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電視臺 黑龍江 163311)
一場大的晚會,都是要準備很長時間,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做支撐,有的文藝晚會甚至做到相當奢華,才能夠達到完美。正是因為文藝晚會集合了眾多人的智慧,才有了精彩的文藝再現,歡樂龐大的現場。在這些文藝呈現的背后,晚會中的演職人員往往被一些所謂的風頭正勁的藝人、歌手“明星”所掩蓋,出現了所謂的“明星效應”。
在文藝晚會中,因為明星的出現,使“明星效應”成為文藝晚會的一種現象。這種明星是各個年齡段、不同人群和地域人心目中優秀的文藝工作者,他們很多人是值得眾人贊譽的。因為,這些明星在文化藝術領域中,藝術水準高,表演突出,特色鮮明,能夠被廣大群眾所認可和接受。如眾多的老藝術大師們,他們德藝雙馨,在文化藝術水平上,各具特色,成為引領一個藝術門類的重要人物,而且他們能夠用良好的藝術修養,傳承和傳播著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備受社會各界文化藝術愛好者們的好評,因此,他們理所當然成為公眾眼中的明星。
2018年6月9日,在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國家圖書館聯合制作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藝術大家們將我國的文化藝術瑰寶呈現出來,這是多年文藝表演中所不多見的藝術節目,里面的藝術大家當之無愧是明星,他們更是中國的國寶。
然而,在一些文藝晚會創作當中,尤其顯得媚俗也不在少數。這些晚會中除了采用當地一些演員外,為了吸引眼球效果,就采用一些低俗的所謂包裝出來的“明星”。這些明星其實根本沒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水準,而是通過文化公司的包裝和吹捧,改頭換面成某位大師的第多少代弟子,藝術名門之后,有的甚至鼓吹具有什么藝術絕活,藝術草根里面的“文化大咖”等等,把這些根本沒有多少藝術水平的人包裝成了“藝術明星”。這些明星有著較大的陣勢,好排場,講級別,只要是文藝晚會,可謂是頗費苦心,利用經紀人和公司的關系,開始疏通渠道,找到關系、挖門路,甚至金錢開道,讓這些所謂的“明星”堂而皇之地成為頭牌明星。
明星成為文藝晚會中一個現象,這或許是中國文藝當中特有的產物。
我們國家歷經不平凡的發展,從屈辱苦難的舊社會走到如今欣欣向榮的新社會,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我們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農民工人知識分子開辟了新的偉大歷史時期,我們的文藝有了屬性,有了歡樂,有了一面旗幟。因此,我們的文藝創作作品就應該謳歌這個偉大新時代,唱響社會的主旋律,讓人們的藝術有著新時期的屬性。
第一,文藝晚會的“思想性”必須緊跟新時代。文藝晚會的思想性就是社會的靈魂體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國家發展建設時期,我們眾多的文藝工作者站在人們中間,用鮮明的時代思想,激勵眾多民眾的熱情,積極投身革命事業建設。例如:《黃河大合唱》、《南泥灣》等等這些革命歷史時期的文藝作品就有堅定的思想性。那個時期的明星就是明星大眾,唱出來就是振奮人心,激勵無數的百姓走向光明美好的生活。
第二,文藝晚會的“藝術性”必須唱響主旋律。文藝作品有著濃厚的藝術氣息,這種藝術性必須是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具有藝術的得天獨厚優勢,震撼心靈。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品必須高雅清新,不能夠媚俗作態;必須藝術純潔向上,不能脫離品位走低端路線;必須創作精品風格特色鮮明,不能粗淺無聊迎合口味。
第三,文藝晚會的“生活性”必須扎跟基層。文藝作品主要是影響人、教育人、鼓舞人,好的作品都是來自生活。生活是一個大舞臺,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更鮮活,更貼近百姓。因此,創作者一定要真正走進生活,到生活中采風、創作,汲取營養,用多彩的藝術形式展現生活中的美感,展現生活的豐富多彩。
第四,文藝晚會的“民族性”必須正確突出。我們國家民族眾多,很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因此在展示這些民族藝術特色時,一定展現新時期下的藝術,不能用舊社會的眼光給民族抹黑,不能給民族帶來侮辱性的做法。
