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勤
對于從事媒介融合工作的專業人員來說,其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在廣大媒體信息中篩選發現利于社會進步的、有價值的資源種類,以做好整合傳播工作。隨著網絡時代社會化的到來,這些媒介融合者既可以是專業工作人員,也可以是具有識別能力和興趣的廣大網民,后者的出現加快了網絡傳播速度,卻不能很好地保證信息傳播的專一性和特定性,可能會出現新聞觀念不符合社會期待的現象,種種問題出現的原因正是由于目前新聞采編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傳播理念和對象都變得不夠清晰,只注重傳播速度和影響性,在意識到這些情況的同時,新聞傳播媒介意識到了傳播途徑發生了巨大變化,以此對工作人員篩選更嚴格,更重視對流入社會的信息類型進行分類,封死不良影響的傳播途徑[1]。
信息是一種無聲傳播的虛擬物,不同于平常生活中所出現的摸得見、看得著的東西,因此,在信息傳播中可能會存在高度重合,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些信息重復性的特點,多是由于對信息價值影響性的應用,即某一重大新聞的發現,背后隱含的深層精神影響我們一代又一代人處事觀念,所以這些信息通常被不斷利用和提出,也是由于這個原因,信息的重復性極大提升,因為信息資源本身只是一個導入點,經過媒體人的包裝和發布才稱作新聞,對于發布主體的信息資源是同一主體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我們所接受的大部分信息的本質觀點,都早先在不同報道和媒介主體中體現過,因此,爭取第一時間發現新聞和獨家新聞成為近年來媒介工作者的主要任務[1]。
前面提到過媒體信息具有多樣性特點,媒介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信息進行調查、分類和闡述,因此,媒介工作者的工作更為復雜,其中,對于多種重復性新聞信息的處理,媒體人員需要進行更多篩選和調整,降低重復性。越是重大的新聞,渴求者越多,大眾對其獨特性要求也會更高,自然包含了更多復雜的幕后業務工作,主要表現在獲取信息渠道的選取需要規范,對信息的包裝需要注意豐富度。此外,對于這類新聞,最重要的是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見,工作人員業務的復雜性遠遠超過了人們想象。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后,新聞傳播方式和途徑都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突破從前的線性傳播,而轉變為對信息的發散性傳播,即各種方式和傳播途徑共同作用的局面,這樣不僅加快了傳播速度,而且適用于各種人群了解新聞類型,使人們第一時間關注世界的變化,例如,老年人仍然可借助新聞播報,或者各地報紙類型的新聞傳播了解各種新聞知識,而對于大部分年輕人可通過各種APP、微博、微信等第一時間關注新聞事件,這樣一來,新聞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加上人們之間又會口耳相傳,各個年齡段都能運用符合個人生活習慣的方式對新聞進行深入研究,了解事情原委,分析背后的道理,有助于個人三觀的形成[2]。
與傳統新聞傳播途徑相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傳播途徑變得越來越方便、快速和多樣。以往的新聞報道和傳播,從頭至尾都靠記者個人完成,即需要到目的地調查事情起因經過,撰寫好文案以后,再經過個人修正發表,最后在編輯的監控和幫助下完成新聞發表,所以,其新聞發表過程分為調查階段和總結階段,調查階段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多是依據具體事件類型確定,但可想而知,整個工作都是在一個人的整合下完成,相對來說較沉重,第二個階段受到編輯干涉,但編輯沒有參與調查實踐,多根據以往經驗提出規章修訂方案,其中,難免出現信息不對稱性,這些就是傳統調查傳播的主要途徑和狀態。如今進入新媒體時代,傳播途徑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的重點是傳播方式變得合理而有效,基本特點是傳播的集成性,首先是針對調查信息采編階段的更新,運用多方位媒體資源進行信息布置、編輯和發布,將這些傳播模塊緊密結合和應用,形成新型傳播導向路徑,有利于媒體內部相互合作和創新,以及對整個媒介傳播效率的提高[3]。
對于整合方式變化的總結,需要對比傳統媒介流程來講,傳統媒介傳播的最主要特點是對媒體信息整合方式的創新,不同于以往單一主體的調查融合,新媒介要求多方媒體合作的互助整合,現階段產生的多元化傳播途徑,使整合過程中出現更多可利用的平臺,便于傳播相關內容和精神,從而實現多媒體信息共享。在整合過程中,需要構建符合規范的統一思路,完善主體輪廓,再加入主體信息,這種整合方式幾乎成為目前媒體發展中的主流方式,與傳統的單一流程性整合相比,提高了信息發表的準確性,減少信息的重復性,這種整合途徑的創新能夠加速信息傳播,最重要的是對于各媒體介質科技效率水平的考驗。但是,這種整合方式對于信息的精確性具有較高要求,只有準確運用過程技術的媒介,才能專項利用該技術將信息完美整合[4]。
媒體信息采編是按流程進行的,采編部門也是按照邏輯分配管理的。但傳統媒介處理過程中,各部門只針對部門任務按照要求進行工作,鮮少考慮現實情況,最終可能造成各部門之間聯系不夠緊密,無法真實根據信息種類完成進度,導致最終的工作結果不專業,信息重復率過高。而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將信息采編分為兩個過程,也是兩個負責主體,相互制約和影響,保證工作效率,但兩個主體的工作要求和目的,是趨向于形成一個工作重心的方向,將兩個部門結合運用,最終可完全形成集調查組織,創意創新,編輯整合為一體的傳播方式,將傳統多部分無交流式分工合作,轉變為一個部門全權負責采編過程,選取合適部門編輯創新,并且將其融合成一個以采編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統一功能的整體,最終可能會加強信息傳播效果,將新聞傳播和采編視為兩個相互獨立卻不可分割的主體,甚至加強不同部門和關系的親密性,非常有利于整體媒介工作水平的上升。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信息傳播和過程都有了更多重視,對新媒體傳播速度、傳播信息的篩選,以及傳播手段的控制變得越來越嚴格,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媒介信息的發展過程,經過對采編主體和編輯形式的創新,使媒體新聞的傳播逐漸形成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僅加強了信息傳播的效率,還為人們更快接收時事新聞,了解世界變化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
[1]余俊峰.媒介融合時代新聞敲詐呈現的新特點及發展趨勢——基于2004-2014年通報案例的分析[J].新余學院學報,2015(1):112-115.
[2]李曉靜.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新聞傳播,2014(15):73.
[3]常雙赫.媒介融合視角下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6(6):41-42.
[4]鹿梅.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6):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