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琦
目前,廣播電視節目的種類日益增多,存在諸多問題,如抄襲、模仿等,這違背了行業的基本道德規范。如果某廣播電視的一檔節目的收視率和反響比較高時,其他廣播電視就會效仿,這會使觀眾在心理上產生影響,從而對節目失去觀看的興趣。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某一檔節目做得非常好,就會一直按照這種形式做下去,久而久之,觀眾了解了節目組安排的節目風格和套路,就可能降低對該節目的興趣[1]。在新時期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需要與網絡傳媒中的信息相競爭,吸引受眾的目光,提高收視率成為電視臺發展的要點,作為“挑大梁”的主持人,其主持節目的類型是否符合受眾的口味,成為評判主持人是否成功的關鍵。這就意味著,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的藝術創新,需要從節目種類的創新入手。
消費文化的大環境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職業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即從單純的信息傳達者轉變為具有強烈的品牌價值的文化形象代言人。廣播電視臺為了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會選擇具有較高的播音主持藝術水平的播音主持人來主持節目,從而吸引廣大觀眾,提高節目的收聽率。這一趨勢也導致了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主持人擁有獨特的主持風格,主持藝術新穎,成了一檔節目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這就意味著,主持人工作中的藝術創新,需要從主持風格的創新入手進行思考[2]。
具有信息傳播價值的廣播電視節目,同樣具有文化消費價值。這意味著,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在工作過程中充分展示出節目的宣傳價值以及對受眾的價值,這是傳媒文化商品的必要屬性之一。要做到這點,就需要主持人在工作中進行藝術價值創新,也就是說,主持節目既要滿足觀眾的視聽要求,通過主持節目,給受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又要在節目中與受眾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使節目傳達的信息真正能夠影響受眾,形成某種具有輿論價值的影響力。這意味著,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對主持藝術的價值進行重新定位,并思考創新藝術價值的方式。
要進行廣播電視節目種類的創新,關鍵在于強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能力,這是因為新媒體環境中的受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的參與度明顯提高,甚至受眾可能成為節目中某一話題的引發者,并且,受眾的需要也會成為廣播電視臺考慮增設欄目的關鍵要素。播音主持人是直接與參與節目的受眾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工作者,通過了解和分析受眾的想法、看法、對節目的意見評價以及收視需要,主持人對節目的創新最有發言權。另外,優秀的播音主持人能夠迅速適應新欄目的工作需要,能夠通過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對受眾態度的敏銳洞察力,判斷節目是否需要改進和創新。強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能力,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就是要強化主持人業務的專業能力,主持人的播音能力與采編能力對節目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持人能力強并且運用得當,可以成功地表達出節目內涵,讓觀眾從中了解節目傳播的藝術。其次,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知識也十分重要,如果擁有較高的知識修養和素質,就可以滿足觀眾的需求,也可以有效解決一些節目上出現的突發狀況[3]。
主持風格的創新并不是指播音主持人的風格隨著節目不斷變化,這不僅會增加主持人的工作壓力,還會降低受眾對某一主持人的關注度。相反,主持風格的創新在于個性化,即在眾多節目播音主持人中脫穎而出,做到別具一格,贏得受眾的喜歡,制造一定的“粉絲效應”,以此來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聽收視率。在文化消費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人更多地是為了滿足受眾的文化消費需要,看電視節目或者收聽廣播節目,實際上是文化消費的過程,這就要求節目主持人的播音語言,符合某一類聽眾的口味,即呈現出明顯的個性化。通過個性化的主持來突出節目的特征,并且吸引某一類聽眾,這是廣播電臺主持人目前工作發展的方向。例如:著名主持人李詠,用帶有國際化元素的口語主持春節聯歡晚會,在主持風格上體現出幽默、時尚的特征,吸引很多年輕觀眾。這是主持人語言技巧的變化帶來的文化消費效果。
廣播電視臺節目目的在于進行宣傳,而宣傳必然引起受眾的重視,進而引發受眾的討論或者更多的思考,這就需要主持人在播報的過程中體現語言的交際價值。在消費文化預警視角下,交際價值的體現,也是播音主持語言商品化的一個重要表征。在節目主持中體現語言的交際價值,關鍵在于主持人使用得體的語言,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語言能夠真正觸動受眾的內心,與之相呼應,使導語具有行為實施的價值。這意味著,播音主持人需要使用一定的交際策略,以達到主持藝術價值的創新。例如:情感類節目的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使用重復熱線聽眾的表達內容、進行深入解讀等“傾聽”“共鳴”技巧,能夠更好地與熱線聽眾進行交際,獲得聽眾的肯定,繼而進行情感引導。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使主持人的語言更有信服力,使情感類節目真正做到“幫熱線聽眾解決情感問題”。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能力包括很多,例如,隨機應變的能力、與受眾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在節目中對受眾態度的判斷力、對節目中應用到的播音主持設備的控制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等。因此,強化播音主持人的工作能力,應注意全面化,而并非一味要求播音主持人的聲音更具有吸引力或播報語的應用等。這就需要廣播電臺對播音主持人的能力進行整體的、全面的評價,幫助播音主持人尋找到工作能力上的不足和發展的關鍵點,從而使播音主持人更好地進行藝術創新。
播音主持人要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主要在于播報語的應用、在節目中營造的氣氛以及在節目主持中體現出來的態度。很多優秀的廣播電視主持人都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比如:白巖松的主持風格是儒雅的“白描體”。這種主持風格吸引了非常多的受眾,然而,這種主持風格很難模仿,需要長期的文化素養沉淀以及主持經驗作為基礎。因此,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在形成風格的時候,要重視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將工作實際和自身能力結合起來進行風格創新,避免“東施效顰”。
使用合適的交際策略能夠凸顯播音主持的藝術價值,因此,目前很多播音主持人主動進行交際能力方面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播音主持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際策略的應用應與受眾的特點作為基礎,了解受眾的基本文化水平程度和接受能力,使用接地氣的交際策略,才能更好地實現藝術價值的創新。
在新時期背景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需要進行藝術創新,而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關鍵在于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并使用合適的交際策略,進而達到節目種類、主持風格和藝術價值方面的創新,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阿斯那.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科技傳播,2016(8):108-109.
[2]吳慧萍.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7):105-107.
[3]謝寧.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藝術科技,2017(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