新時期文藝晚會中文藝是百花齊放的,多種藝術形式給人們營造了一個文藝的百花園。在這個百花園中培養出了一大批藝術明星或者說藝術名人,他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帶來了藝術,提高了人們對生活、對美的追求。但是,就在這些文藝晚會中,“明星效應”有時運用不當,往往會給晚會帶來不和諧的音符,甚至影響主旋律的訴求表達。
明星,顧名思義就是大眾眼里的名人,這個明星可以是歌唱演員、舞蹈演員、曲藝表演者等,他們大多都曾是藝術愛好者,隨著對藝術的理解和孜孜追求,最終在各自的藝術領域里出類拔萃,成為佼佼者。然而,就是在這些明星里面,一些背后的成長的經歷和眾所周知的故事卻把有的明星推向娛樂的風口浪尖,因此,這樣的文藝晚會就成為了爭議的焦點。
局限性一:文藝晚會的明星藝術水準低。我們在文藝晚會中經常看到很多所謂的明星,表面上被晚會舉辦方吹得高高在上,實際在演出中,除了絢麗的舞臺燈光和刺激的音樂效果,以及華麗光鮮的外衣外,演出的藝術水準經常出現與觀眾期待不相符的狀況,讓觀眾大跌眼鏡。這種文藝演出多出現在地方的慶祝活動中,為了達到吸引觀眾、取得社會效應,文藝晚會的主辦方經常花費很多資金邀請一些社會明星助陣,來現場演出。在邀請中,有的名氣差一些的演員就在主辦方和演出公司的包裝下,搖身一變身價倍增,成為了明星大腕,這樣的效果下,這些明星的藝術水準就可想而知了。
局限性二:文藝晚會的明星欺騙觀眾。有一些明星,公開場合演唱中采取了假唱形式欺騙現場觀眾,他們表面上與大家互動,其實用互動掩蓋自己拙劣的演唱能力。在現實中,采取假唱是文藝晚會中欺騙的詬病,主辦方不能為了達到好的效果欺騙現場觀眾。例如某年在某臺舉辦的中秋晚會上,譚姓演員的演唱就出現了“對嘴型”的狀況,后來其談到這次對嘴型的假唱事件,也承認了這是某媒體所為,但是該媒體卻不承認這一點,鬧得沸沸揚揚。
局限性三:文藝晚會的明星太娛樂化。現實生活中,明星的表演引領著藝術的發展方向,然而在一些文藝晚會中,有的明星為了拉人氣,玩起了娛樂,在娛樂中,他們唱著靡靡之音,迎合低級趣味的媚態,還有自我毀滅三觀的娛樂病態,以博得觀眾的掌聲。有的大搞反串,甚至性別置換等等,這些做法大大降低了明星的身價,也影響了文藝晚會的藝術性。
局限性四:文藝晚會的明星合作亂搭。有的文藝晚會中,為了拉新人,制造新人效果,由明星帶著一個新人出來表演,盡管這種合作可以對新人起到拉動作用,或者明星起到抬高作用,熱愛培養新人,但是這種表演限制了明星的發揮,也難免對新人未來成長起到一個限制作用。
明星作為藝術領域的公眾人物,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藝術責任,在藝術傳播中發揮出作用和價值。所以,在文藝晚會中,選擇明星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或許能幫助晚會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
拓展一:明星必須在專業藝術領域中具有相應的藝術水準。文藝晚會的明星必須是具有較好的素養和藝術水平,他們的出現能夠起到提高晚會檔次的效果。我們看待這些明星時,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水準要求,要發揮出他們的專業水平。
拓展二:明星的作品必須接地氣。我們明星不能高高在上,演出的作品必須符合時代特征,能夠激發人鼓舞人,可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也可以是具有主旋律的文藝作品,還可以是新創作出來接地氣,具有地域特色的優秀作品,這樣明星就不走形式,不脫離群眾。
拓展三:明星表演不能媚俗。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舉手投足可以說影響著眾多文藝愛好者,如果明星們走低級路線,那么會導致文藝風氣的不正,導致文藝創作方向的偏失。
拓展四:明星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個性。在文藝晚會中,明星的特色會帶動觀眾的激情,如果說,藝術水準決定明星的高低,那么特色就是明星生命力的體現。文藝晚會中,什么樣的明星能夠為晚會增光添彩,這是由明星的特色個性決定的,因此,在明星演出中,一定遵循明星的個性特色,讓這些明星帶動晚會的效果。
“明星效應”是晚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在文藝晚會中,不能完全依賴這種“明星效應”,而真正能夠影響觀眾,打動觀眾心里的晚會,依然是來自百姓生活中的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