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昊
一般而言,廣播電視臺會對其節目效果和播出質量等進行全方位監測,以便為下一次電視節目錄制提供參考,這就使與節目相關的所有信息都處于監測狀態。現如今,廣播電視臺要進行系統檢測,所需數據量十分龐大,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已然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
不論是在語音還是視頻中,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和分析,這些都需要計算機網絡的輔助,使用戶在短時間內得到自己想要的數據,同時可以用此技術進行大量數據分析,并且分析出來的結果也更加準確,提高了用戶使用效率。
數據預處理技術主要分為數據抽取及清洗這兩種。數據分為非結構化和結構化兩種,后者都可以作為處理對象,不管多復雜,都能將其同質化[1]。同質化是為了保證數據集成后分析速度快一點,在抽取數據時,數據庫中的大量數據完全用不上,而這就需要數據清洗系統清除不相關數據,進而加快數據分析速度以及效率,提升數據分析質量。
大數據技術的功能是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與存儲,為了更高的效率,還需要對數據進行管理。數據處理的整個過程都需要進行數據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信息收集階段、儲存以及數據分析過程。要想更好地管理這些海量數據需要建立有關數據庫,儲存全部的數據,有了數據庫,用戶就能隨時對數據進行修改和更新,并在數據系統運行過程中提供保護。
在廣播電視監測還未應用大數據技術時,采集不同頻道以及不同頻率的廣播電視節目中的有關數據被細化為多項任務,然后讓不同系統進行數據監測,收集到的信息會有專門的系統進行匯集[2]。在進行監測任務時所采用的是輪詢監測模式,這種模式雖然能收集信息,但應用范圍還是有限制的,那么其收集的信息就不完整,而且沒有被監測的區域有很大幾率出現故障。應用大數據技術,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大數據技術能全方面監測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信息,如節目出現故障,能及時被發現,并能知道大概的故障范圍。監測系統也會記錄播放故障信息,這樣工作人員就能對問題進行研究,這樣的故障下次就不會再發生。大數據技術能使節目正在播放的情況下得到更多監測技術指標的驗證,還能存儲非純文字信息。
廣播電視監測需要建立專業化模型,主要是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起作用。專業化模型會生成信息樹,然后對相關信息進行預處理,將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篩選出來,并根據信息價值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將這些數據安放在信息樹中。大數據技術就是幫助工作人員分析處理信息樹中所有的信息,并加以提取和保存。
在廣播電視臺中,工作人員可以將監測系統和大數據技術的信息導航結合,全方位監測信息,然后寫出信息監測報告與相關圖表,最后分析這些信息,找出故障出現的規律。在后面的監測中,假如還發生這種故障,工作人員就有充分的理由對發生故障的區域發出預警,并及時采用相關措施進行解決,同時對節目作出調整,使節目播放恢復正常。借助信息導航樹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也能及時解決原來不同檢測系統中的信息不能互通的問題,通過信息分析找出各種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利于保證播放質量。
要保證廣播電視監測質量,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大數據技術應用技巧,進而在信息處理過程中得心應手,能夠有效保證信息數據處理質量,使廣播電視檢測工作更有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數據技術應用之前應積極做好試驗工作,進而保證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林,張超.大數據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中的應用探討[J].廣播電視信息,2017(6):96-99.
[2]郭巍.淺談大數據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2016(1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