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煜鯤
目前,社會已經完全進入自媒體時代,很多新聞信息在以微信、網站等方式進行宣傳,不僅使人們成為新聞記錄者,還能成為傳播者。基于這一背景,區縣級電視臺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就需要積極參與到媒介融合的行列中,以此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擴大新聞覆蓋面積,進而打破傳統運營模式,便于更充分地發揮區縣級電視臺作為媒介的責任。
目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區縣級電視臺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在報道過程中,區縣級電視臺過多地重視會議內容,甚至已經成為新聞播報的一種習慣。為滿足新聞的時長需求,會將很多價值低甚至沒有價值的會議活動安排在新聞中,無法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
通常情況下,區縣級電視臺在播報新聞過程中,使用大量套話、缺乏有邏輯的語言,在講解或播報過程中忽略內容的整體結構、主題,使觀眾無法掌握新聞的主要內容。
對于新聞節目而言,標題是全文的精華,能夠引導觀眾加深對內容的了解,并加深印象。但是,在很多區縣級電視臺中,其新聞內容標題較平淡、直白,很難激發觀眾收聽興趣,如“某地發生火災”“某中學開學軍訓活動”等過于普通的標題,就嚴重缺乏吸引力。
在新聞采集、播報過程中,缺乏對重點工作、行業的報道,加之區縣級電視臺中記者較少,基本上“服務于”黨政機構,所以,新聞采集工作較被動。
就新聞節目而言,同期聲不論是展示主持人的魅力,還是發揮新聞內容的優勢,都具有較強的優勢。但是,區縣級電視臺往往會忽視節目同期聲,很難為受眾提供更真實、客觀的報道[1]。
內容編排對于新聞來說具有較重要的意義,能夠充分發揮節目的創造能力,彰顯新聞價值。然而,很多區縣級電視臺受稿件限制,將更多時間都用在了領導職位排序工作上,缺乏對新聞內容的合理編排,可能會使觀眾產生厭惡情緒。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很多自媒體所發布的消息中,常常會包含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對此,區縣級電視臺可以將這些看似碎片的新聞信息進行整合,進一步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發揮接近性、地域性與本地性的優勢,增強新聞節目特色。例如:筆者所在的彭山區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我臺”)便是基于對自媒體新聞的整合,策劃出了《新春走基層》《我們這一年》《尋找最美彭山人》《關注留守兒童》等新聞節目。
這一系列節目,將鏡頭對準了普通老百姓,加大對民生的關注程度,鼓勵老百姓講述自己的故事,為其傳播更多喜聞樂見的新聞信息。同時,我臺的微信、微博平臺和網站中,還推出了《微拍彭山》節目,基于當前的新媒體發展,擴大了電視臺新聞信息來源,從而有效提高了觀眾對電視臺的關注程度。2017年,張獻忠沉銀地確認在彭山,我臺迅即推出《聚焦“張獻忠沉銀”》《“張獻忠沉銀案”背后的故事》《“三億盜寶案”偵破始末》等節目,通過《彭山新聞》《彭山新聞網》《微彭山》等渠道進行報道。充分發揮了電視媒體的感召力,加大了對彭山的宣傳力度,提升了新聞內容的品質,吸引了受眾關注。
對于電視媒體而言,其主要責任是在新聞中發現新聞,以此彌補信息缺口,增強新聞信息的質量。具體來說,彌補信息缺口并不是對新聞進行簡單加工,而是進一步拓展、延伸新聞的內容。例如:記者在掌握農村淘寶合作項目以后,將其作為背景,基于淘寶服務站、村民的角度,選擇更生動的成功案例,為村民講述在建設農村淘寶以后,其消費習慣的總體變化。
除此之外,在3月20日的世界兒歌日這一天,電視臺進行專題特別報道,節目定位《當年兒歌又想起》。在新聞采編過程中,記者在街頭引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回憶自己的童年,使童年的旋律再一次響起。在節目中,記者還對音樂教師進行了采訪,切實反映了當前兒歌創作萎靡的現象,難以找出能夠表達小學生生活、情感的作品,且兒童音樂市場被大量流行音樂占據。因此,對于電視臺的記者而言,不僅僅需要對當前的新聞事實進行記錄、描述,還需要勤于思考、善于觀察,積極主動地查閱相關資料,對事件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從而彌補信息缺口,提高新聞內容的完整性[2]。
實際上,新聞信息具有較強的層次性,并由低到高形成完善的新聞鏈,從而充分發揮區縣級電視臺的作用,提高信息利用率。近年來,在媒介融合這一背景下,有更多區縣級電視臺開始轉變自己的經營模式,主要體現在平面化、程式化報道中,也就是將不同的報道形式結合起來,使新聞成為不同體裁的集合,以此拓寬新聞內容的廣度、深度。例如:在中國彭山第六屆彭祖長壽養生文化節彭祖祭祀大典中,我臺對祭祀大典進行了系列報道,其中不僅包含動態新聞,還有背景介紹、新聞特寫等。同時,在本次報道過程中,采用了無人機航拍方式,并將《空中看彭祖山》作為主題,對祭祀大典進行了全方位報道,極大增強了不同新聞信息的利用率。
2017年4月,四川省級抗震救災綜合演練在彭山舉行,演練科目包括解救廢墟及被掩埋車輛受困人員、危化品泄漏、爆燃處置、堤防除險、道路搶通保通、傷員救治和衛生防疫等,記者在完成綜合演練的動態報道以后,結合新聞鏈的形式對這一動態新聞進行了報道,主要介紹了地質災害、危化品的種類、生產源等相關信息,加深了受眾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臺對這一新聞進行了跟蹤報道,并結合實際設定新聞的主題,對當地群眾、專家進行了訪問,這一更深入的分析、報道,為群眾普及了常識,發揮了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積極作用。由此能夠看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區縣級電視臺需要憑借互聯網等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當地觀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為社會傳播更多正能量,增強自身實力。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區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不僅影響其在受眾心中的形象,還會削弱其自身實力,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加以重視。以此為基礎,區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應提升新聞內容的總體品質,彌補存在的信息缺口,并有效提高新聞信息利用率,進一步增強電視臺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李文麗.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電視臺的發展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28-229.
[2]肖欣桐.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級電視臺發展策略[J].新聞傳播,2015(1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