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鳳 徐曉玲 金苗

[摘要]目的 探討集束化策略在艾滋病患者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收治的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的艾滋病患者,2017年1~6月的105例(669次)患者作為對照組,2017 年7~12月的127例(743次)患者作為實驗組,對照組按回縮式留置針護理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集束化策略進行管理,包括人員培訓、全面評估、規范操作、妥善固定、知識宣教、導管維護。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并發癥(靜脈炎、液體滲出、導管堵塞等)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的靜脈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集束化策略規范了護士的操作行為,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患者靜脈留置并發癥的發生率,保證了輸液安全,患者也更容易并愿意配合完成治療護理措施,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集束化策略;艾滋病患者;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管理
[中圖分類號] R3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2(a)-0198-03
隨著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規范化的靜脈治療管理已成為護理管理領域的新課題[1]。艾滋病患者已常態化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由于針尖保護系統具有伸縮式專利設計,拔出針芯時針尖自動回縮于保護套內[2],能有效地保護護患雙方避免針刺傷,防止血源性感染。然而,由此亦會引起靜脈炎、液體滲出、導管堵塞等并發癥。集束化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每項措施經臨床證實均具有提高患者結局的作用[3]。結合本科室的實際工作情況,自2017年7月起,對艾滋病患者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時應用集束化策略進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6月我科收治的105例(669次)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的艾滋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02例,女3例;年齡23~70 歲,平均(45.6±7.5)歲。選取2017 年7~12月我科收治的127例(743次)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的艾滋病患者作為實驗組,其中男123例,女4例,年齡22~73歲,平均(46.7±6.2)歲。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均無腐蝕性藥物進行輸注,均采用威海潔瑞公司生產的型號為24 G×19 mm的針管回縮式靜脈留置針,3M公司生產的6 cm×7 cm透明敷料。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為患者使用回縮式留置針進行操作的護士均為取得護士執業資格的注冊護士,且工作年限>6個月。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如無菌操作、妥善固定、健康宣教等,實驗組在給予常規措施的基礎上,采用集束化策略對回縮式靜脈留置針進行管理。
1.2.1人員培訓 由集束化管理小組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多方位的培訓,內容包括《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的操作流程、沖封管方法、艾滋病的宣教溝通技巧、藥物理化性質、手衛生以及集束化策略的相關知識等,以促使護士保證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患者的輸液安全。
1.2.2全面評估 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心理狀態、靜脈治療方案、肢體活動度,避開關節處,選擇穿刺部位。優先選擇上肢靜脈[4]。在靜脈輸液前采用淺靜脈血管評級法[5],對艾滋病患者的靜脈血管評估分級。淺靜脈血管評級分為4級:0級為靜脈血管明顯,凸起于皮膚表面,其張力較大,能摸到粗直的靜脈;1級為皮膚下見靜脈血管,略突出皮膚,能觸摸到;2級為淺靜脈不充盈,隱約觸摸;3級為靜脈塌陷,觸摸不清。為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盡量選擇0級或1級的靜脈進行穿刺,并根據血管評估的級別選擇不同穿刺技術的護士操作,評估為2級或3級的血管,盡可能由技術高的護士穿刺,并提前對患者做好宣教。
1.2.3規范操作 回縮式靜脈留置針操作前,用流動水洗手,嚴格執行手衛生,戴無菌手套。穿刺時以穿刺點為中心,螺旋式由內而外不間斷消毒,消毒面積不小于無菌敷料的面積,≥8 cm×,消毒2遍。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進行穿刺。操作過程中正確撤出針芯,使之完全卡入安全保護組件后端的止退槽內,再分離針管保護套,否則仍會有針刺傷的危險。穿刺失敗重新穿刺需更換留置針,更換敷貼時嚴格消毒局部皮膚,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貼敷貼,防止靜脈炎癥的發生[6]。
1.2.4妥善固定 3M無菌透明敷料中央對準穿刺點,無張力封閉式固定,完全覆蓋隔離塞;延長管與導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導管尖端,Y型接口朝外,方便連接輸液,用高舉平臺法固定,記錄標簽紙貼于針座處,標簽上注明日期、時間、操作人姓名。固定后貼膜外可用自粘式繃帶進行固定和保護,防止脫管,留出針尖部位以便觀察皮膚情況。
