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菀玲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地方臺新聞節目都面臨發展疲軟、觀眾流失嚴重的問題。因此,地方臺應當主動尋求變革,切合自身實際與本土人民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提高新聞節目的本土化程度,才能真正使新聞節目獲得本土人民的支持與熱愛,從而推進地方臺新聞節目的發展。但是在現實中,諸多地方臺新聞節目都存在本土化程度低、新聞節目娛樂性過強,選材不夠新穎等問題,更有甚者為了迎合部分受眾的需求,不惜開設一些低俗、無用的節目,這將嚴重阻礙地方臺新聞節目的發展[1]。因此,地方臺新聞節目要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提升節目內涵,對于報道的新聞既要遵循實際情況,也要保障報道形式的多樣性與獨到性。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進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本土化進程,并為其贏得充足發展動力。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方臺的節目形式都比較單一,多數都以都市情景劇與各類綜藝節目為主,致使新聞類節目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移走,并長期處在不受重視的地位。但對于地方臺來說,往往只有新聞節目能夠更好地顯示出當地的特色,但是因為新聞節目與其他類綜藝節目相比,其播出的時間占比遠遠小于綜藝節目,除此之外,新聞節目由于是實時報道,所以往往還會出現播放重復的情況,這將進一步降低新聞節目在人們心中的喜愛程度,從而致使地方臺的新聞節目發展十分艱難。另外,因為地方臺的新聞節目往往以兩個部分組成,即地方新聞聯播與新聞播放后的天氣預報,地方居民長期地觀看形式單一的新聞節目必然會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嚴重阻礙地方臺新聞節目的發展[2]。最后,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播出內容往往都是一些時事信息,很少播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聞類節目,致使地方臺新聞節目嚴重缺失地方特色,并使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得到很好的發展。
對于地方臺新聞的選材來說,其實往往有很多方面的題材可以選擇,并且在這些題材中也能尋覓到本土特色的影子。但在現實中,地方臺新聞節目的選材往往以時政信息與時事報告為主,致使新聞節目的選材脫離當地的本土特色。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部分地方臺新聞節目的選材都以時政信息為主,然后再輔以一些地方性的時事新聞。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地方臺會引入一些新聞訪談或時政論壇等一些節目。
另外,大多數地方臺在播放新聞節目時,往往不會對節目中大量的新聞信息作細致的分析與排版,只是利用系統聯播的方式進行新聞聯播,從而使得整個新聞節目的內容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體系,進而導致觀眾在看完整個新聞節目后往往不太明白新聞播出的真正意思,長此以往,必然使得新聞節目的收視率逐漸降低,嚴重影響地方臺新聞節目的發展。
以前的地方臺新聞節目對于民生投入了較大的關注度,致使以往的新聞節目能夠緊緊地貼近于人們的生活,富含大眾氣息,從而受到了基層觀眾的充分追捧與喜愛。但是,現今我國有很大一部分的地方臺新聞節目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再加上地方臺沒有對播放內容進行科學地引導,致使各個地方臺的新聞節目具有很強的同質性,沒有體現出各個地方的特色。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地方臺將新聞節目與一些低俗、無趣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博取人們的眼球,致使新聞節目缺少其應該有的內涵,發揮不出其正確的價值導向作用[3]。除此之外,新聞節目播報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也是影響新聞節目質量的關鍵因素,如果相關的播報人員沒有專業的業務能力與優秀的道德水平,就容易導致播出的內容偏離其原有的正確價值導向,進而使得觀眾對新聞節目喪失信心,嚴重阻礙地方臺新聞節目的發展。
