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 申 聰 馮發義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地不斷提高,人們對中波廣播發射臺節目質量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滿足人們的觀看需要,促進廣播電視臺順利播出,有效應用防雷保護技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能夠減少經濟損失,保證基礎設施的完整性。由此可見,本文探究這一論題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防雷保護技術探究如下。
常見雷電類型有:雷電波、直擊雷、感應雷。雷電波指架空線受雷擊影響產生沖擊波,沖擊波的傳輸速度較快、電位較高,并且方向不確定,正常來講,傳播速度在151 m/s左右,沖擊波傳輸期間還會出現干擾源,間接影響節目信號的穩定性;直擊雷指多類型電力設備、電力裝置、地面突出物受雷擊影響放射電流量,并且電壓數值較高,最后流向地面;感應電指電磁感應現象發生時,雷電借助載體完成放電活動,具體細分為兩類,第一類即傳輸電纜感應雷,第二類即電網感應雷,金屬物受這種類型雷電影響,會產生較高電壓[1]。
上述介紹的第二種類型——直擊雷會對本文介紹的中波廣播發射臺有較大影響,并且雷擊次數較多。現如今,我國常用垂直振子單桅桿拉線進行雷電預防,以免基礎設施或裝備受雷擊影響破壞其完整性,導致中波廣播發射臺運行失穩。
大范圍應用防雷保護技術,能夠降低雷電故障發生幾率,同時,發射機設備以及其他電力設備能夠穩定運行。如果防雷保護技術未能合理應用,那么,電力設備遭受雷擊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進而設備運行穩定性得不到保障,設備性能會相應降低。從中能夠看出,防雷保護技術在設備性能提升、設備故障降低等方面的優勢較明顯。
中波廣播發射臺運行過程中,其運行效果受環境、技術等因素影響較大,適時應用防雷保護技術,即通過啟動保護模式來減少設備故障。防雷保護技術在保護模式形成這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該技術在防雷性能優化、保護發射臺穩定運行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防雷保護技術應用于中波廣播發射臺,能夠對多類型雷擊現象全面抵御,即防雷水平會循序漸進的提高,防雷工作具體落實,這對廣播電視臺有序發展有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雷電保護技術能夠在火災發生時,啟動警報裝置,進而工作人員能在第一時間保護設備安全性,以免人力、物力遭受損失,并且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障。廣播電視事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并且其他建筑能在防雷方面以此為技術參考[2]。
從上述介紹可知,中波廣播發射臺存在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雷擊現象,適時應用防雷保護技術對雷擊預防、設備保護有一定現實意義,因此,針對防雷保護技術具體分析,全面提高這一技術在中波廣播發射臺的應用優勢,能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設計思路,同時,保證廣播電視事業有序運行。
針對這一方面進行防雷設計時,設計重點放在隔直流電容器,全面分析其結構,在掌握結構的基礎上組織防雷設計活動,能夠實現雷電的有效隔離,進而減少中波廣播發射臺在雷電天氣受到的影響。實際設計時,應合理調整發電機功率,確保功率和電容器功率容量呈正比例變化,同時,最佳間距距離為1 cm,以此優化放電柱性能。
設計這項內容時,主要做好兩方面的設計工作,即雷電產生時,適當啟動防雷保護模式,同時,對發射臺設備進行斷電處理,以此降低雷擊幾率;適當提升發射臺設備防雷水平,對比完成輸出網絡設計,具體表現為:構架合理的網絡框架,以便為雷擊預防提供可靠保障,并大大提升雷擊抵御能力,保障設備完整性。
由于天線受雷擊中的幾率較高,據資料顯示可知,雷擊現象發生時,電流值高達1 000 A,一旦電流釋放于天線,則意味著點位值會提升至5 kV。較大電流值會對發射臺穩定性產生重要影響,一旦保護裝置未能及時發揮保護作用,那么發射臺內部會因電流值過高導致設備完整性受到破壞,同時,周圍設備也會因此受到不利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逐漸降低,最終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從中能夠看出,強化天線防雷設計效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對此進行防雷設計時,應首先完善天線接地工藝,確保改善后的天線能夠提升對瞬間電流的承受能力;然后適當減小接地電阻,即在地網中有序增設回路系統,借助電學原理方面的知識調節瞬時電壓,這能促進發射臺穩定運行,全方位做好發射臺保護工作。
電源防雷保護工作是最薄弱的環節,要想提升這一環節的防雷技術,應優化電源防雷布置效果,在此期間,遵循相關設計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落實電源方面的防雷設計工作。如果電源電壓較高,對此進行防雷設計時,應配備專業的設計人員以及電工,確保經手的各項安裝工作以及操作工作符合防雷設計標準,需要注意的是,應增設高頻線圈,并對其妥善安裝,這對電源防雷效果提升有積極作用,能夠真正起到防雷保護效果。如果電源電壓過低,更應安裝相應避雷設施,堅持配對安裝原則,提高位置安裝的準確性。在此期間,優選適合的避雷器,將其安裝于合理位置,其中,ZGB系列避雷器應用頻率最高,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反饋。該系統避雷器能夠高效、快速釋放雷電感應電流,將發射臺保護工作具體落實。
由于發射臺內部設備的結構十分復雜,且機械化特征顯著,一旦這類設備遭受雷電沖擊,則設備運行穩定性會大大降低,并且設備維修成本較高,完整修復的難度較大。如果相關人員坐視不管,或形式化處理,長此以往,發射臺內部設備受到破壞的程度會相應加大,最終會產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設備閑置幾率也會相應提高。對此提供的防雷技術為:將二級三相避雷器安裝于電源輸入位置,避雷裝置安裝完成后,則設備抵御雷擊能力會大幅度提高,之后,還應對其細致檢查,盡可能降低雷擊幾率[3]。
我國相關部門以及技術人員應高度重視防雷保護技術,在了解中波廣播發射臺運行情況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防雷保護技術,全面提高這項技術實用性,確保這項技術在中波廣播發射臺中的應用優勢全面發揮。隨著時代發展步伐逐漸加快,防雷保護技術應在先進技術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和升級,這對我國廣播事業持續發展、有序運行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惠生.中波廣播發射臺的防雷保護技術[J].西部廣播電視,2018(2):238-239.
[2]迪拉熱·米吉提.中波廣播發射臺的防雷保護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9):125.
[3]陳琳.對中波廣播發射臺防雷保護技術的分析[J].通訊世界,2016(4):109.