1.2.5知識宣教 患者的認知程度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的健康宣教是醫務人員的義務[7]。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的使用目的、優點、操作流程及操作過程中需要配合的方面,注意溝通技巧。操作后指導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潔干燥,穿刺側肢體盡量不受壓、不負重,輸液時適當抬高穿刺側肢體,不輸液時可正常活動,但避免活動劇烈。洗澡時用保鮮膜纏繞,不要浸濕穿刺部位敷料,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或敷料松脫、卷邊、打濕等情況時,及時按呼叫器尋求護理人員進行處理。護士定時巡視病房,觀察靜脈留置情況,并適時宣教。
1.2.6導管維護 按照沖封管的金標準A-C-L規范執行導管的維護。在給藥和輸液前后或輸注高滲液體、脂質液體、刺激性藥物、不相容的藥物前后或輸注血液和血制品后及時沖管,不暴力沖管,沖管液的最小劑量應為導管和附加裝置容量的2倍。封管夾閉小夾子時注意小夾子盡量靠近穿刺點。觀察導管有無滲血,詢問患者有無觸痛,敷料如有潮濕、血液滲出等立即更換。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使用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并發癥(靜脈炎、液體滲出、導管堵塞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比較
對照組最短留置6 h,最長留置6 d;實驗組最短留置18 h,最長留置10 d。實驗組的靜脈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 兩組回縮式留置針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3討論
在患者法律意識和維權觀念日益增強的今天,管道安全問題給醫護人員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8]。回縮式留置針的應用保證了護士安全,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專業化[9]。集束化策略能將指南及政策轉化成具體的臨床實踐,體現了質量管理[10],綜合提升了護理效果[11],增加了護士循證醫學的理念,培養其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的良好習慣。
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大多處于艾滋病期,癥狀重,護士在為其在輸液過程中容易出現針刺傷等不良事件[12]。回縮式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能有效減少針刺傷的發生,但由于其特殊的操作手法,護士靜脈輸液時又須戴橡膠手套,也增加了一次穿刺成功的難度。此外,艾滋病患者心理及疾病均較復雜,經濟負擔重,擔心社會支持少,隨著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延長并發癥呈遞增的趨勢[13]。集束化策略可規范回縮式靜脈留置針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從多方面減少了由于靜脈輸液引起并發癥造成的身體負擔、經濟負擔[14]。但其技術性強,影響因素多,任何一環節的缺失都會造成靜脈輸液并發癥的發生,需要對每一步驟嚴格進行質量控制,進行有效管理。集束化策略應成為留置針管理及維護的常態,才能保證臨床應用效果[15]。
綜上所述,集束化策略保證了護士操作的安全系數,克服了恐懼心理,同時也有效減少了患者靜脈留置并發癥的發生,保證了輸液安全,患者也更容易并愿意配合完成治療護理措施,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唐欣慧,陳俊華,劉海燕,等.靜脈治療規范化管理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5(5):749-750.
[2]張紅梅,李兒.安全型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1):1050-1051.
[3]周潔玉,陶鶯,陳穎,等.集束化干預對降低低出生體質量兒PICC并發癥的預防[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9):780-782.
[4]張希苗,孫寶俠.集束化護理在預防外周靜脈留置針靜脈炎中的應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10(37):1194-1196.
[5]谷曉玲,王釤釤.集束化干預在預防小兒留置針靜脈輸液并發癥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22-123.
[6]王麗春,戴金英.27例老年患者淺靜脈留置針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7):75-76.
[7]邢慶蘭,張萍.臨床管道安全護理方法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22-23.
[8]潛艷,曾鐵英,董翠萍.ICU患者非計劃性拔管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6):45-48.
[9]劉宏錦.靜脈治療小組在推廣安全留置針臨床應用中的管理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118-119.
[10]夏艷玲,徐麗珍,徐雯,等.集束化干預策略在患者中心靜脈導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6):188-190.
[11]夏艷玲,徐麗珍,徐雯,等.集束化干預策略在患者中心靜脈導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6):188-190.
[12]孫萍,李穎,歐夢黨,等.分隔膜無針輸液接頭聯合安全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輸液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9):154-156.
[13]王伶俐.住院患者靜脈留置針并發癥情況調查及集束化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4,35(27):6103-6104.
[14]郭菁,郝素娟,王祖晶,等.集束化護理預防留置針靜脈炎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2017,3(6):157-159.
[15]劉麗華,漆茂利,楊亞蘭,等.集束化干預策略在降低留置針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16,2(4):225-227.
(收稿日期:2018-04-16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