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小紅
廣播新技術不斷涌現,廣播電臺業務形態不斷創新,播控系統設備數量、種類與日俱增,廣播電臺的技術支撐系統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也在迅速發展。數字化播出系統和原有的模擬音頻系統有很大的不同,數字化系統雖然日常運行中穩定度較高,但是這樣的播出設備種類增多,一旦發生故障,沒有相對應的輔助的監測技術,很難判斷故障點。如何保證節目的安全播出,確保節目播出質量,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減少節目的停播、劣播,已成為廣電工作者的重要任務。而播控系統監測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監測技術在不破壞原播控系統鏈路的基礎上,通過信號采集和分析處理,直觀地顯示相關信息,便于值班人員迅速判斷故障節點,減少停播時間。
模塊化、數字化的廣播播出系統,已經成為廣播電視技術的骨干系統,智能化、集成化的設計為廣播信號的安全播出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依托數字系統利于監測、擴展的優勢,廣播電視臺站進一步投入了針對廣播播控系統的監測技術。播控系統監測技術主要是指在廣播電臺節目播出正常的情況下,在不耽誤正常工作進度的同時,通過輔助的系統對整個廣播播出系統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監測,以確保信號播出的安全,包括設備前端直播間、傳輸路徑以及后期的播出運行都有直觀的狀態顯示。當信號出現故障,可以通過應急代播將信號自動切換到備路信號,以保證播出安全。這樣系統設備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降低。之前的廣播電視播控管理方式都是依靠值機員來回巡視,以期察覺其中存在的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因為枯燥無味,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容易讓人出現精神疲勞的情況。如果發生故障,在應急處理問題的時候,較為容易出現各種人為突發事件,并將其變大。因此,為了更好地減輕值班人員的工作負擔,縮減人工預判故障的時間,并最終提升播出系統的安全保障能力,長葛廣播電視臺構建了一套播出切換監控系統,其主要的模式就是將播出信號源、播出通道不同的關鍵設備運行信息等借助一定的形式同信號畫面相融合顯示在大屏上,讓值班員充分掌握系統運行狀態以及相關的播出信號狀態,如果出現系統以及設備故障的時候,能夠及時地預判故障點,同時迅速進行故障應急處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發生安全播出事故。另外,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電視節目、電視播控視頻中斷監測等其他相關的功能。系統運用開放式設計,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系統的技術層次符合將來的任務需求。
播控系統的監測技術是判斷廣播播出系統信號異常和針對停播、劣播進行緊急處理的重要輔助手段,對于監控系統而言,監控節點的選擇非常重要,監控借點選擇合理全面,在發生信號異常的時候可以快速地為判斷信號故障點提供直觀的依據。但同時,應根據系統的情況,合理設置監測節點,監測節點設置過多,容易使系統過于復雜、龐大,不利于維護和升級。
數字化廣播播控系統使得監測系統通過局域網即可實現和播出系統的連接和信號的采集、控制。對播控系統各個環節信號的采集和監測,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不破壞系統原有的結構以及鏈路,用外加設備,對信號進行采集,應采用環出的方式采集信號,這樣即使監測系統設備發生故障仍可保證播出系統的安全。這樣設立的初衷是確保監測系統不會成為播出流程的故障隱患點,最大程度保證原有鏈路結構的完整和安全。
監測系統完成信號采集之后,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信號通過打包送至監測系統的服務器。監測系統服務器對打包數據進行解析和分類至相對應的監測項目,并根據協議再次封裝,為數據包以TCP協議送往對應的客戶監測端進行柱狀表、聲光、圖形、實時數據等相應的表現。使值班人員對于信號電平、相位、音頻比對、李莎如圖、直播間溫度濕度等都有了直觀的了解。通過相應監測節點的設置,覆蓋了整個播出流程,使值班人員對于整個系統每一個節點的運行情況都了如指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在信號以及發射機出現故障的時候準確判斷故障點。
在播控技術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便對播控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如模塊設計標準化。在對此種設計手段進行不斷了解的過程中,便需使網絡規模處于逐漸擴大化的發展狀態中;同時,需不斷對模塊進行合理優化,進而在模塊不斷優化的情況下,使各種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發展狀態中。此外,在各種設備逐漸發展的過程中,為使其處于兼容的狀態中,便需實行監控的手段,進而使各種設備處于優化發展的狀態中。因此,在對設備驅動層進行不斷了解的過程中,其應與設備分離層進行不斷的轉移,進而使設備處于合理的運行發展模式中。
在對現實界面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播控系統監測技術具有圖形化、人性化的特點。此外,在對系統進行不斷檢測的過程中,應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具有較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社會不斷發展。同時,受眾在對畫面進行觀測的過程中,如若受眾處于一種滿意的狀態,將能促進社會不斷發展,進而使社會處于良好的運行發展模式中。并且,在對圖形化界面進行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對于播出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能夠進行合理安排,并具有有效的監控,從而促進系統可持續發展。此外,在對各種系統進行不斷檢測的過程中,監測時間段需處于完善的狀態中,當人們有需求的時候,能對系統進行不斷查看,使系統符合基本要求。
在對監控級別主次化進行不斷了解的過程中,應使監控模式處于一種良好的發展狀態中;同時,對于檢測系統而言,在對系統進行不斷檢測的過程中,當系統出現故障的時候,對于信號產生的各種問題能做到及時有效的監控,使系統處于合理的運行狀態。此外,在對系統進行不斷檢測的過程中,電臺將處于重要地位,對于非線性設備的保護便處于次要地位,所以應將多種方法結合使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廣播電視領域的新技術不斷涌現,播控系統日益完善。廣播電臺現有的技術可謂是非常成熟與先進。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并不是萬能的,技術人員還需不斷提升工作技能,了解設備,掌握常規的應急處理措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來服務崗位,只有人機互相配合,才能保證安全播出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陳秀.淺析廣播電臺播控系統的網絡化建設[J].新聞研究導刊,2017(19):287.
[2]司紅彬.廣播電臺播控系統的網絡化建設[J].科技傳播,2017(15):89-90.
[3]張賢.試析廣播電臺播控技術及維護管理[J].科技傳播,2017(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