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煜
(大唐河南清潔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2018-06-29,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安全〔2018〕 111號),該指導意見是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6〕 32號),在發展方向中著重說明要“積極培育安全服務新業態”,在規范發展傳統安全服務基礎上,積極發展教育培訓與體驗等安全服務,重點發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慧安全云服務。根據上述要求,實現“互聯網+安全培訓”的深度融合,創新實施安全培訓戰略,對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的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和促進安全培訓工作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發電企業而言,隨著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的用電需求快速增長,用電量迅速提高,各電力企業承建項目增多,外包工程量也變大。在此種趨勢下,發展與安全的矛盾凸出,只有二者并駕齊驅,才能形成良好循環,提升企業形象,發揮企業的社會影響效應。
分析歷年安全生產事故,發現導致電力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勞動組織不合理和違反操作規程,其根本原因是人為因素。
目前,多數企業仍然對安全培訓不夠重視,三級教育落實不到位,敷衍培訓或者不經培訓合格就入廠作業,導致作業人員行為不規范。
隨著發電企業的迅速發展,在生產過程中難免存在“重進度”“輕安全”現象,導致培訓時間嚴重壓縮。
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參培人員文化、技術水平高低不同,良莠不齊,吸收知識的能力不一。傳統培訓方式較為籠統,沒有從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缺乏針對性。
普遍的培訓多是將書本上的文字知識搬到課堂之中,講授過程形式單一,枯燥乏味,理解困難,吸收緩慢。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遠程教學、網絡教學和視頻課件等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為大唐河南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河南公司”)下屬電廠搭建教育培訓云模式提供了思路,為培訓傳統觀念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變革、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大唐河南公司的層面上實現安全培訓監管的統一化,將新型的通信技術、傳統的教育和公司特點有機結合,構建合適的教育培訓考核管理系統。
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見圖1)包括安全生產在線培訓平臺、安全培訓管理平臺、多媒體安全培訓工具箱、安全教練APP,其核心支撐是優質的多媒體安全培訓課程資源。
2.1.1 安全生產在線培訓平臺
各電廠運用安全生產在線培訓平臺開展線上安全培訓工作,所有從業人員均可登錄,實現在線學習、做題練習和上機考試。
2.1.2 安全培訓管理平臺
安全管理人員通過安全培訓管理平臺查看相關培訓數據,可以了解下屬各電廠(含承包商)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安全培訓工作的計劃、組織、監管與考核,也可以實現抽考管理。
2.1.3 多媒體安全培訓工具箱
多媒體安全培訓工具箱適合電廠承包商外委人員的安全培訓,把考勤、培訓、考試、閱卷、歸檔集于一體,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可放置在臨時場所進行集中安全培訓。采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形象生動,易于理解。
2.1.4 安全教練 APP
安全教練APP移動學習作為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的補充學習方式,可讓員工通過反復做題、錯題重做方式來學習安規或其他知識。
2.2.1 以實時監管為抓手
大唐河南公司以往為了推動安全培訓工作,多采用發文和檢查的方式,但實施效果不佳。該公司采用“互聯網+安全培訓”模式后,通過設置“安全培訓率”“培訓上崗率”“學時達標率”“計劃完成率”等安全培訓指標,上級單位可直接通過平臺實時查看數據,對安全培訓工作進行考核。
同時,采用“隨機抽考”機制后,大唐河南公司及下屬電廠都可隨時讓員工進行線上考試,檢驗下級單位、部門的安全培訓效果。
2.2.2 創新模式
安全培訓是安全管理的永恒主題,企業應全面落實安全培訓主體責任。“互聯網+安全培訓”模式在解決傳統安全培訓難點的同時,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安全培訓工作的要求,重點關注崗位培訓學時達標、全員100 %培訓、培訓計劃執行、規范培訓檔案、重點崗位人員、外來人員培訓等,并設置相應的應用功能和詳細記錄檔案,讓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管人員重視起來,履行職責,做到有據可查。2.2.3 切實提高員工安全素質
為克服傳統安全培訓工作易流于形式的弊病,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可引入以下方式:

圖1 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
(1) 一崗一標。一種崗位一種課程體系,分類學習,讓員工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2) 多形式學習。通過視頻、動畫、故事、案例等方式吸引員工,讓員工主動學習。
通過以上方式,能有效提高培訓效果,真正提升全員安全素質,規范日常的安全行為,達到杜絕違章、減少事故的目的。
2.2.4 引入第三方培訓機構
引入武漢博晟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培訓機構,讓企業安管人員在安全培訓工作上更加省心、省力,培訓效果最大化。
大唐河南公司非常重視安全培訓,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安全培訓方式,通過近兩年“互聯網+安全培訓”的應用實踐,創新探索發電企業安全生產培訓云模式。
一線員工的安全意識明顯提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通過改善培訓方式,培訓內容簡明生動,培訓效果直觀清晰,使得外包單位人員培訓效果良好。
運用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后,雖然未達到無事故、無害于員工健康、無損于環境的目標,但大唐河南公司的年生產事故率明顯下降,尤其是人身傷亡事故基本杜絕。
運用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解決了大唐河南公司“點多面廣”、人員流動大、不易集中的培訓難題,約節省培訓費用30萬元/年,經濟效益凸顯。
運用安全生產云培訓體系,規范了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工作,提升了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促進了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得到了全體員工和上級相關部門的認可和贊揚。
“互聯網+安全培訓”是安全服務的一種新模式,解決了傳統安全培訓的難題,其運行模式在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推動安全發展等安全生產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后續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將應用于智慧安全云培訓服務。
除了目前的安全培訓課程體系,結合《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辦法》,做好職業技能鑒定的工作,開發技能鑒定的課程體系。
所有從業人員、外來人員進行“一人一檔”管理,建立實名制安全培訓大數據,實行現場準入智能管控。
利用實名制安全培訓大數據,推行現場準入機制,解決外來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的問題,有效控制非現場人員、培訓不合格人員、嚴重違章人員等進場。外來人員檔案信息、安全培訓數據與門禁智能聯動,促使外來人員安全培訓達標才能入廠,形成威懾效應,提升安全培訓、反違章管理效果,從源頭上控制外來人員違規作業安全風險。
根據電力行業安全培訓特點,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運用信息化技術和VR技術,建設電廠的VR實操體驗教學,實現多人同步VR體驗,從學員信息確認到培訓結果統計,實現整個培訓過程的信息化。此種體驗式教學能將現場常見的人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心理等因素融入事故傷害體驗中,使體驗者對事故后果產生“敬畏之心”,深切認識到各類傷害的嚴重性,對員工起到警示、震撼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