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亞
廣播電視編輯要想與時俱進,能在信息變如此迅速的新時代不被淘汰,生存下來的同時還能得到發展關鍵就在于創新。以人為本的廣播電視編輯工作,主要還是人思維模式的創新,用創新的理念和方式滿足廣大民群眾的收聽需求,提高收聽率,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眾多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如社交軟件的普及,各種網絡商家的線上線下經營模式,以及百度、搜狐各種我們搜取信息的網站不斷生成并逐漸成為我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真正實現坐地而行千里。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性強、傳播迅速,等等。新媒體得以迅速發展在于其順應時代發展,新媒體的產物,如手機、電腦等的不斷普及,以及各種產品更新換代過于迅速,對傳統廣播電視的傳播是一個巨大挑戰,傳統電視傳播在新媒體的強大攻勢下各種缺點不斷顯露,快速發展的時代和慢節奏的廣播電視形成了鮮明對比。其實,廣播電視本是主流媒體,它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祖國政策方針的傳播,小到我們生活中的小訣竅都可以在廣播電視中學到,了解到并實際運用到。這種主流媒體的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其他媒體無法企及的。因此,我們應保護這種傳統媒體的發展,而只有創新才能求發展,才能在歷史洪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老百姓對廣播電視信息的傳遞要求不斷提高,因此,順應百姓需求,滿足百姓喜好,讓民眾喜聞樂見即順應民意是廣播電視發展的根本。實際上,廣播電視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其改革發展已是舉步維艱,因為傳統廣播電視傳播信息的形式已深入人心,要想創新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每個新聞工作者來說,以變更圖發展,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未來的發展也是未知的,每個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能不斷引進新思想,如了解國外傳統媒體是如何順應時代發展變革的,或加入更多的新生力量,即讓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加入到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中,年輕人思維活躍,不受傳統思想過多束縛,他們更追求的是創新和發展,也擁有符合潮流趨勢的新時代思想,要想發展不應排斥新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威脅,而應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新媒體完美融入廣播電視中,利用新媒體打破陳舊而古板的傳播模式,這種理念應扎根于每個新聞工作者的發展理念中,這樣一個領域、一個行業才能得到持續發展。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加工者,對收集上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最后以百姓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現在他們面前,因此,一個新聞引起民眾的關注度一定程度上是新聞本身的價值,還有更多在于新聞工作者在其中的加工和媒介作用。廣播電視要想持續發展,形式太過單一是禁忌,多樣化的發展模式永遠是一個事物經久不衰的訣竅。廣播電視同樣如此,雖說廣播電視是主流媒體,但也不可播報的內容都是國家大事、時事政治,多播報貼近百姓生活的新聞將更能讓民眾接受。互動性也是廣播電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廣播電視工作者包括采集人員即記者,加工信息者即編輯,以及播報新聞內容者即主持人,這是新聞工作的體系,在每個步驟中每個人都應多為百姓著想,如記者應多收集民生相關的信息,編輯應從更多角度剖析社會百態,引起社會更多思考和關注,以促進民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家強盛。
對新聞的深度解讀和社會形勢的多角度剖析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新聞節目的多樣化可以帶給觀眾更多的視聽享受,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我們不可以守舊不變地沿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自身不發展,不圖進步。民生是國家之本,廣播電視是關注民生的重要途徑,此外,對于國外形勢的發展我們也應有更多關注,不可封閉自己,只關注自身的發展,國外媒體和電視廣播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對于傳統廣播電視工作者來說,新媒體的普及是是一種挑戰,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和發展模式,圖發展,必然要先創新。我們應發揮自身優勢,吸收借鑒外部資源,充分提取和應用到我們的廣播電視中,提高廣播電視工作者的能力,即提高廣播電視領域的競爭力,才能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具生命力。
[1]龐燕敏.試析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