曾去過的那個小店,店里的顯示屏上播放著店主等一群混混做出來的惡搞他前妻的視頻,耿浩不滿,于是讓店主刪除,后與店主發生口角并砸了店主的iPad,他一個人與一群人打起了群架。本來是非常暴力的場面,但畫面上卻是陽光照耀下的美麗小店玻璃,因店里面打架而飄飛起五彩氣球的唯美畫面,使得本來緊張充滿危險的段落變成一個使人輕松嬉鬧的段子。再如,《港囧》中當徐來的妻子蔡波被吊在半空中生命受到威脅時,徐來和初戀情人楊依趕來,如此危急的關頭,三個人討論的重點不是如何營救蔡波,而是三角戀情的澄清,場面刺激而滑稽,讓本來緊張的氣氛變得異常搞笑。《夏洛特煩惱》可謂是最純粹的“段子手”,夏洛穿越回教室時,以為自己在做夢,于是在莊嚴肅穆的教室,先是毆打老師,后是強吻女同學,驚呆學霸袁華,再后來燒書引起火災,校長打開一瓶墨水救火,最后是跳樓,嚇得馬冬梅同學把棒棒冰噴了一臉。傳統的敘事結構被打破,這里是一個接一個層出不窮的段子接合的故事,節奏明快,一氣呵成。
細觀這些喜劇電影的敘事構架,大約都可以分成各種各樣段子的匯聚,“段子”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提供笑料,博觀眾一樂的喜劇手法,大多數的段子已經承擔起敘事的責任,并發揮了很好的效果。在未來,喜劇敘事方法也許會變成“純段子”集合,也許可以有一個總的故事框架,也許可以沒有,任由段子的發展也可以講出好的故事,“講段子”已經成為電影中不可或缺的敘事策略。
目前看來,喜劇電影的發展空間還在不斷增大,大眾娛樂的興盛使喜劇電影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形式,尤其是觀影人群不斷地趨于年輕化,80、90、00后都是在娛樂消費的時代成長起來的,從小到大不知看過多少喜劇,很多人文化觀念都很前衛。網絡、游戲、消費和娛樂,早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是因為如此,觀眾豐富的觀影經歷使得他們越來越難以被逗笑,所以喜劇的創新也是喜劇電影創作的重中之重,未來的發展日新月異,喜劇的敘事方法會有怎樣的變化,喜劇電影還能從哪些方面進行突破?這些問題還要在日后的工作和實踐中再進行探索。
[1]陳旭光,李雨諫.當下喜劇電影創作的類型化與寓言性[J].上海大學學報,2015(3).
[2]張婧磊.從《夏洛特煩惱》看當下喜劇電影的特質[J].電影文學,2016(17).
[3]陸小妮.中國喜劇片的影像風格及敘事藝術[J]電影文學,2017(3).
[4]鄭煥釗.國產公路喜劇電影的文化特征與精神取向[J].當代電影,2016(6).
[5]饒曙光,尹鵬飛.中國電影新格局與喜劇電影創作[J].民族藝術研究,2016(3).
[6]謝周."小人物"敘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