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
當前,電視新聞訪談節目雖然有著較高的吸引力與收視率,并受到各大電視臺的青睞,但受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制作與傳播存在一些問題。面對各電視臺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進一步發展面臨新的發展危機,如何創新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以新聞為由頭與內容,用鏡頭與畫面聚焦人物,通過訪談的形式對新聞背后的故事進行講述,以此引導受眾全體對其深度理解與把握[1]。作為新聞消息類報道的延伸與拓展,當前這類節目制作眾多,并且節目內容千篇一律,長此下去會導致電視觀眾流失。要想做好該類節目,就需要巧妙運用節目樣式的靈活性與可塑性,講好故事,做好細節,從而使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做得更加有新意。
現階段,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聞欄目制作環境,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實際情況中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新聞內容傳播不及時、節目畫面與形式缺乏新意、缺乏良好的互動等。
對于電視媒介,其強項是新聞內容的及時傳達與新聞的現場報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觀看電視新聞節目的同時,還希望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與其他人對該新聞內容的討論與評價,希望從中可以了解專業人士的看法與觀點。然而,當前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內容制作不及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2]。相關調查顯示,當前很多電視新聞訪談節目都不能及時傳播給受眾。另外,不少的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內容都是圍繞同一個話題反復進行討論,并且所訪談的內容帶有說教性質,語態與當前環境嚴重脫節,導致內容傳播受到影響。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是集視覺與聽覺為一體的節目形式,受眾不僅可以從主持人與訪談嘉賓中獲得一定的新聞內容,還可以通過新聞畫面的視頻看到相關的新聞內容。無論是看新聞還是聽新聞,需要有充足的新聞量提供。近幾年,我國電視新聞訪談類節目雷同現象日益嚴重,往往一個創新節目有了較好成效后,其他電視臺紛紛效仿。節目缺乏新穎性,加上財經、社會新聞等領域談話欄目的缺失,主持人個性缺乏,導致當前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多集中在政策層面。由此,當前整個節目總體質量下降,并且一些電視新聞節目傳播脫離了傳播的規律性,造成其定位比較模糊,制作手段單一,節目畫面與形式缺乏新意。
在過去,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往往由電視進行傳播,其具備電視媒體與其他傳統媒體的特性。這主要表現在大部分的受眾群體在觀看少數人制作的新聞信內容后,其話語權通常是那些少數的制作者掌握,觀眾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信息。從另一角度而言,觀眾只是信息的消費者,而參與媒體信息的生產過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3]。
電視新聞訪談是電視工作的創新成果之一,受到各電視臺的重視。為了提高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收視率,促進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更好的發展,需要創新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其具體的策略表現在增加新穎的新聞內容、創新節目新聞畫面與形式、增強與受眾的互動。
為了提高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收視效果,需要對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內容進行創新。可通過將國家經濟建設內容作為傳播基礎,著力對國家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果與新的創舉進行宣傳,提高大家對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認知度[4]。在精神文明方面進行創新,通過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作為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中的重要宣傳內容,并將其內容傳播作為發展基礎,大力宣傳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思想道德與行為,以此滿足受眾群體對新聞訪談節目內容的需求與愿望。另外,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應反映人民的呼聲,其內容要與時俱進,還需要體現國家與社會的新發展與新變化。
為解決節目畫面與形式缺乏新意的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需要把握電視媒體的特點,增強其視聽效果。在主持人與嘉賓良好訪談的基礎上,做好新聞傳播的畫面[5]。只有這樣,才能為受眾呈現良好的畫面,使受眾有興趣繼續收看接下來的節目。其次,打破傳統且單一的節目形式,為使節目內容可以良好地展開,需創新新聞形式,進而創新訪談節目。在此過程中,可充分發揮電視圖像傳播的優勢,優化組合傳播符號,對該類節目主持人進行打造。另外,與嘉賓積極交流,通過合理利用優秀的電視節目制作方式與傳輸技術,確保節目報道的靈活性,對節目新聞畫面與形式進行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節目信息傳播途徑增加,大部分新聞節目都使用互動的方式,以此增加節目的收視率。這樣的互動方式,受眾群體可以與節目進行交流,提高了受眾的參與性,激發了受眾對該節目的收看興趣。另外,電視新聞訪談節目在傳播的過程中,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受眾群體在這個廣大的公眾互動交流社區中,可將其作為新聞的論據與證據,通過現場訪談的形式,將一些意見性的信息呈現出來。受眾在互動過程中,甚至可以親自參與節目的制作,如此便可以提高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播報效果。
本文首先闡明了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內涵,分析了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當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即新聞內容傳播不及時、節目畫面與形式缺乏新意、缺乏良好的互動。基于發展的角度,筆者提出了增加新穎的新聞內容、創新節目新聞畫面與形式、增強與受眾的互動等措施,希望能為電視新聞訪談類節目創新提供一定的幫助。
[1]黃曉耘.故事、細節、創新——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幾點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5(23):122,124.
[2]蘇敏.淺析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小竅門[J].數字傳媒研究,2016,33(5):27-28,31.
[3]孫為.訪談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2(20):155-156.
[4]李芳.如何做好電視新聞訪談節目[J].大陸橋視野,2014,(8):117-117,119.
[5]任芳芳.論電視新聞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話語功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7,(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