地方臺的新聞節目需要不斷推進其本土化進程,才能使節目的開展更加符合基層大眾的喜好,從而促進其穩步發展。當前,南充電視臺節目已經覆蓋南充市的三區六縣,并具有專業化、對象化與本土化的特點。另外,其對于本土化的建設尤為看重,并將民生工程作為了電視節目的重點內容,使其節目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大眾,辦出精品化、本土化、品牌化與形式多樣相關節目,進而讓南充市電視臺擁有著充沛的發展潛力。除此之外,南充市電視臺還打造了一批優秀的、高素質的現代電視策劃與制作人,并與諸多商家聯合舉辦了多次大型活動,既提高了影響力,又為其發展注入了一份活力[4]。因此本文將依據南充市電視臺在發展中的優秀經驗,提出改善地方臺新聞節目本土化程度低的相關對策。
南充電視臺在節目的構建上,以本土化為基礎,開設了一大批民生節目,例如《車行南充》《財富匯》與《健康在線》等,這些節目都是根據南充市人民的生活需要所規劃的,并在南充市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因此,地方臺新聞節目需要緊緊依托當地的地域特色,使新聞節目的開展更加具有本土化的特質,進而充分吸引廣大基層民眾的眼球,大大提高節目開展效果。例如,新聞欄目的人員在進行訪談時,說話的語氣、態度與神色等一定要更加貼近于普通人民。此外,在交流的過程中,訪談人員最好能夠用當地的方言與其交流,避免說過多客套話,而是用心與心交流的方式,與普通民眾交朋友。此外,對于訪談后的信息撰寫,一定不能過分修飾,盡量保持原狀,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訪談的真實性、大眾性與本土性,從而使得播報的內容能夠更好地與觀眾形成共鳴,從根本上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
對于每一個地方臺新聞節目而言,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與特色,才能使其具有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地方臺新聞節目除了應當充分凸顯出當地的地方特色之外,還需要其增強節目開展的特色性,不斷豐富其新聞節目的內容選材[5]。除此之外,地方臺新聞節目還需要利用多種新穎的報道方式,積極選取一些吸引人的、有趣的新聞題材,而不是總是復制、模仿其他地方臺的選材模式。最后,地方臺新聞節目一定要提高對民生工程的關注度,深入到基層民眾之中,進一步挖掘具有本土性、特色性的新聞。例如,地方臺新聞節目可以固定采訪一位故事主人公,采訪其對當今時政的看法,進而幫助地方臺更清晰地了解人民所需與其所反映的社會問題,促使報道的內容能夠更加符合實際與大眾的需求,進而大大加快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本土化進程。
地方臺新聞節目的內容應當以民生為基,貼近人民的生活,才能使其播報的內容引起基層民眾的共鳴與喜愛,進而大大提高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因此,地方臺新聞節目時時刻刻都應當關心民生,以人民的生活作為新聞節目的最大選材,以輿論媒體作為價值導向,播報更多貼近人民生活、倍受人民喜愛并具有深刻意義的時事新聞。除此之外,地方臺的新聞節目要想充分地引起社會基層群眾的喜愛與注意,更需要其將民生工程作為新聞播報的最重要內容,創辦多種內容豐富的新聞節目,避免觀眾出現審美疲勞[6]。最后,為了能夠使新聞節目能夠更好地關注民生問題,還需要相關人員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與業務開展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夠準確地挖掘出人民所需與人民的實際問題,進而大大推進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本土化進程,提高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現階段,地方臺新聞節目由于本土化的缺失,致使其不能良好地適應發展的需求。因此,地方臺新聞節目應當不斷豐富其節目的開展形式,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切實關注民生問題,并使得節目的開設更具地方特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進地方臺新聞節目的本土化進程,為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1]李萌.地方電視臺新聞本土化的探索與分析[J].新聞傳播,2016(22):64-65.
[2]張奕飛,呂哲.淺析地方臺民生新聞應如何"本地化"中見"大民生"[J].現代交際,2017(22):90.
[3]席潔,張凱樂.探究地方電視臺欄目創新的本土化模式[J].北方文學,2017(8):285.
[4]曾秀榕.淺析縣級電視臺娛樂節目的本土化發展——以《奇臺大舞臺》欄目為例[J].東南傳播,2016(12):139-140.
[5]夏澤梅.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71.
[6]謝宇輝,信險峰.深采本土編輯全國鏈接世界——試論省級衛視的新聞節目定位[J].南方電視學刊,2017(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