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趙佳寧
近年來,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能力不斷發展,同時帶來了較大效果,而面對人們和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新聞編輯工作需要做到進一步發展。當前,暴露出許多問題和弊端。
目前,我國的新聞編輯和采編是兩個不同的工種,工作相對獨立,兩者之間聯系甚少,導致信息傳遞中出現了信息時效性差。除此之外,對于不同部門在信息意見上的不一致,也會對讀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導。傳統媒體由于傳播方式等其他因素,會受到很多因素制約,使信息傳播時間偏長、傳播量相對較小。
由于新聞編輯人員的編輯能力不強和軟硬件的設備較落后,導致在新聞報道和編排上難以創新,不能傳播多元的新聞信息,使新聞內容缺乏新鮮度,降低了讀者閱讀興趣。
新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將會提供最新的科技與技術支持,使數據分析得以全面化,并能保證新聞信息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更好地避免了傳遞虛假信息。另外,軟硬件的出現為新聞創新提供了更好的支持,能夠更大限度發揮軟硬件設備的優越條件,滿足大數據時代的要求。
新聞作為一項面向大眾視野的信息,呈現在受眾面前,要經過復雜的采集、編輯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新聞編輯人員決定了受眾得到的新聞信息。因此,若是新聞編輯人員的信息甄別能力較差,就會直接導致傳播的信息質量較低,出現嚴重的信息誤導現象。經調查發現,現在一些新聞編輯工作者,看待問題過于片面,不能綜合起來分析問題,而且更喜歡以個人的主觀意向對新聞內容加以編輯,不但信息報道有誤,而且會讓廣大人民群眾產生質疑。
在當前的新媒體融合時代,編輯在新聞工作中占據重要分量,編輯能力的作用愈顯重要。在現代新聞編輯中,由于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自身編輯能力不足,往往會導致發布信息不夠全面,報道存在諸多瑕疵,容易出現信息傳遞偏差。媒體新聞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將要求在更好使人民群眾接受的基礎上傳播正能量,把握正確社會發展方向。所以,編輯能力不足無法達到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
當前社會發展迅速,呈現出信息大爆炸的景象,信息傳播和接收都趨于多元化。新聞編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讓群眾更快速有效地得到信息。這也對大數據時代的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通俗易懂、煥然一新,也要一目了然、生動形象。
基于新媒體融合背景,智能終端的普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興起和硬件成本的下降,使信息傳播渠道和傳播空間更加寬廣,信息篩選逐漸跨越信息傳遞和信息加工等環節,一躍成為信息鏈中人們最關注的問題。為避免新聞讀者產生厭倦心態,要不斷推陳出新。這就要求新聞簡潔明了,內容豐富多樣。由于需求多樣性導致了文化多樣性,數據的可視化要更好地順應時代需求,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現社會復雜的現象,讓廣大人民群眾更易接受。另外,為使發布的信息更通俗易懂和有效節省閱讀時間,數據新聞在內容上要加入若干圖片、圖表等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而且有效節省了閱讀時間,能夠在相同時間內了解到更多信息。
在當前的新媒體融合中,自媒體、互聯網等多種新型媒介參與到新聞市場競爭中,且國外雜志期刊也參與到國內受眾訂閱中,這使我國新聞事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而新聞編輯能力重構可以為新聞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此外,新聞編輯能力重構能夠更好地使數據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數據空間,節省數據分析時間,使數據分析結果更可靠。因此,在新媒體融合時代實現新聞編輯能力重構至關重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的快速發展,新聞編輯工作也有了新定義。首先,當前的新聞編輯工作相比傳統的新聞編輯要更復雜,需要在編輯新聞的同時,有相應準確的數據分析論證觀點的準確性。另外,新聞編輯不僅需要具備文字寫作、鑒別分析、網絡運用等幾項基本能力,還需要編輯掌握數據搜集、數據加工和數據可視化呈現等創新能力。在新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編輯的多平臺能力也將進一步凸顯。在新媒體融合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且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十分多樣。新聞編輯人員只有不斷提高編輯能力,才能保證新聞信息始終保持時效性。故要求在新聞編輯前要對工作者進行必要的實訓,不斷提升自身數據分析能力,增加自身知識儲備,進而保證新聞信息的準確性。
在過去,新聞報道只是對實時發生的事情進行報道,而不能預測和報道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在新媒體融合之前,人們只能依靠自身在閱讀大量新聞數據后,進行擇優篩選,然后將較可靠的信息歸類匯總,得到有價值的信息。現在,新媒體融合提供了更方便的信息搜索和查找條件,人們能夠很輕松地進行信息數據比對,獲得更可靠的信息,且信息真實性更高。這就要求新聞編輯立足于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數據篩選和數據新聞展示能力,必須樹立大開放的新聞思想,一方面根據國家政策、新聞規律和實際需要對新聞源、新聞內容的合理性進行把關;另一方面不斷提高新聞編輯能力,并試著用全新的方式去查找和處理信息,以使新聞更具事實依據和吸引力。
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于新聞信息的要求愈來愈傾向于簡單化,而對相對復雜的問題往往都沒有時間理會。而隨著新媒體融合的發展,新聞信息量不斷增大且復雜,這就需要一種新技術來處理這些復雜數據——可視化技術。可視化技術的產生給數據分析提供了更多方便。既以簡單代復雜、以具體代抽象,還更大限度地利用可視化服務。比如:可視化圖片、可視化表格等,對信息進行再次加工處理。為保證更好地適應新媒體融合時代,要不斷對信息編輯人員進行可視化藝術設計和軟件培訓,更好地讓藝術與科學技術充分結合,使新媒體時代更好地方便人類。
隨著新媒體融合時代的持續發展和進步,數據資源越發豐富,資源共享能力不斷增強。由此看來,加強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十分重要。另外,新聞編輯更要順應時代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完善自身科學文化知識和品德,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技能,勇于發現新的新聞報道視角,努力為新聞事業做出貢獻。
[1]楊振輝.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與提高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17(8).
[2]謝華.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科技傳播,2015(12).
[3]賈茁.關于新聞傳播媒介變遷與新聞編輯能力建構的若干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6(18).
[4]單桂凡.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西部廣播電視,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