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朝
對于地方電視臺來說,往往會受到人力以及財力的限制導致地方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整體質量不高,并且在音質以及畫質上都很難與中央或各大衛視節目相媲美,但這并不意味著一些地方電視臺的節目原創能力比大臺差,所以,地方電視臺就要努力在節目軟實力上下功夫。筆者通過自身的實踐工作經驗,對地方電視臺的新聞編輯人員應具備的能力進行一些闡述以及分析。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媒體工作者要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修養。媒體工作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一項高尚的事業,對于一個電視新聞編輯來講,職業道德素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為黨和政府做好宣傳工作是電視新聞媒體的主要職責,地方電視新聞節目要充分利用自身貼近群眾的優勢,大力發揮喉舌作用,讓基層群眾能及時了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做好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因此,對于新聞編輯人員來說,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保證人民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聽到黨中央的聲音。
要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思想狀態,以及對一些社會上熱點事件的看法,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人員積極融入到群眾當中,并保證與群眾的交流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掌握人民群眾的心理動態,及時采編制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高質量新聞作品。
對于新聞媒體來說,制作節目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一旦新聞內容本身不具有可信度,那么,之后的所有努力都將毫無意義。新聞媒體工作者要始終秉持真實性是節目品質基本保障的思想態度,在此基礎上承擔自己的使命,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
對于地方電視新聞媒體人來說,應具有多方面的專業能力,對新聞事件的思考不能僅僅局限于新聞事件本身,還要具備較扎實的行業衍生本領。第一,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應具有良好的業務功底和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在新聞編輯的日常工作中,通過對原始新聞稿件的修改和二次創作,挖掘深度和細節,讓節目增輝出彩。第二,電視新聞編輯要善于綜合調度使用各種鏡頭,保證觀眾在觀看新聞節目時視覺理解程度達到最大化。第三,要重視各種電視新聞的邏輯編排,這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進行編排的同時,考慮到宣傳主題的需要和受眾人群的觀看心理,全面綜合地對節目框架以及內容進行合理安排,根據實際情況對節目進行必要刪改,從而保證節目的整體創作水平。第四,電視新聞編輯還要具有相當敏銳的新聞洞察力以及新聞感知力,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時代因素和觀眾需求的變化。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電視新聞編輯要隨時把握時代的脈搏,堅持“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生活”的原則,時刻關注群眾所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從而制作出最接地氣、最具價值、最具影響的新聞節目。
對于處在黨的政治思想宣傳前沿陣地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來說,不斷加強學習是職業屬性和職業要求。第一,要不斷學習專業技術和技能,廣播電視技術的更新換代較快,作為專業人員要熟練掌握各種新設備的操作、各種新軟件新技術的應用,讓最新的科技手段及時體現在節目制作上;第二,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系統地學、深入地學、細致地學;第三,要不斷加強百科知識學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盡可能廣泛涉獵,知識素養的積累一定會為具體工作增添色彩。
電視新聞編輯是一項政治思想性較強的工作,對于工作人員的自身專業素質以及文化素養都有很高的要求,以自身軟實力來彌補在硬件投入上的不足,地方臺一定會制作出佳作精品。本文對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進行了闡述以及分析,希望對地方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工作起到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紅芳.淺談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的綜合能力[J].新聞傳播,2013(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