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乃孜爾·買買提
近年來,少兒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而少兒電視節目的發展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通過少兒節目學到更多知識與技能。在這種背景下,推動了少兒節目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逐漸影響了孩子的教育,甚至一些少兒節目過于城市化和成人化?;诖?,加快解決少兒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少兒時期,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較差,缺少一定的社會經驗,無法篩選適合自己的電視節目內容。兒童很容易被電視節目吸引,甚至一些孩子對電視節目已經達到癡迷的程度,無論是寫作業還是吃飯時電視節目一直播放,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早期,我國電視臺少兒節目比較知名的有《大風車》、《同一片藍天》等,由于這些少兒節目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越來越多電視臺開始開辦少兒欄目。從少兒節目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專屬的少兒頻道。但從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地方電視臺少兒電視節目過于單一,且形式基本以動畫為主,甚至一些少兒節目并沒有區分受眾群,沒有結合少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節目內容,很難引導少兒將其最童真、無邪的性格特征展現出來。少兒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應該屬于少兒,節目內容也應區別于成人化的電視節目,將兒童需要放在首要位置,這樣才能促進地方電視臺少兒電視節目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兒童的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等都會有所提高。所以,電視少兒節目應該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來設計及豐富節目內容。根據兒童年齡可以將少兒節目分為多個種類,如幼教節目、兒童節目等。但我國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卻比較籠統,并沒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詳細劃分不同種類的節目,缺少一定的針對性。
電視少兒節目,其主體應該是兒童,家長和主持人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但在一些地方電視少兒節目中,我們經常看到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主持人或嘉賓互動,兒童變成了觀眾,很少參與到節目互動中,很難體會到游戲、活動的意義,僅僅是一笑而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少兒節目開設的原本意義。
隨著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滿足觀眾們的需要,提高收視率和經濟效益,很多地方電視節目已經忽略了對傳統文化因素的挖掘與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應從少兒時期開始,通過有益的少兒節目讓少年兒童更深入地體會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但從實際節目來看,地方電視臺為追求自己的經濟效益,并沒有在節目中將傳統文化與資源充分體現出來。
要想真正解決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存在的城市化和成人化等多種問題,應根據少年兒童的心理、年齡以及需要作為電視節目內容設計的出發點,并順應少兒電視事業的發展趨勢。
少兒電視節目的本質是從少兒的角度去觀察社會,感悟生活,用少兒的眼光認識和體驗真實的世界,將少年兒童天真無邪的特性充分體現出來。所以,少兒節目策劃者應具有一顆童心和好奇心,對待未來充滿幻想與希望,且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只要滿足這些內容再去設計兒童節目必然會受到越來越多兒童和家長的喜愛,且能夠幫助兒童學會更多知識與技能,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通過筆者對少兒電視節目的研究與分析發現,少兒大都喜歡感性、直觀且形象的事物,缺少對抽象事物理解的興趣。在這一方面,筆者認為《大風車》節目相較于其他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更具有優勢,且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的興趣,將真實的生活情景聯系到節目中,所以,這類少兒節目是非常成功的。
少兒節目的主體應該是少年兒童,或者還有一些家長愿意陪孩子一起觀看。這就要求少兒節目在設計時注意節目內容的多層次和多角度。這樣才能通過節目來教育少年兒童,對少年兒童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各個年齡階段,而每個階段兒童對生活和事物都會有更深入的認識。有西方心理學家將兒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三到七歲是兒童的感官時期,第二個階段是七到十一歲是兒童的分析時期,第三個階段是十一到十六歲為反省時期。通過對兒童發展時期的劃分,我們可以發現,八歲以上兒童才學會從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外界事物。所以,電視少兒節目應該根據每個階段兒童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去設計節目內容。比如,《智慧樹》節目主要針對的兒童對象是三到六周歲,也是當前少兒電視節目中較受歡迎的一檔節目,有助于幫助兒童智力開發,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可以借鑒類似成功的少兒節目,提高針對性。
少兒節目的主要對象是少兒,所以,少兒電視節目應多鼓勵兒童參與到節目中。家長和主持人應盡可能按照兒童的思想進行節目互動,而不是按照主持人的思維走。不同于其他電視節目,少兒節目主持人應更具有親和力,能融合到少年兒童中,掌握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并從內心深處真正喜歡孩子、與孩子交流互動。一個成功的少兒電視節目,必須要求主持人能夠走進孩子內心,這樣才能更貼近兒童,了解兒童的心理需求,為兒童提供更好、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同時,少兒節目內容不應限制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輕松愉快的氛圍。所以,在一些少兒電視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節目邀請了兒童作為主持人,更能夠吸引少年兒童。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應從少兒時期就開始讓兒童體會和感悟中國的優秀文化。而少兒電視節目也是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策劃者應多設計一些能夠凸顯我們民族特色的節目內容。比如,策劃者可以制作以勤勞勇敢、勤儉節約為主題的節目內容,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影響下,必然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真實的理解世界以及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起積極影響。除此之外,少兒節目更應鼓勵孩子敢于想象、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創新,有助于培養少年兒童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推動我國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少兒節目是一類有助于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節目,在節目內容策劃和設計上應多以少年兒童為主,充分體現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融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婷婷.論少兒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記者搖籃,2015(12).
[2]劉博.淺談我國少兒電視娛樂節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劍南文學,2012(4).
[3]廖小紅.怎樣辦好少兒電視節目[J].西部廣播電視,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