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紅
在廣播電視播出過程中,保障參與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廣播電視設施安全,保證播出的信號不間斷,播出的內容不被篡改,將廣播電視節目完整、準確、高質量地傳輸給用戶,這就是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其包括節目完整、信號安全和技術安全三個方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需求也開始走向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呈現出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鮮明特點,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節目完整方面提出了高品質、高時效、全方位、全天候等方面的新要求。
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領域,各種專業化的系統、平臺運用,安全數據分析,安全應急調度保障、設備維護保養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專業技術人才,但現有工作人員大多在思想政治、知識結構、技術水平等方面均落后新時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需求,安全意識薄弱、新技術掌握運用不強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制約越來越大。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對工作人員的技術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許多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威脅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廣播電視的日常運行滯后于安全播出的新要求。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事業產業的發展,管理人員應提高創新意識,對廣播電視的安全效能進行調整,適應時代的變化。另外,相關部門應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加強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技術管理,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從根本上實現對其節目平臺的有效監管,發揮技術的優勢使。
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層級差別仍然較大,很多地區的廣播電視設備設施老舊、人員缺乏、技術落后,因投入不夠,不能進行改換設備和引進新技術,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廣播電視在播出信息時會出現錯誤,導致播出的信息不完全[2]。
以完善制度建設為根本,依法行政,科學管理,全面提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能力,按照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求,創新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指揮調度保障體系機制,為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提供保障。
積極適應媒體融合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完善符合融合媒體運管特征的監防體系;建立和完善廣播電視智能監測技術系統,實現有效的安全播出分級管理和高效的資源、信息及數據分析、整合和共享,實現傳統廣播電視信號與視聽新媒體相融合,固定監測與移動監測相結合的全方位廣播電視監測,運用智能分析技術對傳輸數據進行有效的采集和處理,對廣播電視節目播出過程中的數據傳輸問題進行及時判斷和定位[3],及時有效應急處置;提升全面提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防范水平,打造廣播電視網絡信息安全一體化,為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提供技術支撐。
適應新時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知識的更新培訓,提升技能水平,適時引進符合新時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要求的專業人才,建設一支掌握現代高新技術、善于運用科技手段保障新時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科技人才隊伍。
新時代文化事業改革大潮中,廣播電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不斷創新與變革,加強管理創新,瞄準技術創新,推進知識更新,建立和完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機制,積極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制定相關應急預案等,才能為人民提供品質更高、內容更豐富、信號更穩定、獲取更便捷的廣播電視節目,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參考文獻:
[1]裘萬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體系建設[J].西部廣播電視,2016(16):241.
[2]劉萍.淺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48.
[3]于永偉.分析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現狀與趨勢發展[J].科研,20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