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迎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主持人都是節目的核心要素,他們是節目質量保障,也是吸引人們最關鍵的特色價值。所以,對于主持人而言,必須要有高素質才可以保證任務很好的完成。新時期,我國新理論和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進步迅速,這就使各類行業都出現了非常多的調整和改革,對于媒體業務而言也是需要改變的。因此,在全媒體時代如何保證主持人素質是很多管理者在日常業務中思考的重要問題。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研究,探索解決之道[1]。
傳統電視節目的播出,對主持人素質要求尤為嚴格,主持人需具備采、編、播等綜合業務能力,這是其基本素質也是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主持人必須要有相對較高的心理素質,因為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是要出境的,所以面對數以萬計的觀眾,尤其是直播節目或現場采訪,都是不允許出錯的,所以心理素質是基礎保障[2]。在新時期全媒體時代娛樂版綜藝節目、各類互動節目都是得到重點推廣關注的節目,這些節目都需要主持人把控節奏,有非常好的應變實力和從容不迫的面貌。所以,心理素質可以看作是基礎的業務需求。結合筆者實際研究分析可知,很多節目在播出時都需要主持人積極應對各類突發情況,如要圓場、要遮掩紕漏問題,這都需要在冷靜的基礎上完成。
其次,主持人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協調能力,這也是基本素質要求之一。主持人在電視節目播出中會遇到很多未涉及的問題,也就是意外情況,這就需要主持人在冷靜情緒下合理協調和處理,所以,敏捷思維和高超的問題處理技巧是主持人必須掌握的。除此之外,新時期以人為本理念盛行,所以,主持人還需要平易近人,學會結合語言溝通,尤其適合各類差異人群溝通,需要使用不同技巧,對于互動節奏要很好的把控。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情緒導向工作,將自己坦誠交給對象,使群眾對此有所認可,進而轉為對節目本身的認可。
除業務實力以及硬指標要求外,主持人個人修養也需要提升。結合實際研究,主持人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這是對個人修養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性要求。尤其是在新時期自媒體迅速發展,媒體業務實際競爭愈發激烈,個人修養重要性越來越高,對時政節目主持人而言更是如此。如果這類節目主持人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那么,節目素質導向必然存在很多問題,即使效果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主持人還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因為他們對電視節目編排和播放而言,是最重要的環節。主持人還需要對自己周圍的信息足夠敏感,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節目質量足夠高。如果主持人沒有責任心和社會公益心,那么,節目最終對于群眾的回報率將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對于節目整體持續發展不利。除以上內容外,還需要努力學習,提升個人專業素質和能力,在知識和理念上努力積累,積極探索開拓新模式;在專業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與時代接軌,滿足群眾的多層次需求。
結合我國實際業務發展來看,我國在新時期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主持人個人風格模式比較簡單、固定、呆板,是主要問題。過去,很多節目主持人的風格在多年積累下,已相對比較成型。雖然可以對付以往的主持,但在新全媒體時代,卻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在節目播出時沒有自我的發揮空間可言,所以,在新時期全媒體時代下必將遭到淘汰。這是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其次,我國部分電視節目主持人對節目認識不夠,深層次認識太少,自我認知和節目脫節而非一體,這也是主要問題所在。這就會導致節目各個環節是拼裝起來的,而非整體播出模式,所以效果一般。這在新時期的全媒體時代是不合格的。
最后,我國培養主持人渠道非常固定,模式也較單一,主要是結合大學專業為社會培養相關人才,達不到新時期全媒體時代多層次、全方位、高素質的主持人要求。從校園中出來的主持人大部分都需要經過多年積累,才能形成足夠的親和力,使觀眾沒有距離感。除此之外,院校主持人基本上都缺乏對事物的發掘力和洞察力,綜合素質并不突出,雖然其外形條件非常優秀,播音語言技術足夠過關,但過于呆板,難以滿足全媒體時代觀眾的需要。
首先,需要調整新時期的主持人培養目標,在保持原有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如各類基本功訓練和專業技術訓練,還要支持和鼓勵主持人多發揚個性、發揮個人魅力。對于新時期各類全媒體時代節目,必須有主持人來把控節奏,帶給群眾足夠吸引力,缺乏個性的主持人就像是機器人,雖然字正腔圓,但難以令人有深刻印象和親近感。無論是什么節目主持人都需要在節目中適度貫穿自我獨特的風格特色,加入藝術氣息;對于不同節目要有不同氣質,如幽默的綜藝節目,就要有足夠幽默的主持人來主持;對于某些深度揭幕者需要有知識儲備的主持人來控場和操作。無論是院校培養還是社會培養,都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其次,要努力提升主持人個人的綜合素質。對于新時期的各類節目而言,尤其是全媒體節目,必須有足夠的個人挖掘力及洞察力,這是在優雅的外表之下、流暢語言之外,最為重要的個人素質之一。正如美國知名電視臺CBS歸納那樣,一名好的電視節目主持,還必須是好的記者。所以,對于主持人而言,必須對各類專業技術有足夠的掌握力,如采編和實踐以及各類操作。在節目播出基礎上努力拓寬節目內容,與觀眾互動,這在新時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各類培養單位需要多開展培訓,使各類節目的主持人有機會到其他領域學習,提升文化素養和理性思維、即興反應能力、采訪能力,這對于培養全面人才十分重要。
除上述要素外還應努力將主持人“推出去”,結合新時期各類別的全媒體,如移動客戶端APP、論壇,打造節目明星主持人,為他們和群眾塑造好的溝通渠道,進而使主持人有好的鍛煉機會,提升個人對節目和觀眾的認知度以及了解度,而不是像過去只做節目、對于其他事物無從知曉,這也是提升個人素質的重要辦法,值得相關單位思考和實驗。
新時期信息技術迅速發展鑄就了全媒體時代的到來,這就要求我國電視節目主持人以及相關單位做好調整和改革,提升個人素質能力水平,為社會帶來優秀的節目,提升群眾生活質量。
[1]林曉靜.略論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素質要求與提升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7(2):6-8,12.
[2]李玲,朱丹.廣播電視新聞主持人素質要求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